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日 · 最近藝人余天與李亞萍的女兒余苑綺因直腸癌過世,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畫面讓人感到不勝唏噓,也佩服她歷經 70 多次化療,努力抗癌 8 年的經歷。而近年不少藝人、名人相繼罹癌,甚至不少人不敵病魔逝世。
2020年9月29日 · 由於目前市面上防癌險並未賠付自體免疫細胞療法,且這類療法醫院治療費用昂貴,南山人壽創業界之先,推出具「實體癌第四期自體免疫細胞治療」保障之商品,只要保戶罹患實體癌進程到第四期並於醫院接受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時,就直接賠付一筆錢 ...
2021年10月20日 · 杏輝子公司杏國胰臟癌新藥將解盲 10/21停牌_財經新聞_WantGoo玩股網 杏輝子公司杏國胰臟癌新藥將解盲 10/21停牌 2021/10/20 18:04:48 鉅亨網記者沈筱禎 台北 杏輝 (1734-TW) 今 (20) 日公告,因有重大訊息待公布,經證交所同意自 110 年 10 月 21 日起暫停交易。 市場推估,子公司杏國 (4192-TW) 開發的胰臟癌新藥 SB05PC 三期臨床試驗將公布期末分析結果。 杏輝旗下的杏國胰臟癌新藥 SB05PC 為帶正電荷微脂體抗癌新藥,已取得歐洲 EMA、美國 FDA 胰臟癌孤兒藥認證資格,在全球進行多國多中心三期臨床試驗,包括美國、台灣、法國、匈牙利、南韓、俄羅斯及以色列等 7 國,去年中完成 218 例收案並進行期中分析。
2022年1月5日 · 中華電 (2412-TW) 總經理郭水義今 (5) 日表示,在 5G、AI、區塊鏈匯集下,元宇宙未來發展將超乎想像,目前元宇宙有四大關鍵元素,包括沉浸式體驗、虛擬化分身、開放式創造、穩定化系統,其中,中華電已打造多個沉浸式體驗的娛樂應用。
2022年9月19日 · 北極星研發的新藥 ADI-PEG 20 有別於大眾使用的化療、標靶、免疫療法,是採用代謝療法搭配聯合用藥的方式來進行治療,目前主要應用在癌症治療上,共有四大適應症包括肺間皮癌、軟組織肉瘤、肝癌以及腦癌。 其中,肺間皮癌的進度較快已進入解盲程序,將彙整逾 40 家醫院病人數據,根據臨床試驗受託研究機構 (CRO) 公司 Precision Clinical 通知,有機會月底前發表數據療效分析,由於該新藥有取得美國 FDA 快速審查資格以及擴展使用政策 (EAP),若解盲結果正向可適用其機制。 依照北極星規劃,肺間皮癌新藥若順利月底前解盲、完成數據整理,最快明年第一季向美國 FDA 遞件申請藥證,最快有機會 2023 年底取得藥證,未來銷售不排除採分區授權或作推廣的方式進行。
2022年4月20日 · 財經新聞 即時 買最夯的元宇宙概念股? 這檔ETF通通包了 2022/04/20 09:00:39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1 年投資圈最夯的話題,莫過於元宇宙(Metaverse),不僅全球科技巨頭相繼宣布進軍元宇宙領域,就連相關概念股股價也漲翻天。 但元宇宙商機龐大,範疇涵蓋軟體、硬體及應用服務,受惠行業眾多,該怎麼選股? 專家建議,不妨布局元宇宙 ETF,不用為了選股而傷神,而且有的元宇宙 ETF 一張只要 1 萬元,就能買進蘋果、騰訊、Meta、亞馬遜、動視暴雪等全球元宇宙巨頭,入手門檻低,很適合小資族及社會新鮮人。 食衣住行都少不了元宇宙 商機無限
2022年1月25日 · 2022/01/25 06:02:51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華爾街週一 (24 日) 擔憂俄羅斯跟烏克蘭戰火恐一觸即發,資金轉向避險資產, 美元 、黃金走高,油價下跌,恐慌指數 VIX 觸及 38.94 高點,道瓊盤中遭血洗逾 1000 點,那指一度崩逾 4%。 尾盤時段,投資人逢低買入已重傷的科技股,Meta、亞馬遜和微軟翻紅,非必需消費品與能源股強彈,四大指數豬羊變色,道瓊收復失地漲近 100 點,那指收紅 0.63%,標普上漲 0.28%,終結連續四個交易日跌勢。 地緣政治消息,儘管俄羅斯總統普丁否認計劃入侵烏克蘭,英國首相強生週一表示,目前情報相當不樂觀。 美國總統拜登與法、德、義、英等歐洲領袖舉行電話會議,正考慮向波羅的海及東歐的北約 (NATO) 盟國增派美軍支援。
2022年2月3日 · 財經新聞 即時 〈美股盤後〉Meta盤後暴跌23% 拖累那指期挫2% 2022/02/03 07:14:33 鉅亨網編譯林薏禎 美股週三 (2 日) 連續四天收紅,Alphabet 和 AMD 的樂觀業績與展望,激勵科技股和晶片股同步收高,標普 500 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週三分別收紅近 1% 和 0.5%,費半終場收漲近 2.5%,道瓊也漲逾 200 點。 然而,Meta (FB-US) 因公布上季財報與營收展望不佳,盤後暴跌 23%,拖累那斯達克 100 期貨挫 2%。
2021年12月15日 · 被譽為「女股神」的方舟投資 (Ark Invest) 創辦人伍德(Cathie Wood)週二(14 日)再次對通縮而非通膨發出警告,稱 2022 年通縮將是金融市場和經濟體的最大風險。
2022年6月30日 · 2022/06/30 18:02:49 鉅亨網記者沈筱禎 台北 東洋 ( 4105-TW) 今 (30) 日舉行線上法說,新任總經理侯靜蘭首次對外談及公司展望,看好既有三大領域穩定成長外,下半年會再認列里程碑金,明年會有膽道癌、麻醉藥等新產品在國內外上市,預期今年營運會優於去年,明年再成長。 侯靜蘭表示,流感疫苗為今年主要成長動能,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數量達 113 萬劑,年增 27%,近期取得衛福部新適應症,該流感疫苗適用 6 歲以上,因此今年自費流感數量提升至 20 多萬劑,明年則規劃推出佐劑流感疫苗。
2021年11月7日 · 2021/11/07 14:27:04 鉅亨網記者沈筱禎 台北 晟德 (4123-TW) 董事長林榮錦看好,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領域是生技產業趨勢,不過單一公司難以推動產業發展,為搭上產業趨勢,正積極整合旗下轉投資公司、產學界的技術,預計三個月內設置新細胞治療公司,首要布局癌症領域。 林榮錦提到,細胞治療自 2018 年開始蓬勃發展,並從去年開始,美國 FDA 陸續審核通過細胞治療相關新藥產品,進一步帶動產業進入高速成長期,不過台灣要發展細胞治療產業,不能單靠一家公司,需要整合各界技術量能。
2022年4月19日 · 金管會也列出十大 QA 問答集,讓民眾更清楚明瞭防疫保單彈性理賠的關鍵。 為因應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地方政府依居家照護指引,對於未滿 65 歲且無懷孕或洗腎的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且居家環境符合一定條件的民眾,可以採居家照護方式管理。 但是因現行已售防疫保單承保範圍,包含以住院診療並按實際住院日數給付住院日額保險金,依指引啟動居家照護的被保險人,到底可不可以獲得理賠在近期備受矚目。
2022年9月20日 · 依照北極星規劃,肺間皮癌新藥完成數據整理後,最快明年第一季向美國 FDA 遞件申請藥證,最快有機會 2023 年底取得藥證,未來銷售不排除採分區授權或作推廣的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