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6月29日 · 但是其實許多心理學家生物學家都從不同的面向衡量人類的智商以下我們試著透過幾個研究結果連結人類的生活學習習慣一起來看看下面5項高智商的共同點你中了幾個:. 1. 總是很著急?. 很難想像原來焦慮是件好事,但其實認為 ...

    • 刻意練習需要「明確目標」
    • 刻意練習需要「極度專注」
    • 刻意練習需要「包含反饋」
    • 刻意練習需要「走出舒適區」

    「連續投三次球都空心。」 「連續談三次完整的曲子都沒有錯誤。」 這就是刻意練習所謂的「明確目標」,你得為自己設定一個標準,如此才能確定練習有沒有「效果」。舉個例子來說,曾有一位女生,問馬拉松教練說:「你都說要多練習,成績就會進步。但我已經天天跑步5年了,成績依然沒有變化。所以是我沒有天份嗎?」 教練疑惑的看她:「你跑步都是怎樣跑?」 女生:「就邊聽音樂,邊跑摟。」 教練又問:「你都沒有設定這次跑步要進步多少,或是要跑多少時間以內嗎?」 女生回:「當然沒有,我又不是選手。為什麼要訓練這麼嚴苛?」 教練才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長期的進步必須拆分成短期的目標。依靠每次達成短期目標,累積才能成就長期目標。所以沒有設定目標的慢跑,只能維持體態和保持健康,成績要變好是很困難的。」 練習如果想要有效果,...

    如果你再走神,或者很放鬆,並且只為了好玩,你可能不會進步。 這就是為什麼要把目標拆分得很仔細,因為長時間的練習,幾乎無法全程保持專注。事實上,人能維持專注的時間僅僅只有40至50分鐘而已。同時,目標太大,也很難衡量每次練習是否有效果。 像是25分鐘跑5公里,如果每5分鐘觀察心律與時間,就更容易達成目標。同時,也等於每5分鐘就確認一次有沒有達成短期目標,讓自己可以觀察體力分配等問題,也更容易找到無法在25分鐘內跑完5公里的原因。 但如果只是訂立25分鐘跑5公里,有邊聽音樂邊跑步的人就能理解,思緒一下就飛走了。下次回神可能是Nike Plus提醒你跑一公里或一英里的時候。這樣沒有專注於練習之上,怎麼可能發現問題所在?更不用說針對問題解決,並達成目標了。

    有了目標,同時又專注練習。就很容易在練習中發現,某件事自己做得對不對,如果不對,又是錯在哪裡。 像是跑完5公里,發現超過25分鐘,就可以回頭觀察是體力分配不好嗎?那在每5分鐘的成績,是否符合標準,如果不符合是哪一階段不符合。為什麼那時體力不足了,是喘不過氣還是肌力不夠。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前面跑太快嗎? 標準愈細,練習愈專注,就愈容易發現問題出在哪裡,如此就更容易達成目標。所以,不論你在努力做什麼事,都需要反饋來辨別你在哪方面還有不足,以及為什麼會存在這些不足。

    最後,就是在達成目標後,設立一個新目標。假設,你計畫一年後跑半程馬拉松,並計劃要跑到兩小時內。那第一個月可能5公里要跑進25分,在第一月結束後你成功達成目標。就要在第二個月把時間再往前提30秒或是1分鐘。 如此反覆跨出自己的舒適區,但又沒有超越自己的極限很遠。就能持續推動自己進步,最終達成長期目標。

  2. 2020年11月2日 · 遇到做不好、學不會的事,「不夠聰明」「智力有限」往往成為理由,但其實這只是你不想更努力的藉口。 智力不變的迷思起源於智商測驗IQ),它的發明者阿佛烈比奈Alfred Binet表示智商測驗不是衡量先天智能而是測量目前的學術能力 ...

  3. 2015年8月3日 · 幸好,人的心態並不是「定型」的,杜維克建議,依循以下4步驟,可以練習從定型心態,轉換到成長心態: 1.發現定型心態: 面臨挑戰、挫折或批評時,試著抓出定型心態在內心發出的聲音,像是「失敗了怎麼辦」「早說過這很冒險了吧」。 2.改變操之在己: 一旦發現定型心態,告訴自己不必受到制約,只要有心,選擇權都在自己手上。 3.嘗試成長心態: 試著用成長心態的想法,取代原有的定型心態。 4.採取成長行動:

  4. 2016年8月25日 · 1. 先相信你的智商會增長個性可以改變 發展心理學家維納.葛瑞夫(Werner Greve):「人格發展是不會畫下句點的。」幾年前一項發現已經證實,人的大腦並不是像過往認為的完全靜止,在長大之後就不會在形成新的連結。

  5. 2013年6月27日 · 成功人士真的都比較聰明嗎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IQ用於衡量邏輯推理能力但並非職涯成功的保證富比世F orbes)網站的專欄作家Keld Jensen認為,我們多半高估了智商的重要,應轉而加強自己的情緒智商(EQ)、品格智商(MQ) 和身體

  6. 2024年2月20日 · 雖然在身體方面,視力和聽力會開始減退,肌肉和骨質密度逐漸降低,還會出現性功能低下等情形,但智力和生產性卻達到了最高峰。 數十年來主導哈佛大學成人發展研究的喬治.範蘭(George Vaillant)教授,在追蹤哈佛大學畢業生時,發現他們在 50 多歲和 60 多歲時的生產效率,比年輕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