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19日 · 職場修練. 工作量變1/3,收入卻變兩倍! 「不被看見」小員工,如何讓身價跳級?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洪雪珍. 洪雪珍專欄 2021.02.19. 摘要. 1.做上班族有一個生存之道要懂得救火也要懂得放火2.盡忠職守的員工,往往在公司「失火」時第一個衝到現場,久了就像「房間裡的大象」,被視為理所當然。 3.懂得適時放火,老闆才會了解工作的困難性、工作量的多寡,以及外面的薪資行情,員工的價值才得以被看見。 最近有個學生來上我的斜槓進階班,連續兩天都等我下課,談他在工作上遇到的各種不合理,我教了他一招,他卻面露遲疑,我則用肯定的口氣告訴他:「老師教的不是職涯,而是人性! 聽我的就對了。 好用,未必是好事.

  2. 2019年8月26日 · 某日凌晨,一間兩層樓的釣蝦場兼住宅發生大火,消防人員抵達現場時,火舌已從1樓竄出。 接著兩層建築全面陷入火海,一家四口僅屋主逃了出來,他的妻子和兩名子女則不幸喪生火窟。 這是發生在2016年11月的火災事故,屋主獲救,他的3個家人卻不幸罹難。 原來屋主一開始察覺火災時,他第一件事就是先用水滅火,發現滅不成後,竟又跑到屋外找人回來幫忙,但這段期間,妻小依然在睡夢中一無所知,火勢卻已迅速擴大。 當屋主返回時,悲劇已經釀成。 為什麼只有屋主逃出,而其他3人卻罹難了呢? 你做的「第一件事」,決定生死的結局. 在往下讀之前,你可以問問自己或身邊的人,發生火災時,你的「第一件事」會是什麼? 這個看似基本的問題,每個人的答案竟然都不一樣。

    • 事件經過
    • 透天厝火災發生率、死亡率均最高
    • 預防勝於治療
    • 策略一、不會燒
    • 策略二、燒不大
    • 策略三、早知道
    • 策略四、跑得掉
    • 策略五、救得快
    • 大樓、透天那個才安全?

    5月3日上午7時,高雄市三民區發生一起五層樓透天厝火警,現場從2到5樓火舌濃煙不斷冒出。消防局動員大批救災人車全力搶救、架設雲梯救援,並深入屋內搜索。 經一番搶救後,七人全數救出,但其中五人已無生命跡象,送醫均宣告不治。

    透天厝的空間形式面對火災,本來就有很高的災害風險。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台灣平均每4小時就發生一次火災。每年建築物火災的統計中,獨立住宅火災發生次數第一名,占約4成多,集合住宅火災第二名,占不到兩成。 一個更驚人的數據顯示,火場的罹難者,有超過90%,是死於五層樓以下的建築物,也就是透天厝、鐵皮屋及磚造平房等。 消防法令規定,六層樓以上及一定規模的建築須依法「落實防火管理制度」及「裝設消防安全設備」,如此不只可以強化安全體質、防護建築物,也能夠提早偵測火災的煙與熱,發出警告,提醒人們快點逃生。而一般五層樓以下的住宅,並沒有法令強制要求。

    重大傷亡火災後,每每看到媒體記者們迅速下了死亡原因是「鐵窗阻逃」、「沒裝住警器」...等新聞標題,不能說不對,但總感覺太過倉促、太過簡單化了。 事實上,從無數火災案例歸納,任何一場造成傷亡的火災,背後的原因都是綜合性的,絕不會只有單一原因。 聊到火災,一般人總喜歡討論在各種無論是真實的,或想像的火災情境下,如何利用各種技巧成功逃生?許多人似乎學會了「火場求生術」,就像練了絕世武功,能夠打遍天下無敵手,優游進出火場,如入無人之境。 其實,在火災的整體防範策略上,「火場應變」或「火場逃生」是最逼不得已的,那代表你與死神終將一戰。那什麼是最高招的呢?就是從源頭,從一開始就不讓自己有陷入險境的可能。怎樣才能不陷入險境?就是做好火災預防的工作。 預防勝於治療,每個人都會講,但做得到的人卻很少。在事前預...

    火災預防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策略就是「根本不讓火苗有機會燒起來」。所以第一步就是管控所有可能產生火苗的因子,讓火苗根本不可能產生,也就是「不會燒」。 電氣因素是火災發生原因首位,約佔火災案件總數的30%。原因包括:短路(短路會使電流暴增好幾倍甚至幾十倍,使溫度急劇上升)、過熱、通風散熱不良、使用不當(未按規定使用,或忘記關閉電源)、接觸不良(接觸電阻過大,在接觸部位過熱)、積污導電、過負載、半斷線、漏電、靜電...等。 而導致電氣火災的五大「慣犯」,包括延長線、夏天消暑電器、冬天保暖電器、室內配電線路(含保險絲)及神明燈。這些都必須特別加強注意。 火災的源頭是火,所以第一步就是管控所有可能產生火苗的因子,讓火苗根本沒機會產生。

    百密一疏,總仍有意外,若真的意外起火,該如何讓小小的火苗燒起來後,不讓它變成「火災」?只有第一個策略顯然是不夠的,因此還要進行第二道防護,也就策略二:「燒不大」。 「燒不大」的概念,就是要讓起火處周邊無足夠可燃物,就算火苗真的起燃,因為沒東西可以燒,火勢就「更不容易」蔓延擴大,甚至自己熄滅,舉例來說,把點燃的火柴棒放在柏油路上,因為沒有東西讓它延燒,就會自動熄滅。 這就是第二道防線的目的:「燒不大」,可概分成二個面向: 首先,避免堆放大量可燃雜物。我們應當避免在室內堆積不必要的雜物,當雜物減少,火苗一起,周遭沒有可以讓它延燒的東西,可以大大降低火災發生的速度,增加逃生應變的時間。 第二、室內裝修使用防火材料。透過經防焰處理的材料減緩延燒速度,採用耐燃材料讓內裝儘量不燃化,藉以放慢延燒速度或讓...

    當我們做好「策略一:不會燒」,避免任何火苗的失控,也做好「策略二:燒不大」,不讓火苗有機會擴大延燒成災,基本上到了這個階段,火災發生的機率已經降到極低。 但料敵總須從寬,我們假設運氣偏偏糟了一點,可能是某天煮食一疏忽,忘了關爐火、可能客人來家裡作客後,煙蒂沒處理好...,總之,還是發生火災了,你該怎麼辦? 「早知道」的概念,就是要縮短「發生」火災後到「發現」火災之間的時間,如果你發現火災的時間不夠早,再厲害的應變措施都是失效的,唯有「早知道」火災的發生,接續的應變行動才有意義。 每個人家中「最重要」的消防設備是「住警器」,你該在房子的每一層樓、每個房間都裝設住警器,才能建構完整防護網。 它就像古代戰爭時的烽火臺。發現敵軍(火災)後,啟動機制(警報),呼叫援軍(人們)。可以在火災早期,提醒正在...

    做好前面提到「不會燒」、「燒不大」、「早知道」等三策略的努力後,接下來,及早發現火災後,該做什麼準備? 我們一再提到,從人的行為觀點來看,火災造成傷亡的原因有二,一是發現火災太晚,二是初期應變錯誤。發現火災太晚已用「住警器」來克服,那初期應變錯誤呢? 除了把握「見火就逃,濃煙就躲」的基本原則,但在你每天生活、休息的家這樣具體的場景中,我們要有更具體的做法,也就是製作「家庭逃生計畫」。 在此不贅述家庭逃生計畫應如何製作(消防署網站可參考),我想強調它背後的三層意義: 第一層意義,再次檢視前三個策略是否做到位。 「不會燒」:掌握家中何處最容易發生火災,並調整用火用電方式。 「燒不大」:針對家中燒起來可能最嚴重的地方,排除雜物、清空逃生動線、使用防焰或耐燃材料。 「早知道」:確認該裝設住宅用火災警...

    最後一個策略,就是讓消防隊可以「救的快」。 狹小巷弄違停已是長期的社會公共議題,許多老舊社區無足夠停車空間,週遭的住戶只能亂停,甚至有民眾為了圖方便、門前用障礙物(如花盆、三角錐等)佔用道路作為私人停車位,也有民眾架設遮雨棚,或者將牆外推,讓家中使用空間變大。當大家習慣了這種方便,平常沒事就沒事,當發生火災,不僅消防車無法進入執行任務,連救護車也難以通行。 任何火災,消防隊都是以人命救援為最優先,其次是防止延燒及減少財物損失,如果有人命待救,那麼在跟死神搶時間的情況下,是「有機會」把人救出的,因此,消防隊的抵達能快一秒是一秒,抵達後救災速度能快一步是一步,而怎樣讓消防隊可以「救的快」,是最後一個我們可以努力的地方。 火災人命傷亡其實很少跟消防人員「救災不力」有關,大部分是民眾的前面四個策略(...

    所以,究竟住大樓比較安全還是住透天呢?其實,重點不是在於住那種一定比較安全,因為火災的危險性,是從人住進去的那一刻才開始發生變化。 人住進去會發生什麼事?不良的用火用電習慣、只顧美觀擅自變更防火區劃、消防設備年久失修擺著好看、暫用樓梯空間堆滿雜物...,火災的危險性就越來越高。 安全,永遠都是最優先的考量。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高雄透天厝火災5死》預防悲劇,先搞定防災五大策略! 責任編輯:林易萱

  3. 2021年1月28日 · 職場修練. 同學買了房學弟曬年終⋯給辛苦一年的你:「先蹲後跳3個建議.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王付有. 獨立觀點 2021.01.28. 摘要. 1.面對不盡如意的現實,我們很容易進入一個浮躁的時期,病急亂投醫,像個沒頭蒼蠅四處亂撞。 2.這個時候,最需要做的就是沈澱自己。 當你褪去一身浮躁,才能迎來屬於你的發光時刻。 每個人在職場中都懷有美好的願景,希望自己前途光明,擁有更好的發展。 反觀當下,又都不安於現狀,渴望一切都按照自己期許的樣子發展。 可人生的路上總是坎坎坷坷,步履維艱。 小智在剛步入職場時,也算是個有志青年。 他曾給自己設下大大小小的目標,3年帶團隊,5年當主管,月薪5萬,買車購房。 理想總是美好的,但現實拼搏的路總是格外的泥濘。

  4. 2019年9月19日 · 定期回報進度,別讓老闆猜. 向上管理的另一個不可或缺的關鍵,是不僅要「做到」,更要聰明、適度地讓老闆「知道」。. 試想一下,假設老闆認為你的部門,最需要完成ABC三件事,你重視的優先順序卻是XYZ,甚至向老闆報告時,也著重在XYZ上,雙方對話等於 ...

  5. 2015年1月30日 · 有些同仁已經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看到這裡可能又會出來說,這你就不懂了啊! 讓同事們一起做一件業務之外的事,比方說唱歌跳舞,可以強化大家的團隊默契和合作精神,這樣是有助team work的,這會讓公司的業務進行得更有效率,這是國外行之有年、用來激勵員工的方法之一啊!

  6. 2019年10月8日 · 2019年9月19日,一名程序員從臉書(Facebook)位於門洛帕克(Menlo Park)總部的辦公樓樓頂下,像一顆流星一般結束了自己38歲的年輕生命。 當天下午,關於該名程序員的詳細身份信息在網上不脛而走。 我們無心去再次揭開他家人、朋友的傷疤,因此並不準備詳細介紹關於他的個人信息。 為了方便行文,我們稱死者為A。 在翻閱A短暫的生命經歷時,我們看的是一個勤勉的奮鬥人生。 我們好奇,是什麼樣的壓力,讓這位頂著國內外名校的光環,有著世界名企工作經歷加持的程序員絕望地站在辦公樓樓頂,一躍而下? 廣告. A的經歷就像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一樣。 畢業於國內某頂尖名校後,他去往了世界5百強公司工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