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7日 · 宇平診所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在臉書粉專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發文指出根據日本的研究顯示在大地震之後高達四成的患者會感覺假性地震的發生明明地面沒有任何移動卻感覺整個人瞬間搖晃起來讓大家嚇一跳也平添許多驚恐的感覺劉中平說明目前還不是很了解其中的原因有可能是我們的平衡系統和周邊的感覺受器被地震造成影響在沒有地震的時候產生瞬間失衡的情況。 也有研究顯示,大腦的皮質功能在大地震之後,也會產生改變,導致地震後的暈眩和突發性震顫的情況。 目前好發在女性、高齡、還有居住樓層較高者。 劉中平說明,雖然可能會造成一些害怕,但是大部分地震後的暈眩感會自己消失。 建議可以放一杯水在身邊,如果有搖晃感的時候,看一下水面的波紋; 如果水沒有在晃動,表示並不是真的有地震。

  2. 2024年4月5日 · 沈莉馨核稿編輯4月3日花蓮上午發生芮氏規模7.2有感地震中央氣象署統計至今5日中午前有超過500起餘震許多人害怕是否會有比主震更大的餘震出現?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從aftershock (餘震)的科學研究文章發現,依照目前科學研究的分析:真實的餘震,要比原本主震更大,機率仍非常低.

    • 室內地震避難
    • 戶外地震避難
    • 行進的車輛上地震避難
    • 公共場所地震避難

    ●地震搖晃時,應優先保護自己,千萬不要慌亂逃出戶外。 ●如果就近有掩蔽物,請直接躲進去。例如桌下等。附近有牆壁也可以朝牆角靠攏再趴下保護頭頸部。但請注意牆壁上頭是否剛好有潛在危險掉落物。 ●如果是躲在牆角或柱子旁等地方進行避難時,同樣要小心附近的家具、電器、燈具、書櫃或貨架等。

    ●地震時,戶外相對來說較為安全,可拿起隨身物品保護自身頭頸部,並靜待地震結束。 ●千萬不要在地震時嘗試跑入戶內。 ●如果正在地震,而你雖然戶外但剛好經過建築旁、樹下、高架橋下等等,可拿起隨身物品保護自身頭頸部,並離開這些較高危險區域。 ●如果你手上剛好有公事包或筆電包,請立刻舉起來保護頭部。 ●隨時注意附近上方有無可能的掉落物、招牌、磁磚等,以免受傷。

    ●行進間車輛可能不易發覺輕度地震,但高強度地震下,可能會導致翻車、出現車禍。 ●在收到警示、或是發覺可能當下正發生地震時,請馬上安全減速,開啟警示燈,靠路邊空曠處停車,確認地震停止之後再繼續前進。 ●停車時若能選擇,請避開建築旁、樹下、高架橋下等高風險地帶。 ●在火車、捷運上發生地震,請抓住固定把手與鋼條,並放低重心穩住自己。 ●在車站等車時發生地震,請盡可能就地趴下、掩護、穩住,並拿起隨身物品保護自身頭頸部;若人潮眾多或不便趴下時,則盡可能放低重心蹲低,同樣要保護自身頭頸部。

    ●在電影院看電影時發生地震,請直接俯身躲進前後排座椅中間的走道。若空間不夠則彎腰、抱頭,盡量俯身到比椅背低。 ●在辦公室時躲到自己辦公桌下,趴下、掩護、穩住,保護自身頭頸部。並且別往上看,利用桌子來保護頭、頸部和身體,以免被掉落的電燈、電扇或天花板等物品砸傷。 因為日光燈可能會破掉,這個時候如果往上看,很容易被破片刺傷。 ●當你在電梯旁邊時,可以在電梯外牆旁邊趴下、掩護、穩住,並拿起隨身物品保護自身頭頸部,但請絕對不要進入電梯內。 ●當你在補習班時,躲到自己課桌下,趴下、掩護、穩住,保護自身頭頸部。且按照補習班的人員指示進行疏散。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3. 2024年4月23日 · 健康 > 心理精神. 花蓮強震以為餘震好焦慮假性地震醫建議rTMS協助. 2024/04/23 14:45. 由於連日地震不少人感覺晃動時都不確定是地震或是自己暈眩圖為示意圖。 (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今(23)日凌晨有多次地震,不少人不時看看透明水杯,想知道是真的有地震,還是自己的錯覺? 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李旻珊表示,不少人因頻繁感受到假性地震,使自己整天心煩意亂,甚而伴隨胸悶、腸躁。 若因此飽受困擾,建議透過rTMS(重覆經顱磁刺激)協助緩解焦慮或恐慌症.

  4. 2024年5月8日 · 2024/05/08 15:02. 營養師指出,缺乏睡眠時,容易降低了心理對壓力的感知能力,且面對高壓力時的負面情緒反應增強;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 (圖擷取自photoAC)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0403大地震後餘震不斷民眾人心惶惶。 營養師薛曉晶於臉書專頁「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 」發文分享,可透過調整生活方式改讓緊張焦慮的心情,包括:優質睡眠、正念練習、有氧運動、接觸綠地,都能夠舒緩焦慮和改善心理健康。 優質睡眠: 夜間重置情緒的鑰匙,睡眠是恢復心理健康的關鍵,《Emotion》的研究認為,睡眠剝奪會使人在面對輕微壓力時情緒反應更為負面,在缺乏睡眠時,容易降低了心理對壓力的感知能力,且面對高壓力時的負面情緒反應增強。

  5. 2024年4月3日 ·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3日上午7時58分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7.2有感地震餘震頻繁且台灣位於地震帶地震準備與居家安全十分重要對此桃園聯新運醫中心醫師吳易澄在臉書專頁吳易澄醫師-運動醫學 復健醫學 」發文建議大家重新檢視地震前後準備及家裡居家安全以便應對地震發生。 據媒體報導,台灣東部海域清晨發生芮氏規模7.2有感地震,花蓮最大震度達6強,全台有感。 後續仍持續發生餘震,截至上午10時28分共發生34起餘震,規模從3.4至6.5不等,有30起在規模4以上,其中有10起在規模5以上,2起在規模6以上。 地震前準備. 了解並制定應急計劃: 學習如何應對地震,熟悉家中和工作場所的安全出口,與家人討論並制定緊急聯絡計畫。

  6. 2024年4月3日 ·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3日上午7時58分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7.2有感地震餘震頻繁。 而台灣經常有風災與地震,雖國人經常受到防災訓練,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仍有做得不夠好之處。 過去我們常聽說的,應當是地震來要躲在桌子、沙發、冰箱旁邊,但更多研究指出,躲這些地方反而容易造成傷亡! 急診醫師翁梓華提醒,重點應放在趴下、掩護、穩住。 翁梓華在臉書專頁「 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 」發文表示,過去曾經推廣過地震時要趕緊找到「黃金三角」(Triangle of Life),這個概念是由加拿大專家庫普(Doug Copp)所提出,建議地震發生時要立即躲在「桌子、沙發、冰箱等等大型傢俱邊」,如果這時旁邊牆面倒塌,能藉此而創造出「黃金三角」增加生存機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