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鎖國(日语: 鎖国 )是日本於江户时代施行的外交政策,自1633年頒布第一次鎖國令開始,直到1853年美國海軍 軍官 培里 率艦叩關為止。當初實行該政策時亦稱呼為「海禁」,鎖國這名字是由蘭學者志筑忠雄在1801年提出。

  2. 2021年4月12日 · 為了拚經濟,日本人只開放以下2個國家進行貿易. 日本這一切措施並不是為了禁止與外國的貿易,只是害怕基督教傳教士和基督教的影響滲透到日本。 雖說是鎖國,實際上並沒有把日本與外界徹底隔絕。 它允許兩個國家做貿易—中國和荷蘭。 中國不是基督教國家,雖有少量傳教士留在中國,不過應該不會形成大規模的危害。 而荷蘭是西方國家,幕府怎麼會許可它來日本呢? 原來荷蘭人很會做生意。...

  3. 基本介紹. 中文名 :鎖國令. 外文名 :seclusion orders. 頒布時間 :日本江戶幕府時期. 內容 :禁止對外交通和貿易. 頒布次數 :連續5次. 時間 :1633年-1854年. 歷史解釋. 鎖國日本 江戶時代 德川幕府 實行的外交政策。 於1633年頒布第一次鎖國令開始,直到1854年美國海軍軍官培里率艦叩關為止。 當初實行政策鎖國亦稱呼為 海禁 ,鎖國這名字是由蘭學者 志築忠雄 在1801年提出。 當然日本與外國的貿易關係並非完全中止,但僅允許與特定對象進行,包括與 荷蘭人 在 長崎 出島 進行貿易,而明朝和清朝在長崎亦有貿易來往。 此外對馬藩與朝鮮、 薩摩藩 與 琉球國 以及 松前藩 與 蝦夷 有貿易關係。 德川家康. 背景.

  4. 2024年4月14日 · 锁国(日语: 鎖国 )是日本于江户时代施行的外交政策,自1633年颁布第一次锁国令开始,直到1853年美国海军 军官 培里 率舰叩关为止。当初实行该政策时亦称呼为“海禁”,锁国这名字是由兰学者志筑忠雄在1801年提出。

  5. 中國明清兩朝的 海禁 、日本鎖國 和 朝鮮 的經濟封閉就是典型的孤立主義案例。 簡介 [ 編輯] 作為一種 外交政策 ,孤立主義一直飽受爭議。 一個 國家 是否採取此種政策對該國各方面的 發展 以及人民 生活 都會產生巨大影響。 今天所有的 西方 已開發國家 都依賴於 全球經濟 。 儘管也有人指出如果獨立於這個經濟模式之外可能會有一些潛在的好處,但典型的反例就是 工業時代 以前的傳統 農業 經濟模式。 國家或地區之間能夠互通在一般情況下總是利大於弊的,經濟與文化的交流促進社會的發展。 大部分學者認為,孤立主義對貿易的封鎖將導致人民生活更加貧困( 北韓 )。 不過在另一方面, 軍事 上的不干涉政策總體上是有益的。 它既節約了 軍費 ,又降低了(主動發起的)戰爭風險。

  6. 2017年2月18日 · 鎖國政策主要根據1635年被納入法律體制的鎖國令,有以下面向: 國民出入境的自由. 限制天主教的傳播. 限制對外貿易. 永積洋子在日本歴史叢書《朱印船》中,用「海の刀狩」形容海洋事務的限制,她把鎖國令視為中央幕府收納海權的手段。 亦有學者提出鎖國令不是日本幕府的原創管治模式,更大程度是受到鄰近中國明朝和朝鮮的禁海令影響,從而制定出一套以控制海權為主的政綱。...

  7. www.wikiwand.com › zh-tw › 锁国_(日本)鎖國 (日本) - Wikiwand

    鎖國(日語:)是日本於江戶時代施行的外交政策,自1633年頒布第一次鎖國令開始,直到1853年美國海軍軍官培里率艦叩關為止。當初實行該政策時亦稱呼為「海禁」,鎖國這名字是由蘭學者志築忠雄在1801年提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