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考量到臺灣並無農場所得的報稅資料,臺灣推動農場總收入保險的利基,將沿用單一作物保險的計算基礎。 「農場不管種什麼都一樣,就用地區平均產量跟公開拍賣均價來計算。

  2. 去年小型農家平均每戶所得總額126.9萬元,年增率4.5%;中、大型農家每戶所得總額分別為147.8萬元及282.3萬元,年增率3.7%及3.8%。 農委會統計室主任徐健中表示,以戶數加權平均計算,中、大型專業農戶平均所得已達180.2萬元,較上年度增加6.4萬元,一舉突破180萬 ...

    • 保單設計
    • 保險之政策考量
    • 政策效益
    • 收入保障與農業所得安全網

    依定義,收入保險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收入,若實際收入低於保障收入水準,則收入損失差額則可以獲得保險理賠。其中關鍵在於如何定義保障收入水準與實際收入。由於無法得知個別農民的實際產量及銷售價格,故無法計算個別農民的收入。於是退而求其次,以農糧署的農情調查產量及產地價格查報或批發市場價格作為間接計算收入的依據。但因此所推估之收入與農民實際收入仍有差距,導致農民難以理解並影響投保意願。事實上,不同農民的專業或粗放生產方式、不同地勢、不同的灌溉施肥噴藥等管理技術,彼此的實際產量也相差明顯,而且不同的銷售管道如販運商、批發市場、直銷,以及不同品質等價格也差異甚大,如何取得客觀信任的農民量價資料,存有相當難度,且易造成道德風險問題。 應用區域平均產量資料,雖與農民個別實際產量有所出入,但具有鼓勵農民做好管理栽...

    收入保險既被定位為政策性保險,則應從政策角度來檢視保險規劃,例如是否可引導生產結構改善、確保專業農無後顧之憂、鼓勵專業農或擴大規模之意涵;此外,也須檢視是否與既有補貼措施有競合或重覆之處。 譬如政策工具導入保險後,以進一步強化農業所得安全網。農業所得安全網(farm income safety net)又稱農業安全網(farm safety net),是政府對於農業風險損害農業所得所採取之穩定並支持農業所得的相關政策措施,以安定農家經濟生活。由於農業經營面臨各種風險考驗,包括颱風、豪雨、低溫、冰雹、乾旱、洪澇等天然災害,或病蟲害對於產量影響的生產風險,也包括市場價格波動或崩跌所產生影響收入的價格風險,在在影響農民所得與農業發展,因此,經常可見各國政府以實施產品價格支持、生產要素補貼、限制進口...

    國內農民至今仍有賴於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但此方式已不足以彌補當前農業的損失。釋迦收入保險為農民提供更深一層保障機制,與農業天災現金救助制度差異在於釋迦收入保險不只保障低溫寒害、颱風、豪雨等天災所造成之農民損失,對於市場價格變化導致當年度收入低於前五年平均收入也會予以理賠,以保障經濟安全,協助農民降低因不確定風險所蒙受之生產損失,同時還有穩定政府財政負擔與安定農民收入之雙重政策目標。 由於保費對農民是支出負擔,常導致農民投保意願不高,因此政府提出保費補貼措施,農民可向農委會或地方政府申請保費補助,減輕負擔。政府同時還實行保費優惠折抵,於當年度農民繳交之保費高於理賠金額,下年度可提撥中間差額30%,充抵下年度續保時的保費,激勵農民持續投保。未來也可考慮與其他農業金融相關政策相輔相成,如農業保險...

    由於農業經營受限於自然條件與天然災害威脅,常須面臨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價格不穩定的風險。故各國為穩定國內農業發展,多透過實施農業保險或天然災害救助制度來降低農業經營風險所造成的損失,進而提供農民所得支持,並維護國內農業發展及經營環境。 以歐盟共同農業政策的改革方案而言,有關農業風險管理工具的制度設計,已從早期的支持所得轉為風險降低策略,但農業風險管理的政策目標,主要在於降低農民所得波動的狀況,與現有的所得支持政策應有所不同。 由各國在保護農業及保障農民之政策經驗可知:美國在政策上以農業保險為主,輔以價格補貼;歐盟在政策上以直接給付為主,輔以農業保險;日本在政策上以所得補償及農業保險為主;韓國則以直接給付為主,農業保險為輔;中國在政策上以價格補貼及農業保險為主。這些各國經驗,均隱含對農業所得保障的...

  3. 其他人也問了

  4. 消費者坐在電腦前按幾下滑鼠,或是用手機點選,便能在家坐等農產品宅配上門。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016年估算,農產品電子商務產值有新臺幣 150億元,儼然是未來不可忽視的銷售管道。

  5. 計畫申報所需文件包括申報書、身分證、土地登記資料(地籍謄本、土地權狀或租賃文件)等,農友可以郵寄文件影本或傳真方式辦理,也可以將文件掃描成電子檔,寄送受理單位承辦人電子信箱方式辦理。. 採郵寄方式者,以郵戳或郵寄日期為憑。. 農糧署糧食 ...

  6. 文/ 農傳媒編輯部 圖片提供/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月4日是農民節,適逢二十四節氣的立春,農委會今天在臺北希望廣場舉辦「Live House」線上直播拍賣年節農產品,主委林聰賢除了帶頭與農友推出年菜好禮6連標,全部1元起標,農委會也在「青農專區」及「有機專區」安排輔導小農及青農導入台灣Pay行動支付,讓消費者帶著一只手機就可以直接跟小農買透透。 除了臺北地區除了希望廣場,位於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前的彎腰農夫市集也早已導入台灣Pay行動支付。 農委會表示,強化數位建設,農業也需走向科技化,農業金庫及農漁會提供的台灣Pay行動支付服務,均可在希望廣場使用,未來將配合民眾需求,提供更便捷、安全且友善的消費方式。

  7. 農作物天然災害即時回報APP是由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所開發,現僅供農委會轄下農業改良場試所約150人使用,功能包括GPS位置、作物種類及上傳照片等。 2019年國內出現秋行軍蟲疫情,農委會也曾開放此APP供一般農民通報疫情使用。 農民遭受天災損害,因有及時搶救倖存農作物、清園,或是災後復耕的需求,往往無法等待公所人員現勘就改變田區樣貌,卻導致日後難以認定災損程度的問題。 針對立委提議開放天災即時回報APP供農民做田間生產紀錄、災損回報,農糧署主秘陳啟榮表示,農委會正研議放寬APP供農民應用,但現階段農民已可自行拍照,作為災損認定的佐證資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