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臺灣正體. 工具. 日本大地震震央分布圖。 紅:M7以上 、 藍:造成罹難 、 紫:M6以上和最大震度6以上 [1] [2] 。 這是關於在 日本 歷史上主要地震的列表,因為日本位於 地震 活躍區環太平洋火山帶,因此地震非常頻繁。 本表僅列出規模7.0以上或重大傷亡的地震。 災害性地震列表 [ 編輯] 注釋 [ 編輯] ^ 「因災死亡」不是指地震、海嘯等直接損害造成的死亡,而是指在避難等過程中患病或病情惡化、身體狀況不佳而導致的死亡. 參考文獻 [ 編輯] ^ 宇津徳治. 世界の被害地震の表(古代から2010年まで). [2013-02-11]. (原始內容 存檔 於2021-02-14). 1922年以前について準拠。 ^ 気象庁 (編).

  2. 2024年1月1日 · 2024年能登半島地震的觀測點震度圖(日本氣象廳繪製) 2024年能登半島地震,日本氣象廳命名為令和6年能登半島地震(日語: 令和6年能登半島地震 / れいわろくねんのとはんとうじしん Reiwa-roku-nen Noto-hantou Jishin * /? ) [5],又名元旦石川縣強震,是指2024年1月1日下午4時10分許發生於日本 石川縣 能 ...

    • 發展歷史
    • 缺點和改進
    • 規模與發生頻率
    • 規模與能量
    • 外部連結

    芮氏地震規模最早是在1935年由兩位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地震學家芮克特和古騰堡共同制定的。 此標度原先僅是為了研究美國加州地區發生的地震而設計的,並用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測量。芮克特設計此標度的目的是區分當時加州地區發生的大量小規模地震和少量大規模地震,而靈感則來自天文學中表示天體亮度的星等。 為了使結果不為負數,芮克特定義在距離震央100公里處之觀測點地震儀記錄到的最大水平位移為1微米(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的最高精度)的地震作為0地震。按照這個定義,如果距震央100公里處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測得的地震波振幅為1毫米(103微米)的話,則規模為芮氏3。芮氏地震規模並沒有規定上限或下限。現代精密的地震儀經常記錄到規模為負數的地震。

    芮氏地震規模的主要缺陷在於它與震源的物理特性沒有直接的聯繫,並且由於「地震強度頻譜的比例定律」(The Scaling Law of Earthquake Spectra)的限制,在規模7左右即會產生飽和效應,使得一些強度明顯不同的地震在用傳統方法計算後得出的芮氏地震規模(ML)數值卻一樣。到了20世紀中後期,地震學者普遍認為這些傳統的地震規模表示方法已經過時,轉而採用物理含義更為豐富,更能直接反應地震過程物理實質的表示方法即地震矩規模。地震矩規模是由加州理工學院的金森博雄教授於1977年提出的。地震矩規模能更仔細的描述地震的物理特性,如地層錯動的規模和地震的能量等。 地震規模與地震震度是不同的概念。地震震度(例如麥卡利地震震度)是表示地震破壞程度的標度,與地震區域的各種條件有關,並非地震之...

    下表列出的是不同芮氏規模(ML)的年均發生次數和震央地區的影響: (數據來自美國地質調查局。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地震影響還受當地地質條件等因素的影響,表中描述的是極端影響) 歷史紀錄中最強烈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大地震,地震矩規模為9.5。

    芮氏地震規模與能量 (焦耳) 關係的等式如下: log 10 ⁡ E = 4.8 + 1.5 M . {\displaystyle \log _{10}E=4.8+1.5M.} 當中:E {\displaystyle E} 為能量,單位為焦耳。M {\displaystyle M} 為規模。 從規模M {\displaystyle M} 求得能量E {\displaystyle E} (單位:焦耳)公式如下: E = 10 4.8 + 1.5 M {\displaystyle E=10^{4.8+1.5M}} 從能量E {\displaystyle E} (單位:焦耳)求得規模M {\displaystyle M} 公式如下: M = log 10 ⁡ E − 4.8 1.5 {\displ...

    中央氣象局地震紀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美國地質調查局關於芮氏地震規模的介紹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日本氣象廳地震規模 (日語: 気象庁マグニチュード , )是日本使用的 地震度量 [1] 。 2003年9月以前, 日本氣象廳 使用的地震規模度量,與 地震矩規模 能夠良好地對應 [2] ,從2003年9月開始日本氣象廳開始使用新方法計算規模日本氣象廳地震規模是以 強震計 記錄的以5秒為週期的地震波形的最大振幅值來計算的,通常在地震發生後3分鐘內就能計算出來,十分適合速報。 另一方面,在規模超過8.0的巨大地震的情況下,週期5秒的地震波的大小可能幾乎沒有變化,所以可能無法推算出正確的數值。 2011年東北地方太平洋地震 發生當天,日本氣象廳發布的規模是7.9(速報值)和8.4(暫定值),該數據發表2天後,才又修正為地震矩規模9.0。 參考資料 [ 編輯]

  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日本氣象廳震度等級. 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 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 的震度分布圖。 宮城縣 栗原市 觀測到計測震度6.67,即震度7。 日本氣象廳震度等級 (日語: 気象庁震度階級/きしょうちょうしんどかいきゅう kishōchō shindo kaikyū *?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譯名為 日本氣象廳地震烈度表 ) [1] [2] ,是 日本 採用的表示地震 震度 的 地震度量 ,目前僅在日本國內使用。 韓國 曾有一段時期採用過,而 台灣 的 震度分級 則取自日本的震度等級 [3] 。 不同於 地震矩規模 或 芮氏地震規模 以一個數字描述地震的規模(地震的能量), 日本氣象廳 震度度量描述某一具體位置的搖晃程度。 所以,每個地點量得的震度都可以不同。

  5.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潟縣中越地震 是發生於2004年10月23日, 日本 新潟縣 中越地方 的地震強度為 日本氣象廳地震規模 6.8,其後有多次6以上 餘震 。 概要 [ 編輯] 震源位於新潟縣北魚沼郡川口町(現長岡市),屬逆斷層型之內陸地殻內地震,震源正上方之川口町測得之最大 震度7 。 在日本觀測到震度7之地震,除了1995年 阪神大地震 之外,為日本地震觀測史上第二次。 本震. 地震發生時間 :2004年(平成16年)10月23日 星期六 17時56分00.3秒(JST日本當地時間) 震央:新潟縣中越地方、北緯37度17分30秒、東經138度52分0秒. 震源深度:13.1公里. 地震規模 : Mj 6.8 [1] 最大加速度 :川口町(現長岡市)約2,515gal.

  6. 2021年福島地震 是2021年2月13日晚發生於 日本 福島縣 近海的強烈 地震 [6] 。. 該次地震 規模 為 Mj 7.3, 震源深度 約為60公里,最大 震度 為6強 [7] [8] 。. 該次地震已列入 美國地質調查局 2021年顯著地震列表 [9] 。. 據 日本氣象廳 所指,此次地震被認為是 2011年日本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