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1日 · 百事可樂開發出數據分析工具提供給各零售通路,包括更好用的 UI 介面與即時回報庫存的掃描工具。 另外,在產品產製過程當中,還加入各種即時數據監測、AI 應用等,提早預測產線問題和障礙,大幅降低營運中斷時間。 顧能發布 2023 年供應鏈管理 TOP25 企業榜單. 資料來源: Gartner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 、 Fast Company. 繼續閱讀 策略 圖解.

  2. 2015年5月2日 · 「是的,應該是這樣。 「好,那就以銷售量4000為基準,開始規畫製作成本、通路費用、行銷預算。 」經理為今天月會做出結論。 提升決策品質的基礎:快速釐清問題,做出精準預測. 這段故事,是城邦出版集團執行長何飛鵬的親身經歷。 他說,當主管要求部屬「預估銷量」時,其實並不是要對方說出一個像是「這本書會賣出2031本」的精確答案,只是在做決策時,「一定要能提出一個有邏輯、有道理的推算數字,才不會變成亂猜! 何飛鵬強調,不管是評估市場、預測銷量、控制成本、擬定行銷計畫,「 沒有預測數字,就沒辦法有效做決策 」。 也因此,如何從看似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中,找出問題的邊界、限縮思考範疇,快速做出有所依據的「精準預測」,是經理人必備的數字素養,更是正確決策的基礎。 找出推論公式,比算出精確數字更重要.

    • 規畫:活用數據,精準預測。
    • 採購:說服供應商共享數據,構思更好的採購方式。
    • 生產:加速生產流程、減少不良率。
    • 物流:機器人揀貨,效率、安全倍增。
    • 售後服務:提早報修,遠端維修。

    採購原物料之前,公司通常會進行預測分析,訂出「何時該進多少原物料,才趕得上銷售」的計畫。如果預測的不夠精確,可能會產生大量庫存或大量缺貨,付出額外的管理成本。 有些大型消費品公司已經開始整合供應商、製造、銷售、財務端的數據,以評估各國的產品需求量,相較於過往只採用自家公司的數據,預測結果更為精確。 這個預測計畫還必須能即時調整,以符合外在環境變化。當企業從上游的原物料、生產到物流運送,都安置感測器蒐集數據,就能將訊息全部傳送回總部的「控制塔」(Control Tower),用可視化儀表板顯示跨部門、跨地區、即時的物流供應狀況,方便計算出原物料的缺口,馬上改變計畫。

    要做到精準規畫,採購端必須做到數據串連,讓供應商願意把原料的數量、生產進度都讓你知道。 這點技術上不難,難的是怎麼讓供應商「同意分享」。企業必須提出數據共享對於「雙方的好處」(而不是只對自己有好處),像是可以幫對方減少存貨,或是對方能用數據換取更多折扣。如果是重要的供應商,取得數據之後,還可以與對方一同構思更好的採購方式。例如,從一次送貨改成先送A品項再送B品項,不僅降低自家存貨的壓力,也能減緩供應商的趕工壓力。

    進入製造階段,3D列印是常見的應用,可以更快速精確地製造出少量多樣的產品。另外則是像將廠房的設備裝上感測器,讓機器之間能彼此「溝通」,當A機器停擺,其餘機器自動做出相應的調整,無需人力監控就能減少因製程不順產生的成本浪費。

    不少企業採用機器人揀貨、裝車,再搭配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無線射頻識別系統)或條碼等技術,機器人能自動掃描、辨識貨品,再分揀至指定的位置,過程中還懂得相互避讓,大幅提升物流效率和安全性。

    對顧客來說,產品一壞就要進廠或預約維修人員,絕對是一大麻煩。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企業可以先在商品中安裝感測器,一旦發現異常訊號,就主動通知客戶、提供維修服務,甚至可採用遠端視訊連線,馬上提供顧客解決的方案。(口述 / 徐瑞廷,整理 / 韋惟珊)

  3. 2018年10月15日 · 《黑天鵝效應》 一書指出所謂黑天鵝是指看似極不可能發生的事卻發生了而且事前不能預測卻會造成強大衝擊可能帶來正面或是負面影響。 該書作者納西姆.塔雷伯(Nassim Taleb)認為,雖然黑天鵝無法預防,我們能做的,就是減少暴露在負面黑天鵝的機率。 塔雷伯提出的解方,就是「 反脆弱 」(antifragile)。 舉例來說,花瓶一旦摔碎,即使造成損壞的動作已經停止,花瓶也不會自行修復。 因此,愈脆弱事物,一旦遭到毀壞,基本上會永遠處於損壞的狀態。 而反脆弱是,即使處於最糟的情況,仍不會受到傷害,反而更強大 ,像是生物的演化法則。 極端保守+極端冒險,槓桿身邊的資源分配. 如何提升我們反脆弱的特質? 可採用「 槓鈴策略 」(barbell strategy)。

  4. 2020年3月24日 · 好的領導者,必須顧好團隊裡每一名成員,成為團員的導師,不斷激勵、啟發他們,並維持團隊良性互動,最終將部屬教成比自己更優秀的人。. 管理超過 3 萬名員工的斯普林特(Sprint)執行長米歇爾.科姆斯(Michel Combes)說:「我的角色是給員工一個目標,從 ...

  5. 2023年12月8日 · 研調機構 IDC 發布研究報告預估,在生成式 AI 帶動下,台灣人工智慧平台市場規模將從 2023 年的 6690 萬美元,成長到 2024 年的 8390 萬美元, 年成長率高達 25.4%,並指出 2024 年台灣資通訊 (ICT) 市場需關注的 5 大科技趨勢。 趨勢 1. 首先 IDC 指出,生成式 AI 下一波技術發展將全面產業化,生成式 AI 技術應用場域從消費市場走向企業市場,尤其亞洲企業聚焦在產品設計、軟體開發、客戶互動、行銷公關及供應鏈管理。 隨著企業需求提升,AI 雲端平台將展開新一波的競爭,平台工具對微調 (fine-tuning) 以及索引增強生成 (RAG) 的支援能力,將直接影響企業的使用意願。

  6. 2021年4月14日 · MSCI 指數是什麼? 有哪些成分股? 步驟一:定義每一個產業的主要衡量指標(key issues)。 主要包含環境(氣候變遷、天然資源、汙染濫用、環境機會)、社會(人權、勞工、股東、社會機會)、公司治理(公司管理、公司行為)3 個面向。 步驟二:衡量風險曝險程度(risk exposure)。 關注兩個層面,其一是管理能力,包含監督與承諾、程序與倡導、報酬指標、爭議事件;其二是營運程度,也就是公司營運的類型、場所和規模。 步驟三:衡量風險管理程度(risk management)。 依據不同的風險曝險程度,將風險管理分為高、中、低,檢視公司的經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