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3日 · 徐巧芯(國民黨) ③ 羅丹(台灣維新) ④ 陳韋安(無黨籍) ⑤ 許淑華(民進黨) 臺北市第 8 選舉區 ① 佩玲(台灣維新) ② 賴士葆(國民黨) ③ 王閔生(民進黨) ④ 賴宣任(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 ⑤ 夏萬浪(無黨籍) ⑥ 張其祿(民眾黨 ...

  2. 2024年1月12日 · 臺北市第 7 選舉區立委當選:徐巧芯 ① 李承龍(中華愛國同心黨) ② 徐巧芯(國民黨) ③ 羅丹(台灣維新) ④ 陳韋安(無黨籍) ⑤ 許淑華(民進黨) 臺北市第 8 選舉區立委當選:賴士葆 ① 佩玲(台灣維新) ② 賴士葆(國民黨) ③ 王閔生 ...

  3. 2024年3月12日 · 工研院院長文雄:知道自己不懂什麼的人,才是最強大的 林智暉 profile 1950 年生,畢業於台北醫學院藥學系,曾任健喬藥品總經理、佩德貿易總經理,現為健喬信元董事長。

    • 實力之外,諸葛亮的 3 個本事
    • 人脈的經營(Networking)
    • 口碑行銷(Word-Of-Mouth Marketing)的運用
    • 稀有性(Scarcity)的創造
    • 讓我們來向諸葛亮借智慧

    這個故事發生在三國時代,易中天教授在「品三國」中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劉備三顧諸葛亮於草廬時,當年劉備是46歲,而諸葛亮是26歲,26歲的諸葛亮沒有任何政治和軍事的功績,一個46歲的人去找一個26歲沒有任何功績的人,而且還去了三次,請他擔任自己的軍師(第一把手),諸葛亮到第三次才肯見劉備,這就是「三顧茅廬」的故事,這個故事是真的嗎? 三國是一個混亂動盪的年代,各領域管理專家都認為三國是個人才爭奪戰時代,人力資源管理專家更藉以告訴企業主,「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三國故事中,家喻戶曉的橋段就是「三顧茅廬」,這個故事用來表彰劉備是如何重視人才,三次親自邀請諸葛亮。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甚至用了兩個半回合來介紹這位主角-「諸葛亮」的出場。 在資訊網路科技這麼發達的現代社會,恐怕很難有三顧茅廬,更何況...

    現代當官有很多都還要講究家世背景,古代更是如此了!三國時代,袁紹的祖先是「四世三公」,就是祖先四世有三個宰相級的人物,劉備更是大漢天子的後代,人稱劉皇叔。諸葛亮在出師表中雖然自己說,「臣本布衣,躬耕南陽」。所謂布衣,應該是平民百姓,但是其實不是這樣,諸葛亮的先祖諸葛豐漢朝做過司隸校尉,再者,諸葛亮的岳母和劉表等都有親戚關係,所以諸葛亮其實也是有好的家世背景。 有了好的家世背景,加上諸葛亮也很善於經營個人的網絡關係(人脈), 人脈就是以自己為中心的「節點」,這個節點向外延伸,交往的對象不只講究人脈數量,更講究人脈的品質。諸葛亮以自己為節點,延伸的關係品質相當好,結交的人大多是當時荊州地區的名人,例如徐庶、石廣元、孟建、司馬徽、和龐德公,都是當時活躍政壇和學界的知名人士。如果諸葛亮真的要「苟全性...

    諸葛亮到底有什麼本事讓劉備三顧茅廬?用簡單一句話說,諸葛亮很會「行銷自己」。諸葛亮隱居隆中,自比管仲和樂毅,依據易中天教授的說法,他是一定會出山的,而且他是經過精挑細選要輔佐劉備,現在只是諸葛亮應該用什麼方法,在這個詭譎多變的歷史舞台出場。顯然諸葛亮自己是有他獨到的行銷手法,諸葛亮到底用什麼行銷策略呢?行銷學有一種手法稱為推薦行銷(referral marketing),透過推薦者的口碑(word-of-mouth)來行銷自己,即使推薦者也沒有用過這個產品。 我們先來看看劉備是如何知道諸葛亮呢?劉備是透過徐庶和司馬徽的「推薦」,如果諸葛亮是一個「品牌」,本來沒有人知道「諸葛亮」這個牌子,假如徐庶和司馬徽是顧客,這兩個顧客知道「諸葛亮」品牌是個品質保證,因此,特地推薦給劉備使用,這就是推薦行銷...

    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但前兩次都沒有見到諸葛亮,難道諸葛亮不擔心劉備只來一次就不來了嗎?我想諸葛亮應該會擔心,所以諸葛亮也運用一些心理技巧,讓劉備每次拜訪後,都印證徐庶和司馬徽對諸葛亮的高度評價,讓劉備每次來都對諸葛亮有更深的了解,而且越來越覺得非得到諸葛亮不可的感覺,甚至越來越害怕失去諸葛亮。 為什麼會害怕失去,心理學家Robert Cialdini教授在《影響力》書中提出「稀有性原理」(scarcity),意義是說,當物品越稀有,越不容易得到時,人們越想得到,因為物品不容易獲得,產生得不到的害怕心理。但是, 有很多時候,產品的稀有性是被創造出來的,諸葛亮就成功的創造了「諸葛亮」這項產品的獨特性和稀有性,即使張飛和關雲長的反對,讓劉備還是有一種非得到不可的壓力。 諸葛亮是如何創造自己產品的稀...

    諸葛亮,一個26歲無工作的年輕人,憑什麼一步登天?靠的就是三種東西,第一是人脈,沒有人脈就沒有人認識你,而且人脈除了講究數量,更重要的是品質。第二是靠口碑,沒有工作經驗哪來口碑,當然靠這些重要人脈的口耳相傳相傳!第三就是要懂的創造自己的稀有性,要有這個工作非我不可的本事。如果你能具備這三種能力,在職場上你將無往不利!讓我們一起來向諸葛亮借智慧吧! 參考文獻 品三國,易中天 著,馥林文化 《三國演義》,羅貫中 著 百家講壇-向諸葛亮借智慧,趙玉平 主講 《影響力》,Robert Cialdini 著 YOUTUB影片

  4. 企業追求減碳,相較於保育森林、少砍樹,為什麼更傾向積極造林、多種樹?. BCG 董事總經理暨資深合夥人 瑞廷 2024-03-11. #ESG #圖解. 國際碳交易正熱!. 企業如何避免買到無效的碳權?. 專家建議:參考 8 項準則. BCG 董事總經理暨資深合夥人 瑞廷 2024-02-21 ...

  5. 2018年6月26日 · 2018-06-26. P&G 大中華區傳播與公關副總裁 許有杰. ShutterStock. 我也曾是個工作狂! P&G副總裁的職涯領悟:別等到被掏空,才懂得休息.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我覺得自己一直都在做相同的事,工作起來很無力......」曾有部屬對我坦承。 這種倦怠感,人人都會有。 我在 P&G 工作超過 30 年,也曾考慮過是否該做些改變,幸好當時有主管的引導,才讓我在同一家公司待了這麼多年。 之後回頭想,我發覺自己非常喜歡 P&G 的工作文化,只是不懂得休息,搞得身心俱疲,才會想離開。 那次之後,我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摸索出一套「不陷入低潮」的心法,能擊退工作的倦怠感。 1. 沒有完美的工作! 成就感,是自己創造的.

  6. 2017年4月7日 · 一位與我關係不錯的朋友,也是一間經營公司有起色的執行長,跟我分享一個經營的觀念。這段觀念很有道理,也點出了現在大多數經營者所缺少的「良心」。過去看過如此多的經營管理書籍,大多都是談論經營方面的技巧,鮮少有提到企業之於社會與員工、還有家庭之間的關係,我朋友的這席話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