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24日 · 生與死的灰色地帶──台灣死刑量刑基準的質變與張力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20年來司法審判面對極端嚴重犯罪的視角,有著劇烈的轉變,從以往只看行為與該負上的罪責,漸漸朝向需要在判決前完整了解這個「社會人」的一生──愈來愈多判決書呈現被告從小到大的故事。 每當發生極端的刑事案件,「殺人償命」的素樸正義聲浪便會掀起。 對於犯下最嚴重罪行者,死刑和無期徒刑的界線在哪裡? 《報導者》透過爬梳歷年來罪行嚴重程度可達死刑案件的判決書,發現這條模糊的界線隨時間有著劇烈變化;外在民意浪潮與國際人權趨勢中,死刑的邊界在不同的張力間拉扯,逐漸發生質變,漸由純粹的「論罪」,傾向更深刻與程序化討論「量刑」。

  2. 2016年10月12日 · 近年來在台灣發生的隨機殺人事件中,犯案者反常的精神狀態常成為議論焦點,他們是否裝病脫罪的疑慮,並未隨著悲劇結束、人犯羈押就消失。 今年殺害內湖女童小燈泡的王景玉,以及去年犯下北投文化國小女童割喉案的龔重安,近日分別進入一審與二審階段,《報導者》從法庭現場的觀察與記錄,探討現階段圍繞在司法與精神/心理鑑定的議題。 在重重法警戒護下,王景玉坐在被告席一角,藍色T恤下的胸骨、肩胛突出,形容枯槁,長達3小時的庭審過程,除了最後以模糊、遲滯的語調向被害者家屬道歉,並稱想出去賺錢,請求法官輕判,大半時間都兩眼空洞地呆坐。

  3. 2021年1月12日 · 2013年初,最高法院收到一件曾在一審被判無期徒刑,二審改判死刑的「吳誠案」 ,時任最高法院法官吳燦(現任最高法院院長),在撤銷發回的該判決理由中,首次在司法實務中企圖將國際人權公約與我國刑法接軌,寫下死刑量刑的指標性意義。

  4. 2021年8月5日 · 2020年2月,台灣爆發首起院內感染的那一天,新聞上也同步播報了一起長照悲劇:78歲的老父親,親手悶死了晝夜無休照顧了50年的腦性麻痺女兒,殺女後老翁吞下安眠藥自殺,被救醒那一刻,他立即向員警自首:「我不忍心看她這麼痛苦,就結束她生命⋯⋯我知道這是有罪的⋯⋯」 在事情發展成這種地步之前,難道沒機會接住這家人嗎? 受到案件觸動,《報導者》記者子午找出過去15年關於照護殺人的判決,分析與解讀每年至少1、2件,總計25份公開判決書,發現許多案件的背後情境,是再平凡不過的家庭。

  5. 首件國民法官指標個案,檢辯不對等下的結果. 從新北地院的殺夫案,到全國第二件的台北地方法院 酒駕致死案 ,都反映出勢單力孤上陣的辯護人(後者律師為2位),對上 經過嚴密訓練的檢方團隊 ,雙方所掌握的資源懸殊、對整套制度的熟悉程度也有落差 ...

  6. 公衛. 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簡稱家總)估計,全台灣近80萬需要長期照顧的失能人口中,近半數(42%)家庭必須長期自行承擔照顧工作。.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COIVID-19三級警戒至今,平時可讓家屬喘息的公共資源或社區據點紛紛關閉已一個月 ...

  7. 2022年6月24日 · 從私我出發看似細瑣的女性個人紀錄片,實則透露主觀認知如何鑲嵌於特定的社會文化脈絡,並建立私領域的自主與女性集體歷史發展的交集。 江映青2010年紀錄片《血日記》。 (劇照提供/TIDF) 1990年代以降女性創作的台灣紀錄片常見自傳形式,創作者透過主觀視角再現或重演個人經驗,摸索出父權價值如何從有形的身體到無形的身分框架及定義女性。 《血日記》(江映青,2010) 拆解了被認為最能代表女性身體物質性的月經,其話語建構的文化腳本; 《是你嗎》(陳婉真,2010) 則探討他人眼光的「凝視機制」如何影響自我認同,並置疑以「內在美」做為抵抗論述顯得過於天真的無效性。 《月亮之旅》(吳淑然,2005) 的創作者在鏡頭自我剖析與異國男友的親密關係,藉此反思自己如何內化了男尊女卑的父權意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