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前衛便攜式防空導彈 (前衛、QianWei、Vanguard)是 中國人民解放軍 的一種地對空飛彈可以單兵肩射也可以裝於載具和船艦部分技術來自蘇聯 SA-18防空飛彈 由瀋陽119廠重新設計而成。 在70年代 紅纓 系列防空飛彈成功後瀋陽119廠瀋陽航天新樂有限責任公司) [1] 加緊研製的新一代小型防空飛彈以對抗美製的 刺針飛彈 ,採用 銦 金屬的光電導引裝置,1994年 法恩堡航空展 上正式發表,命名為前衛防空導彈 [2] 。 2005年後隨著前衛-2型量產其攔截 巡弋飛彈 的功能被廣為週知,彌補了野戰防空中飛彈防禦的空白,也引起諸多預算較少的國家興趣。

  2. 面對空飛彈 (英語: Surface-to-Air Missile , 縮寫 : SAM ),專指由陸地或是艦艇上發射攻擊空中目標通常是飛行器或者是飛彈。 另外一個常見的通稱是 防空飛彈 。 歷史 [ 編輯] 面對空飛彈的發展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 後期已經展開,主要發展的國家當中最積極的莫過於飽受 戰略轟炸機 之苦的 德國 。 第二次大戰結束以後,攜帶 原子彈 的 轟炸機 的威脅遠超使用傳統 炸彈 的轟炸機,除了研發速度更快的 攔截機 以外,防空飛彈也成為許多國家取代 高射砲 的對空火力。 這個發展趨勢不僅影響到地面防空需求,也逐漸延伸到水面艦艇的防空作戰上。

  3. 其他人也問了

  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天弓三型防空飛彈 是 中山科學研究院 開發的中遠程防空飛彈系統,用以替換老舊的 鷹式防空飛彈系統 。 天弓三可攔截 定翼機 、 巡弋飛彈 與短程 彈道飛彈 ,在 中華民國空軍 中負責執行聯合防空與飛彈防禦任務。 [5] 發展 [ 編輯] 台灣海峽飛彈危機 後, 中華民國國軍 深感其 反彈道飛彈 能力不足,發展相關技術即成為首要目標。 [6] 為此, 國防部參謀本部 於1996年4月核定以5年39億的預算進行反彈道飛彈系統的基礎技術研發。

  5. 紅外線導引 熱追蹤、半主動雷射. 前衛人員攜行式防空飛彈 (前衛、QianWei、Vanguard)是 中國人民解放軍 的一種地對空飛彈可以單兵肩射也可以裝於載具和船艦部分技術來自蘇聯 SA-18防空飛彈 由瀋陽119廠重新設計而成。. 在70年代 紅纓 系列防空飛彈成功後 ...

  6. 星光 (英語: Starstreak )是一款由 英國 泰利斯貝爾法斯特公司 (英語:Thales Air Defence) 研發製造的 可攜式防空導彈 ,於1997年起進入英軍服役。 其名稱中的HVM意為高速導彈(英語: High Velocity Missile ,當導彈發射之後,其二級火箭的彈頭會加速到超過4 馬赫 [4] [3] 的驚人速度,是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短程便攜式防空導彈 [5] ,其高速對突破敵機防禦系統及增加命中率有顯著效果;其彈頭更採取了子母彈形式,彈頭在接近目標後會分成三發,更令其命中率得以進一步提高。 2012年,廠商將其更名改稱 「力盾」 (英語: ForceShield ) [5] 。 概述 [ 編輯] 在英國 達特穆爾 的訓練,3枚飛彈已經有1枚被發射.

  7. 前衛便攜式防空導彈 (前衛、QianWei、Vanguard)是 中國人民解放軍 的一種面對空導彈可以單兵肩射也可以裝於載具和船艦部分技術來自蘇聯 SA-18防空導彈 由瀋陽119廠重新設計而成在70年代 紅纓 系列防空導彈成功後瀋陽119廠瀋陽航天新樂有限責任公司) [1] 加緊研製的新一代小型防空導彈以對抗美製的 刺針導彈 ,採用 銦 金屬的光電制導裝置,1994年 法恩堡航空展 上正式發表,命名為前衛防空導彈 [2] 。 2005年後隨着前衛-2型量產其攔截 巡航導彈 的功能被廣為週知,彌補了野戰防空中導彈防禦的空白,也引起諸多預算較少的國家興趣。

  8. S-300仿真充氣式假目標. S-300 (俄語: С-300 , 北約命名 SA-10「轟鳴」 (英語: Grumble ) 蘇聯 國土防空軍 第三代 地對空飛彈 系統,用於從超低空到高空、近距離到超遠程的全空域,以抗擊密集多目標空襲。 該系統在後蘇聯衝突、敘利亞、俄烏戰爭中多次參與防空實戰 [1] ,而其中除了雙方一般的戰鬥損失,此套系統也曾有挪用來對地攻擊之紀錄。 [2] [3] [4] 研製過程 [ 編輯] 六十年代後期,蘇聯國土防空作戰面臨抗擊敵人高空 超音速 突破到低空超低空超音速突破、巡弋飛彈攻擊的轉變。 為此要求地對空飛彈系統具有全空域作戰能力、更好的機動性以提高生存能力與隱蔽性、更強的電子對抗能力。 為此蘇聯政府於1967年批准開始新一代地對空飛彈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