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農田水利會 (簡稱 水利會)是 台灣 源自 日治時期 的「水利組合」的法人農業組織,隨著時代更迭,該組織現今受 中華民國 相關法規規範。. 台灣曾於各地設有區域性的水利會,也有全國性的「農田水利會聯合會」,主要工作是水利事業的興辦、農業災害防治 ...

  2. 八堡圳,或稱 八保圳,位於 臺灣 的 彰化縣,最早建於1709年,1719年完工,是臺灣最早開鑿的水圳,也是至今臺灣最古老的埤圳之一。 由於該圳是由 施世榜 籌款所建,故原名「施厝圳」,又因取 濁水溪 之水灌溉八堡農田,所以也叫做「濁水圳」,但常被稱為「八堡圳」。 一般將八堡圳與 臺南 通垺圳和 新竹 隆恩圳,一起並稱為「臺灣三大古老埤圳」。 沿革. [編輯]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施世榜於半線地區(今彰化縣)引濁水溪之水築圳,工程於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完工 [2]:18。 該水圳從番界濁水莊(今名間鄉濁水村)取水,之後在二水鼻仔頭截源入圳 [2]:18。 據說八堡圳開鑿初期,引水入圳屢遭失敗。

  3. 彰化縣 (臺灣話: Tsiong-huà-kuān; 客家话: Chông-fa-yen),為 中華民國 臺灣省 的 縣,位於 臺灣 中部,東邊以 八卦山脈 與 南投縣 接壤,西邊濱臨 臺灣海峽,南邊以 濁水溪 與 雲林縣 為界,北邊以 烏溪 與 臺中市 為界。. 後 雍正帝 賜名稱彰化,為「建學立 ...

  4. 林先生廟,是位於 臺灣 彰化縣 二水鄉 源泉村的廟宇,為主祭一名傳說幫助 施世榜 建成 八堡圳 的林姓人士。 傳說由來. [編輯] 傳說, 臺灣清治時期,施世榜開鑿 八堡圳 時,無法成功,有一位自稱姓林的老人,出面教導引水法才獲得成功,事成之後就神秘消失,後人就建廟祭拜 [1][2][3][4][5]。 此傳說可追遂最早的文獻是道光十四年(1834年)的《彰化縣誌》。 其〈水利篇〉記載:「康熙五十八年,庄民 施長齡 築時,圳道難通,有自稱林先生者,繪圖教以疏鑿之方,於是通流灌溉五十餘里之田。 迨圳成欲謝之,查尋並無其人。 今圳寮奉祀神位,不忘功也。 」;〈人物誌行誼篇〉則載:「林先生不知何許人也,衣冠古樸,談吐風雅。 ……問以名字,笑而不答,固請,乃曰:但呼林先生可矣!

  5. 歷史. 清道光時期的彰化縣城. 墾荒時期. 彰化市早期為 臺灣原住民 平埔族 群 巴布薩族 的活動區域,分屬半線社、柴坑仔社及阿束社,古地名「半線」係採自平埔族「半線社」的語音翻譯 [1]。 早在迄今大約有4000多年的史前時期,即有「牛埔遺址」文化,考古人員發現最底層有少數「大坌坑文化」,其後又有「牛罵頭文化」以及「營埔文化」,可推測大約從4500年前,即有人類居住 [6]。 荷西時期,該地隸屬瓦布蘭行政區,受 荷蘭東印度公司 福爾摩沙北部評議會管轄 [7]。 到了 明鄭時期 (1661年), 鄭成功 在臺實施 郡縣制,當時該地隸屬 天興縣 [8]:852。

  6. 八堡圳,或稱 八保圳,位於 臺灣 的 彰化縣,最早建於1709年,1719年完工,是臺灣最早開鑿的水圳,也是至今臺灣最古老的埤圳之一。 由於該圳是由 施世榜 籌款所建,故原名「施厝圳」,又因取 濁水溪 之水灌溉八堡農田,所以也叫做「濁水圳」,但常被稱為「八堡圳」。 一般將八堡圳與 臺南 通垺圳和 新竹 隆恩圳,一起並稱為「臺灣三大古老埤圳」。 沿革.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施世榜於半線地區(今彰化縣)引濁水溪之水築圳,工程於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完工 [2]:18。 該水圳從番界濁水庄(今名間鄉濁水村)取水,之後在二水鼻仔頭截源入圳 [2]:18。 據說八堡圳開鑿初期,引水入圳屢遭失敗。

  7. 彰化市 (臺灣話: Tsiong-huà-tshī ; 巴布薩語:Pasua),舊稱「半線」 [1],位於 臺灣 彰化縣 東北角 [4]:2,為彰化縣 縣治 所在地。. 市內人口約22.6萬人,為彰化縣人口最多的行政區 [2]。. 自 桃園縣 桃園市、中壢市於2014年12月升格改制為 桃園市 桃園區 、 中壢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