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日 · 根據 美國地質調查局 的報告這次地震的 規模 達到了7.5, 震源深度 為10公里(約6.2英里)。 [6] 主震的震源機制顯示這是一次沿著東北走向、向西北或東南傾斜的淺層 逆斷層 活動。 根據 日本氣象廳 報告,本次地震最大 震度7 [7] 在 志賀町 及 輪島市 測得,是 氣象廳震度等級 最強烈等級,為繼 1995年阪神淡路大震災 、 2004年新潟縣中越地震 、 2011年東日本大震災 、 2016年熊本地震 (前震、主震)、 2018年北海道膽振東部地震 後, 日本氣象廳震度分級 實施以來第7次觀測 震度7 及第2次觀測兩個地點 震度7 強烈搖晃。 [8] [9] [10] 主震發生後九分鐘,還發生了一次6.2的餘震 [11] 。 構造背景 [ 編輯]

  2. 臺灣正體. 工具. 日本大地震震央分布圖。 紅:M7以上 、 藍:造成罹難 、 紫:M6以上和最大震度6以上 [1] [2] 。 這是關於在 日本 歷史上主要地震的列表,因為日本位於 地震 活躍區環太平洋火山帶,因此地震非常頻繁。 本表僅列出規模7.0以上或重大傷亡的地震。 災害性地震列表 [ 編輯] 注釋 [ 編輯] ^ 「因災死亡」不是指地震、海嘯等直接損害造成的死亡,而是指在避難等過程中患病或病情惡化、身體狀況不佳而導致的死亡. 參考文獻 [ 編輯] ^ 宇津徳治. 世界の被害地震の表(古代から2010年まで). [2013-02-11]. (原始內容 存檔 於2021-02-14). 1922年以前について準拠。 ^ 気象庁 (編).

  3. 新潟縣中越地震 是發生於2004年10月23日, 日本 新潟縣 中越地方 的地震強度為 日本氣象廳地震規模 6.8,其後有多次6以上 餘震 。 概要 [ 編輯] 震源位於新潟縣北魚沼郡川口町(現長岡市),屬逆斷層型之內陸地殻內地震,震源正上方之川口町測得之最大 震度7 。 在日本觀測到震度7之地震,除了1995年 阪神大地震 之外,為日本地震觀測史上第二次。 本震. 地震發生時間 :2004年(平成16年)10月23日 星期六 17時56分00.3秒(JST日本當地時間) 震央:新潟縣中越地方、北緯37度17分30秒、東經138度52分0秒. 震源深度:13.1公里. 地震規模 : Mj 6.8 [1] 最大加速度 :川口町(現長岡市)約2,515gal. 各地之震度.

  4. 當初設計芮氏地震規模時所使用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的限制近震規模M L 若大於約6.8或觀測點的 震央距 超過約600公里便不適用。 芮氏地震規模現在已被各國地震局拋棄改用改進的方法 地震矩規模 MW )測量。 這些改造系統一樣使用的是對數系統,經過數值調整使大小和原版芮氏地震規模接近。 香港等地媒體在報導時有時把這些方法得到的數據一樣加上「芮氏」前綴 [2] ,中國大陸的新聞報導規範要求不應將芮氏地震規模以外的其他規模度量誤加上「芮氏」前綴。 發展歷史 [ 編輯] 芮氏地震規模最早是在1935年由兩位來自 美國 加州理工學院 的地震學家 芮克特 和 古騰堡 共同制定的。 此標度原先僅是為了研究美國 加州 地區發生的地震而設計的,並用伍德-安德森 扭力 式 地震儀 測量。

  5. 日本氣象廳地震規模日語気象庁マグニチュード , )是日本使用的 地震度量 [1] 。 2003年9月以前日本氣象廳 使用的地震規模度量 地震矩規模 能夠良好地對應 [2] ,從2003年9月開始日本氣象廳開始使用新方法計算規模日本氣象廳地震規模是以 強震計 記錄的以5秒為週期的地震波形的最大振幅值來計算的,通常在地震發生後3分鐘內就能計算出來,十分適合速報。 另一方面,在規模超過8.0的巨大地震的情況下,週期5秒的地震波的大小可能幾乎沒有變化,所以可能無法推算出正確的數值。 2011年東北地方太平洋地震 發生當天,日本氣象廳發布的規模是7.9(速報值)和8.4(暫定值),該數據發表2天後,才又修正為地震矩規模9.0。 參考資料 [ 編輯]

  6. 2 天前 · 日期 國家和位置 M w 震源深度 (km) 麥卡利震度分級 傷亡 詳細 死亡 受傷 1 [20] 日本 岩手縣,久慈市西南7公里 5.9 72.9 V - 2 在青森縣,有2人受傷。久慈市有七座房屋損壞。[21] [22] 2 北馬里亞納群島,塞班島東北東136公里 6.2 10 IV - - - 3 [23] 中華民國 花蓮縣以西16公里(2024年4月花蓮地震)

  7.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地震震度分級 是 臺灣 使用的 地震震度 分級,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制定,以地動 加速度 與地動速度來區分,分為0級、1級、2級、3級、4級、5弱、5強、6弱、6強、 7級 ,共10個等級。 歷史 [ 編輯] 臺灣的地震觀測始於 日治時期 ,2000年8月之前的震度分級是沿用日本1936至1948年所使用的 震度分級 ,將震度分成0級至6級,共7個等級,震度6級為地動加速度在250 gal 以上。 [1] 1999年 921大地震 時中央氣象局曾記錄到地動加速度超過980gal的資料,由於測得震度6級的地區廣闊,不利於受災情況之研判,中央氣象局在2000年8月公告增加一個震度分級,以地動加速度400gal作為震度6級的上限,400gal以上定為震度7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