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4日 · 廈門市 ( 廈門話 : Ē-mn̂g chhī , /e˨˩ mŋ̍˨˨ ʨʰi˨˨/ ; 郵政式拼音 :Amoy),別稱 鷺島 ,簡稱 廈 或 鷺 ,地處 福建省 東南部。. 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最早對外開放的四個 經濟特區 之一,亦屬 計劃單列市 及 副省級城市 。. 廈門市和 泉州市 ...

  2. 2024年4月22日 · 厦門市(厦门话: Ē-mn g chhī,/e˨˩ mŋ ˨˨ ʨʰi˨˨/;郵政式拼音:Amoy),別稱鷺島,簡稱厦或鷺,地处福建省東南部、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是計劃單列市及副省級城市。廈門市與泉州市、漳州市接壤,與金門縣隔海對望,是由廈門島、離島 ...

  3. 2007年7月10日 · 鼓浪嶼 ( 白話字 :Kó͘-lōng-sū; 郵政式拼音 :Kulangsu)是位於中國 福建 省 廈門市 思明區 西南方的一個小島,行政區劃為 鼓浪嶼街道 ,自古屬 福建 同安縣 ,面積不到2平方公里(0.77平方英里),人口約2萬。. 有「海上花園」之美稱。. 除環島 電動車 外不 ...

  4. 廈門租界是指在清末到民國時期,廈門存在過的2個租界:廈門英租界和鼓浪嶼公共租界。 廈門英租界是中國存在過的7個英租界(上海英租界、廈門英租界、 廣州英租界 、 天津英租界 、 漢口英租界 、 鎮江英租界 、 九江英租界 )之一。

    • 歷史
    • 地理
    • 氣候
    • 自然資源
    • 經濟發展
    • 人口
    • 交通
    • 旅遊
    • 文化

    廈門附近最早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就有人類活動,至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有先民登島,使用石斧、石錛、石鏃等原始工具於島上生活:1-20。 晉朝太康三年(282年)廈門島劃入同安縣,後併入晉安縣;隋朝屬南安縣大同場;唐朝中葉廈門島被成為「新城」,於長興四年(933年)大同場升格為同安縣,廈門島屬同安縣:1-20;宋朝島上因產上乘禾稻稱「嘉禾里」,島嶼名「嘉禾嶼」。 明朝同安縣之嘉禾嶼西南端正式修建城池,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築防禦工事廈門城,移永寧中、左二千戶進駐廈門,設置「中左守禦千戶所」,簡稱中左所,隸屬永寧衛同安縣,彼時城池位在今島上西南部園南小學附近,亦稱「中左所城」「廈門城」,島嶼亦因此得名「中左所」。:1-20 南明永曆九年(清朝順治十二年,1655年),鄭成功改中左所為思明州,作為反清...

    廈門島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東南部九龍江出海口廈門灣內,北臨同安灣,西側為廈門西港,西南處為九龍江入海口,東側為廈門東側水道,北接潯江。島嶼略呈菱形,長約13.5公里,寬約12.5公里,面積134.83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66.3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島嶼。:159 島上主要有仙岳山、東坪山兩個山脈,最高點在洪濟山雲頂岩,海拔339.6公尺,其名稱與廈門市最高點同安區的雲頂山(海拔1175.2公尺)相同,高度與島內最高樓廈門國際中心高度(高339.88公尺)相近:195, 234。 島嶼原有兩個海灣,分別是島西南的篔簹港和島東北的鍾宅灣:1971年圍海造陸,將篔簹港填為水面面積約為1.7平方公里的篔簹湖,以湖中路為界分為內外2湖;鍾宅灣後改名為五緣灣。:52, 195, 217, 298-...

    廈門島緊貼大陸邊緣,東南側面海洋,西北側靠大陸,在北回歸線以北約1°,屬於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是亞熱帶中的最南帶,受台灣海峽海洋的影響較為顯著。:141 廈門島夏季長,但無酷暑,秋春相連,無冬季,全年幾乎無霜期,氣溫變化不顯著,但秋溫略高於春溫;廈門島春夏多鋒面雨,夏秋則為雷雨,伴颱風,雨日日照不長,乾濕變化較柔和;島上全年多風,風力較大,冬季偏北、乾冷,夏季偏南、暖濕,盛夏的午後至午夜,海風可使暑氣消減。:141

    水資源

    舊時稱廈門島上有「七池八河十一溪」,2004年版的《廈門市志》言島上無河流,但實地在山上仍可以找尋到溪流等水源。 《中國海島志》記錄說廈門島上有有4條溪流徑流和5處水源地。除地上水亦在鍾宅灣有1眼溫泉,共3處泉點,溴礦咸熱水,地下水位高出地表1.5公尺,單孔日均湧水量1382立方公尺,水溫54至56攝氏度;此外島上岩隙間地下水發育,在五老峰、大厝山、黃厝、半蘭山、金雞亭等多處發現泉水:280-281;另傳約在16世紀,塔頭水庫的地下也有溫泉。 島上現亦有湖邊、逮遼、水庫、東山、上李、茂後、塔頭、岩前、東宅坑、勝利、萬石岩(停用)、鬼仔坑、新村、大北溪、下衍溪、東坪山、吊子陽、西山、西坑、溪頭下等水庫:235-245,但多被稱為「袖珍水庫」。

    動植物資源

    廈門島附近海域鹹水魚類豐富,有各類海洋生物近2000種,其中有經濟價值的常見魚類157種、軟體動物89種、甲殼動物127種、藻類139種,廈門島岸線常見鯔魚、鱸魚、黃鰭鯛、文昌魚,其中廈門海域內的文昌魚和中華白海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鱟為福建省重點保護的珍奇動物;島上淡水魚有27種,其中包含有經濟價值的魚類如青魚、草魚、鱅魚等,也有引入團頭魴、日本大板鯽、尼羅羅非魚等魚類。:290-291 廈門島海邊灘涂沙地多海濱藜、海馬齒、鹽地鼠尾粟等;山上多馬尾松、相思樹。島上原生植被破壞程度較重,原有喬木破壞後多僅剩草本和灌木生存,如龍舌蘭、車桑子、桃金孃、黃梔子等,通常為優勢種。留存下的植被共9類35個群系,包含常綠針葉林、常綠闊葉林、灌叢、草叢等。:273-278

    礦產

    廈門島有獨居石類型的釷礦床砂礦,位於黃厝,是廈門市內唯一具有中型規模的遠景礦床,儲量約1988噸,伴生礦物有鈦鐵礦2.63萬噸、磁鐵礦3132噸、鋯石英205噸、磷釔礦67噸等;湖里區亦有錳礦礦化點出現於花崗斑岩中。:125

    明朝時期廈門島上建城,清朝廈門島城隨航運業發展而擴展,島上逐漸出現墟市、商鋪、牙行、商行等:245;鴉片戰爭後被闢為通商口岸,西方人於島上開辦教堂、工廠、銀行等,同時民族資本相應發展,出現了新的商業區和集市等,辛亥革命後,廈門個體私營商業進一步發展,1932年已有78個行業4,004家企業,但島上一直為一個消費性商業城市,經濟脆弱,生產落後:1647-1649, 1796-1798。 廈門島解放初期島內因仍被封鎖而經濟萎靡,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廈門的農業、手工業和工商業有所發展,後隨各跨海通道建成,廈門島交通狀況改善,但後續受左傾思想在三年困難時期經濟起伏不定;在1966至1975年間經濟再受挫折,最終在廈門經濟特區創辦以後才逐漸改善。:1647-1649 廈門經濟特區創辦以後,...

    2010年島內思明、湖裡兩區戶籍人口85.48萬人,占彼時廈門全市戶籍人口的47.43%;2020年兩區戶籍人口124.81萬人,占廈門全市戶籍人口的45.7%,兩區常住人口211萬餘人,約占廈門全市的41%。

    公共運輸

    廈門島上最早的交通工具是馬車:560,現時有公車和地鐵系統。島上第一條公車於1926年首條可供汽車通行的開元路竣工後開行,是年冬成立民辦全禾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後再開闢5條市郊路線,1929年島上成立廈門市公共汽車公司開行4條路線,後合併至禾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共營運6條路線:132,日軍侵占期間由特別市政府接管設5條路線,直至1947年禾汽車公司復辦,仍為5條路線;1957年廈門市公車公司成立,初有4條路線,從1995年起開始興建各交通站點的候車廊等設施,2008年開通公車捷運3條,採用軌道交通模式,現時的公車路線見廈門市公車路線列表。:234-235 廈門島上的廈門地鐵系統連接島上和島外,第一條路線1號線於2017年12月31日開通營運,島上設13站,2號線於2019年12月25日開通營運,島上設20站,3號線2021年6月25日開通營運,島上設17站。(以上轉乘站均重複計算)

    鐵路

    廈門島上通鷹廈鐵路,原止於廈門火車站,1957年1月6日首列貨車抵廈、4月12日首列客車抵達,同年島上大生里隧道貫通鐵路延伸至虎頭山下的海軍碼頭:572,至碼頭4公里後被廢棄,但路線未拆除,2011年在其上修建了廈門鐵路文化公園。 島上有廈門、高崎兩座火車站:廈門火車站1957年1月1日開通,初為三等客貨運綜合站,僅有簡易木棚式站房,1979至1983年擴建了新站房、月台、廣場等,2014年再次改造:573;高崎火車站1958年8月開通,初為四等站,1982年5月升為三等站,但於同年9月停辦客運業務,1987年升為二等站:574,後又於2011年重為廈門站分流而新開辦客運業務,2015年廈門站改造完成後於3月14日起停辦客運業務。

    水路

    廈門島的廈門港是中國大陸主要海港之一,是中國大陸和台灣「三通」的主要口岸,分東渡、和平、東部3個港區,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內河客運碼頭)、第八、第九、中山路(廈鼓輪渡碼頭)、水仙宮、和平、沙尾坡、同益、東渡一期、東渡二期、象嶼、鷺甬(油碼頭)、高崎共19個碼頭和高崎鹽業專用碼頭:519-522,其中東渡碼頭2005年改造為廈門國際郵輪碼頭,有廈金航線往金門,亦有廈台航線至臺灣;廈鼓輪渡碼頭則是至鼓浪嶼航線的主要碼頭。:221-224

    廈門島內旅遊資源豐富,有多處旅遊景點,下列舉部分: 1. 萬石植物園:位於萬石岩一帶而得名,附近有聞名的廈門八大景之一「虎溪夜月」和小八景的「朝天笏」、「中岩玉笏」、「太平石笑」,景外景的「紫雲得路」、「高讀琴洞」等。 2. 廈門中山公園:有「華南第一園」之稱,其建設可追溯至唐朝,有地球醒獅儀、通俗教育社社址、中山銅像等景點。 3. 胡里山炮台:位於廈門大學胡里山海邊,建於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至二十二年(1896年),曾在1900年抵禦過日本海上侵入。 4. 白石炮台遺址:位於廈門島最南端濱海突出部,圓環路和海上看金門遊覽線上重要的景點。 1. 圖片一覽 2. 萬石植物園 3. 廈門中山公園 4. 胡里山炮台 5. 廈門大學 6. 老街 7. 南普陀寺

    廈門有「海濱鄒魯」之稱,島上有閩南文化特色和當地民族風格:2959;廈門島自明朝起對外貿易漸起,伴生出島上的航海文化,又因廈門島是中國大陸東南沿海重要軍事要口之一,在明朝後倭寇、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等侵擾,島上亦有海防文化:207-212。

  5. 南普陀寺是一座有千餘年歷史的佛教寺廟,位於中國 福建省 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面臨海灣,歷史和規模在廈門市佛寺中僅次於同安 梵天禪寺居第二位。 因其供奉觀世音菩薩,與浙江 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 是一間在閩南和東南亞有相當影響力的佛寺,位於廈門市思明區 ...

  6. 廈門國際園林博覽苑 ,又稱 廈門園林博覽園 ,簡稱 廈門園博園 或 廈門園博苑 ,是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和 廈門市人民政府 共同主辦的2007年 第六屆中國(廈門)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 的舉辦地,位於廈門 杏林 灣。. 由原先的杏林灣中洲及附近島嶼和灣西 ...

  1. 相關搜尋

    廈門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