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31日 · 首頁曾國旗. 標籤: 曾國旗. 封面故事. 「旦是柚何奈」航向加工新藍海!. 東豐拾穗化剩果為商機. 豐年雜誌. 20211119. 文旦小麥啤酒花加上45天緩慢醱酵構成旦是柚何奈啤酒美好獨特的風味。. 花蓮東豐拾穗農場負責人曾國旗強調:「重點是要 ...

  2. 土壤是地球陸域生態系統最大的自然碳匯,增加土壤碳匯被視為降低氣候變遷最有潛力的方式。 自然環境中,動植物等有機體死亡、代謝會形成土壤有機質,有機質一部分經微生物「礦化」釋出養分、產生成二氧化碳排放,一部分則會「腐植化」形成難以分解的腐植質,可將碳長時間存於土壤中。 然而農業普遍施行的耕犁操作會造成土壤有機質分解形成碳排,與劉榮文合作試驗不整地栽培的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江志峯指出,根據國際研究,一次耕犁大約會減少土壤30%有機質,臺灣有乾季也有雨季,這種乾溼交替情況下,土壤有機質礦化分解速度會更快。 作物、雜草植株殘餘留田間,成為最好的土壤覆蓋物。 因此江志峯導入不整地栽培技術,開發「玉米―水稻―大豆」三期水旱輪作制度,利用乾季的一期種植玉米,5月梅雨來臨後的雨季種水稻,9月再種大豆。

  3. 國產香莢蘭產業推手農業部技監王仕賢與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理事長陳錦超右1)、向陽香莢蘭園園主吳麗珠右2夫婦以及桃園新屋三合院香草園曾添福左2)、曾鈺誠左1父子檔合影。(攝影游昇俯

  4. 20191026. (攝影/Evan Lin) 文字/李怡欣. 臺灣約6成面積被森林覆蓋。 北回歸線橫越,加上近4,000公尺的垂直落差,造就季風林、闊葉林、針闊葉混合林、針葉林等豐富的森林景觀。 曾經,先民採伐平原淺山的林木燒柴與造屋;深山密林是原住民的獵場、飛禽走獸的樂園,少有平地人的足跡。 然而,當樟樹與檜木等樹種躋身為商人、政府眼中的搖錢樹,人與森林的關係出現急遽的變化。 綠色海洋的貿易錢潮. 兩百多年前,英國探險家卜萊氏來臺採集,望見滿山翠綠的樟樹林,讚嘆世上竟有一方地,擁有如此繁盛的「綠色海洋」。 遍布中低海拔山區的樟樹,自明末清初用來提煉樟腦,為森林利用的開端。

  5. 今年83歲的臺灣草蝦之父 廖一久肅穆而親和的侃侃地說出這51年來他在臺灣掀起的草蝦養殖巨浪他及團隊曾帶領臺灣成為世界頂尖的草蝦養殖王國全盛時期一年生產10萬噸但同時也面臨高密度養殖引爆的病毒侵襲最後不得不宣布失敗

  6. 馬西桑是郡群布農人從南投向東南翻越所建立最早的部落之一,位於拉庫拉庫溪北岸的深山之境。 因地處山背,布農語意為早晨太陽最慢照進的地方,海拔高冷,經年雲霧繚繞。 今年深秋,包含卓溪鄉登山協會的族人、中研院、原民臺團隊一行人花費12天時間,跨越海拔近3400米的高山,一同走入這座失落的天空之城。 馬西桑在地形上剛好由幾條平行的稜線組成,每個家族就占據一條稜,稜線之間隔著深溝作為天然屏障,是布農族典型以家族為主體的散村模式。 每個家族形成一至五棟不等的家屋群集,通常會有一個占地最大的主家屋,再延伸附屬的小家屋,座向依附地形而生,宛如山林版的大宅院。 曾經跟著已故的傳奇布農巡山員林大哥數次來到此處的沙力浪,帶著我們在各家族的稜線間穿梭,清理遺構、測量記錄,遙想家族的興衰與故事。

  7. 位於嘉義縣外海的外傘頂洲,是臺灣西部沿岸最大的沙洲,因緩慢向南流,被稱作「流動國土」。 近年來因眾多原因面積縮小,成輿論焦點。 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團隊今年接受海洋委員會委託研究後,宣布已建立外傘頂洲地形預測模型,明年底就有機會針對季節潮汐、颱風等狀況,預測出沙洲面積與體積的變化趨勢,讓相關單位研擬對策,未來沙洲可望不再瘦身。 外傘頂洲位於嘉義縣東石外海,沙洲與陸地間的潟湖是嘉義縣蚵仔的重要產地,甚至當地還有賞沙洲的觀光漁筏業,扮演沿海重要的經濟角色。 不過,因河川攔沙壩等原因,輸沙量降低、加上海流強勁,外傘頂洲近年頻傳消失危機,海洋委員會也特別將外傘頂洲地形監測與改善措施列為未來3年的重要政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