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3日 · 英文能力已是企業選才的標準之一,多益測驗(TOEIC)是以職場為考核目標的英語能力測驗,只要花 1600 元台幣(報名費用),就能獲得通行 150 個國家,超過 1 萬 4000 家的企業、學校或政府機構認可的證照。 很多人都聽過多益測驗(TOEIC),不只各大專院校將多益測驗作為畢業門檻,企業也紛紛採納多益證書。 但益真的那麼重要嗎? 是不是每一位工作者都應該考多益測驗? 企業認證的多益效期又是多久? 《經理人》整理關於多益測驗(TOEIC)的 11 個常見問題,幫你一次認識多益測驗(TOEIC),釐清自己在台灣考生中的英語程度、考試準備方向: Q1:多益測驗(TOEIC)的內容?
2019年1月11日 · 區分階級考核 不同階級自然要有不同的工作績效考核項目! 在我過去服務過或輔導過的公司中,經常看到只有一種考核表格,連一般的職員工都有領導統御的考核項目,甚至將所有員工不分階級地來做最後考核績等評定。 考核區分須視公司規模及組織架構而定 ,但至少要有主管和非主管二種考核表格,再依照組織架構來區分各級人員,分別依公司的績等比例核定,例如一般非管理職的員工、課級主管、部級或理級主管等。 2. 考核項目不要太多 不管是哪種階級的考核項目都不要太多,以我的經驗,4、5 項為宜,太少則涵蓋面不夠,我看過有 8 種考核項目的公司。
2021年1月8日 · 評分量表可以分為 3 個部分:定義、評分等級、面談問題集,假設現在需要應徵一位「主動積極」的業務,那就可以先制定出「主動積極」的評分量表;並且,先確認定義是不是與該職務所「特別需要」的工作職能相符;接著,藉由面談問題集對求職者以客觀的
2015年5月29日 · 如果仔細分析一個人在某一領域的學習成長過程,則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所反映出來的能力高低,大致可以分為五個等級,我分別稱之為: 不會、會、熟、精、通。 從「不會」到「會」,只能勉強及格 當我們接觸到一件新的事物時,因為沒有人是天生就會的,所以必定是從「不會」的階段開始。 透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基本的方法與步驟,於是學「會」了這件事。 「會」的標準其實不高,只要一件事情做得出來就算是「會」,但可能要花太多時間而沒有效率,且做出來的品質也可能只有六十分低空飛過,勉強及格。 很多事物我們經常只學到這個階段,如果這是生活中休閒娛樂方面的技能,自然也足夠了;但如果是工作上的能力,由於企業競爭講求的是優劣高下之分,並非及格就好,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社會裡,比別人差一分就居於劣勢。
2018年10月19日 · (本文出自《經理人月刊》2018 年 9 月號,封面故事:老莊教你的 19 堂修練課) 大部分的企業,每半年會執行一次績效考核,可能由主管直接打分數,或是要員工自我評量。考核的目的是希望員工,檢視自己的工作方法,了解還有哪裡需要改進。 然而,做「好」工作的標準是什麼?
2018年8月2日 · 8 月,大多數公司此時都已完成年中的績效面談。由主管與部屬針對上半年的績效進行回顧,如果績效超前,可能會拉高全年度目標;落後的話,也可能下修年度目標。 照理說,績效面談是主管與員工正式的溝通管道之一,通常會在此時評估、回饋員工的表現,員工也可以反映工作上遇到的困難,和 ...
2017年5月24日 · 一般情況下,員工只要每年考績符合標準,大多都能獲得職等級的晉升,而職等級的規定每家公司不同,大致上,職等級就等於是晉升的階梯,階梯愈多,要爬到頂的時間就愈久,也愈辛苦,所以看看公司職等級的規定,就可以知道在晉升的這條路上,會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