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27日 · 27. 8 月 19. 0. 如何面對拒學的孩子你能做的是陪孩子經歷絕望失落」 作者:洪美鈴 諮商心理師. 我有時候會在談話時跟著落淚尤其是拒學孩子走進自己深 沉的悲傷之中當那個時刻來臨我會先感覺自己心裡某 個角落開始騷動著,好想安慰鼓勵他,讓他平復,讓他有力 量振作,但我慶幸我沒有這麼做…。 因為成長,需要踏實地經過這樣失落的時刻。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自卑」與「自傲」的掙扎. 拒學孩子常常在「自卑無價值」與「自傲全能」的模式來回切換,這 種切換我姑且稱之為「掙扎」。 掙扎是必要的,我們都需要 掙扎的能力,例如:沮喪時去吃頓大餐轉移挫敗、不斷 自我喊話感覺自己不會太糟,但我們總要清楚,這前提是為 了讓我們得以生存,得以再站起來前進。

  2. 2023年4月26日 · 孩子有拒學症不是假裝是真真實實的痛苦。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陳牧宏強調多數民眾認為拒學症的孩子是因為叛逆故意假裝不適或3C重度成癮才拒絕到校學習但這恐怕都是誤解。 「孩子的拒學現象,只是冰山一角。 」蔡景宏說明,拒學的成因十分複雜,從孩子的生理、心理狀態,到所處的校園、家庭等社會環境,都可能導致孩子拒學。 因此,若師長先入為主地認定孩子假裝有拒學的症狀,恐將惡化與孩子的關係,讓他們產生不信任感。 陳牧宏解釋,在國際精神醫學界內,拒學症沒有被正式納入精神科診斷條例中,並不是一個正式的醫學名詞。 拒學症可能發生於不同年齡階段,其中好發於國小升上國中、國中升上高中的孩子身上,尤其在升學、轉換環境的階段最容易發生,而不同孩子所呈現的拒學樣態也各有差異。

  3. 2013年3月27日 · MyHome. 您家中的孩子是否常常早起困難抱怨身體不適同學關係不睦或以其他因素直接間接表達不願上學的想法我們發現每個拒學的孩子內心其實並非不願上學而是對上學感到害怕抗拒本活動目的在於透過臨床經驗分享引導家長老師們瞭解拒學孩子的內心世界在面對這類型孩子時較能掌握協助的技巧主 講 盧乃榕 臨床心理師. 參加對象教師家長或對此議題有興趣者. 活動時間:102/3/30 (六) 上午10:00-11:30. 活動地點:福和身心診所 網址:http://福和身心診所.tw. 活動地址: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240號. 活動電話: (02)2929-1868. ******名額有限 請來電洽詢 ******. 盧乃榕臨床心理師. 經歷:輔仁大學臨床心理系碩士班.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3年3月27日 · MyHome. 您家中的孩子是否常常早起困難抱怨身體不適同學關係不睦或以其他因素直接間接表達不願上學的想法我們發現每個拒學的孩子內心其實並非不願上學而是對上學感到害怕抗拒本活動目的在於透過臨床經驗分享引導家長老師們瞭解拒學孩子的內心世界在面對這類型孩子時較能掌握協助的技巧主 講 盧乃榕 臨床心理師. 參加對象教師家長或對此議題有興趣者. 活動時間:102/3/30 (六) 上午10:00-11:30. 活動地點:福和身心診所 網址:http://福和身心診所.tw. 活動地址: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240號. 活動電話: (02)2929-1868. ******名額有限 請來電洽詢 ******. 盧乃榕臨床心理師. 經歷:輔仁大學臨床心理系碩士班.

  6. 小志怎麼了? 拒學症的定義與臨床表徵. 1960年代西方有些醫師將孩子對上學有極度的恐懼而有強烈的逃避與抗拒上學的企圖或行為稱為拒學症King等人描述拒學症孩子在面臨上學壓力時所表現的症狀: ()心身症狀拒學症孩子會呈現明顯的身體症狀肌肉緊張呼吸不順臉色蒼白頭痛胃痛等然而這些症狀並無身體上的病因。 專家指出這種心身症狀在每日要上學前最為常見,少數在上課中發生,所以會請假不上學,或是上課中途堅持要回家。 (二)抗拒行為:拒學症的孩子常會有在口語上反抗上學、發牢騷或哭訴、發脾氣等現象。 這類孩子拒學上學,但通常乖乖待在家裡,極少伴隨有反社會行為。 (三)心理症狀:拒學症孩子會有不良適應性的恐懼及過度焦慮。

  7. 2022年2月5日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饒怡君臨床心理師表示抗拒上學發牢騷或哭訴生氣當被強迫起床上學時可能會口頭威脅或出現自傷行為也可能以肢體言語攻擊家人性格上變得退縮與同儕漸行漸遠也可能沉迷上網造成日夜顛倒作息混亂長期拒學延伸問題大 恐影響未來發展....

  8. 典型的拒學症是孩子對上學有恐懼焦慮與抗拒的心理症狀和拒絕行為也可能表現出頭痛嘔吐暈眩等生理反應事實上拒學症的成因也很多元除了焦慮症憂鬱症與泛自閉症等精神疾病可能是拒絕症的成因之外個性較為內向退縮缺乏自信或欠缺安全感的孩子也是拒學症高危險群此外也有拒學症孩子是先天氣質上有社交焦慮問題包括對融入人群感到揮之不去的壓力或對他人的異樣眼光或特殊關注感到敏感與過度在意或人際互動上的挫折經驗很容易讓他害怕社交遠離需要社交的場所。 當孩子屢次出現上學前即反應不舒服、不想上課,或老是晚睡無法早起,且經多次疏導溝通和鼓勵都沒用,建議家長盡快尋求專業諮詢、進行診斷與治療等協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