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約 59,400 項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28日 · 潤餅春捲都是用餅皮包裹餡料成筒狀食用,雖然內餡材料雷同,但製作方式及大小其實有差異,看外觀就能輕鬆分辨。 左邊是炸過的「春捲」,右邊是「潤餅」。 傳統習俗中,我們在清明節食用的其實是「潤餅」,會以軟餅皮包裹事先炒煮過的熟內餡,捲成白胖又飽滿的捲餅後直接享用。 鑽研美食文化已久的作家 魚夫 提到,潤餅的「潤」字其實最早應是寫成「輭(音讀ㄌㄨㄣˇ)」,有著柔軟的意思,所以潤餅應該算是春捲的一種。 以麵粉做成的薄餅皮,帶有彈性。 而「春捲」則多是包裹食材後再下鍋炸到金黃酥脆,因為還要下鍋炸,體積會比潤餅小,外型是扁圓筒狀;除了一般小吃店會販售外,也是到餐廳喜慶宴客、辦桌時常見的菜色。 比起「潤餅」,要下鍋油炸的「春捲」體積小上不少。 南部口味 vs. 北部口味

    • 春捲 潤餅 差別1
    • 春捲 潤餅 差別2
    • 春捲 潤餅 差別3
    • 春捲 潤餅 差別4
    • 春捲 潤餅 差別5
  2. 2023年4月1日 · 一名網友在「 PTT 」的女孩板發文表示,很多人分不清潤餅春捲,並稱潤餅則是熟的食材包完後直接吃即可;春捲則是生的食材包完後拿去炸, 除煮法不同外,內餡也有相異之處, 潤餅會加花生粉,而春捲不會加花生粉。 文章一出後,立刻引起熱議,其餘網友紛紛留言 「那生春捲怎麼解釋」、「炸春捲是便當那種吧」、「油麵那種邪魔歪道就免了」。...

  3. 2020年4月4日 · 事實上,潤餅春捲的一種,中南部地區亦稱為春捲,同樣都是用糯米餅皮包裹餡料,不過潤餅的內餡早已炒熟,包捲後直接食用;春捲則是包著生食材,必須經過煎炸的料理過程後才能享用。 最HOT話題在這! 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清明節 #春捲 #潤餅 #糯米 分享 分享 連結 留言 訂閱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3月31日 · 春捲潤餅怎麼分? 差異性一表告訴你 曾有網友在「 PTT 」以「春捲潤餅,傻傻的分不清楚」為題發文,引起眾多網友議論,有些人認為春捲就是潤餅春捲只是生食材包起來去油炸,潤餅則是熟食材包好後直接吃,到底兩者差異點在哪? 下表整理給你看! (參考資料: 臺灣大百科全書 ) 春捲包什麼才好? 傳統、創新做法大公開 1.炸春捲 春捲自己做最安心。 春捲材料: 春捲做法: 1.將蝦仁切成泥狀、冬粉泡水軟化後切小段,洋蔥、高麗菜切絲、大蒜切末備用。 2.將蒜末、絞肉和蝦肉放進碗裡,加入入醬油、麻油、鹽、糖、米酒、白胡椒、魚露攪拌均勻。 (魚露也可不加) 3.接著倒入洋蔥絲和高麗菜絲,攪拌。 4.將春捲皮擺成菱形,取出做法3的餡料鋪在中間稍微偏下的位置。

  6. 北部:春捲≠潤餅;南部:春捲=潤餅 中部大多數和北部一樣,認為春捲是炸的,不過小編還是有問到幾個台中人覺得春捲=潤餅 餡料部分,南部只有台南會包麵條,台中、高雄朋友表示沒吃過包麵條的春捲 圖片來源:東森新聞

  7. 2020年6月21日 · 對此,有南部人跳出來解釋原因,「用台語唸潤餅,然後國語是春捲」、「潤餅就是春捲,春捲就是潤餅,炸的叫炸春捲才對」、「父母臺南麻豆人 ...

  8. 越南春卷與中國春卷最大的不同在於餅皮,並不是用薄麵皮,而是用稻米磨漿製成的米皮包裹,餡料以蝦肉、豬肉和當地蔬菜為主,以米皮包裹成約十公分的小長筒,分成油炸或不油炸兩種吃法,吃時用手以生菜葉包裹春捲後沾魚露後食用,是越南相當盛行的一道料理。 菲律賓春捲[編輯] 主條目:潤餅卷 § 菲律賓春捲 菲律賓語發音是lumpia,是福建閩南話「潤餅」的音譯。 由於菲律賓的華人多為福建閩南移民,華人移民影響菲律賓飲食文化,菲律賓春捲為與閩南一樣的潤餅捲。 荷蘭春捲[編輯] 荷語發音是loempia,極可能是閩南話「潤餅」的音譯。 相傳是明末時,西葡荷諸夷曾經造訪中國沿海嘗試貿易並引進數量不少的華工,將當地的食材作法帶回家試吃。 現今在荷蘭當地超市仍能看到loempia(荷蘭春捲)的冷凍速食包裝。

  9. 潤餅 ,又稱 薄餅卷 、 嫩餅菜 ,是 春捲 的一種 [1] ,用春捲皮鋪上一層糖粉和花生粉後加上各式各樣菜和肉捲好後無須 油炸 直接食用。 潤餅作為 閩南 飲食文化的一部分,流行於 閩南 、 潮汕 、 臺灣 、 印度尼西亞 、 菲律賓 等地。 越南春卷 在形式上也比較類似於潤餅。 臺閩地區 一帶的家庭於 尾牙 、 春節 以及 寒食 、 清明 時,會以潤餅皮來 祭祖 ,之後家族成員圍據一桌,食用者挑選自己喜愛菜色加上 花生粉 與 砂糖 和 海苔 以潤餅皮包裹後食用,是閩南和台灣 清明 聚會的重要飲食。 泉州各區域主要在清明期間食用潤餅,作為祭拜祖先之前家庭聚會的一種常見食品。

  10. 2016年3月30日 · 廣義的來說,潤餅與春捲既相似又有點不一樣,同樣都是用餅皮包裹餡料,但潤餅的內餡早已炒熟,包捲後就可以直接食用;春捲則是包著生食材,必須經過煎炸的料理過程後才能享用。

  11. 2022年4月2日 · 清明節將屆,由於與寒食節相近,民間傳統有吃潤餅(俗稱春捲)的習俗,軟Q的潤餅皮包進滿滿蔬菜和肉鬆、蛋酥、豆芽菜、花生糖粉等餡料,清爽又好吃,在家備料只要掌握「乾」的原則,就不怕把潤餅包得軟爛失敗,今年不妨與親友一起動手包潤餅,一邊緬懷先人吧! 看更多> 買潤餅皮也有訣竅? 顏色太白、彈性太好要避開! 熱鍋不放油,放豆芽菜和高麗菜以及適量水,加蓋燜5分鐘,以半蒸煮的方式將青菜煮軟,加鹽提味後,盛出瀝乾。 蔬菜瀝乾時盡量攤開讓熱氣蒸散,可保持蔬菜的脆口度,後續包潤餅時也較不易軟掉。 充分熱鍋後加略多的油,倒入蛋液(可加些鹽提味),煎熟後盛出。 原鍋放菜脯炒乾,接著放豆干炒出香氣,盛出備用。 德式香腸入鍋煎香後切條狀或小塊。 花生粉與白糖粉、白芝麻與肉鬆分別拌勻備用。

  12. 南部北部口味大不同! 北部 北部的春捲溫熱、濕潤、口味清淡帶點鹹味,通常都以高麗菜紅蘿蔔等下去川燙或者蒸煮的方式料理,因此口感會濕潤一點,通常會用紅槽肉當作內餡,再灑上花生粉或蛋酥即可食用。 (推薦給你:北部旅遊景點推薦! ) 南部 南部的春捲則是涼冷、乾爽、口味偏甜,南部配料通常都是炒過之後在包,內料相當多元,多用豆乾、蝦仁、香腸、高麗菜、香菇、滷肉,選用的肉類多以香腸、滷肉為主,南部特有吃法是有時候也會在春捲內加入麵條,最後灑上厚厚的花生糖粉,就是南部道地吃法啦! 台北阿弘潤餅 相信很多人聽過在台北鼎鼎大名的阿弘潤餅,在2014年曾獲得網友票選第一名的潤餅,阿紅潤餅擁有超多種口味,讓你挑得眼花撩亂,使用的是全麥麵皮,食材都是親手製作,讓大家吃得好又健康。

  13. 這名網友在「PTT」女孩板發文指出,很多人好像都分不出春捲潤餅,表示春捲是生食材包一包拿去炸, 潤餅則是熟食材包一包直接吃, 除了煮法不同之外,內餡也有些不同,潤餅有些會加花生粉,而春捲則是沒吃過有加花生粉,

  14. 2018年3月26日 · 潤餅卷,又稱潤餅、嫩餅菜,台灣中南部地區亦稱為春捲,廣義來說,潤餅春捲既相似又有點不一樣,同樣都是用糯米餅皮包裹餡料,但潤餅的內餡早已炒熟,包捲後就可以直接食用;春捲則是包著生食材,必須經過煎炸的料理過程後才能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