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有機過氧化物 (英文: Organic peroxide)是含有 過氧鏈 (-O-O-)的一類 有機化合物,通式為R-O-O-R'。 R與R'都為氫時得到 過氧化氫 (H 2 O 2),有一個為氫時得到 氫過氧化物 (H-O-O-R)。 過酸 、 過酸酯 與 過氧化醚 分別是 羧酸 、羧酸 酯 與 醚 的衍生物,也屬於有機過氧化物的範疇。 綜述. [編輯] 很多有機化合物(尤其是 醚 類)在儲存時都會發生自動氧化,生成有機過氧化物。 常見的有機過氧化物包括: 乙醚過氧化物 、 四氫呋喃 過氧化物、 乙二醇二甲醚 過氧化物、 過氧化苯甲醯 、 過氧化甲乙酮 、 三過氧化三丙酮 、 過氧乙醯硝酸酯 、 雙環氧乙烷 類、 過氧乙酸,以及 異丙苯法 中涉及的氫過氧化 異丙苯 等等。

  2. 基本介紹. 中文名:有機過氧化物. 英文名:Organic peroxide. 化學式:R-O-O-R' 危險性描述:易燃易爆性、擴散性、腐蝕性和毒害性. 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分類,用途,乙烯基化合物聚合,聚烯烴,聚酯的固化,交聯,措施, 絕大多數的有機過氧化物為無色到淡黃色的液體, 或者為白色粉末狀態到結晶狀態的固體。 一般具有弱酸性, 多數不溶於水,易溶於鄰苯二甲酸和二甲酯等有機溶劑,是一類不穩定的易燃易爆化合物。 化學性質. 有機過氧化物中的過氧官能團的結構特徵決定了過氧化物具有如下化學性質: (1)具有強烈的氧化作用。 (2)具有自然分解性質,在40℃以上,大部分過氧化物活性氧降低。 (3)酸、鹼性物質可促進分解。

  3. 過氧化物是指含有過氧基-O-O-的化合物。可看成過氧化氫的衍生物,分子中含有過氧離子是其特徵。過氧化物分為無機過氧化物和有機過氧化物。過氧化物在紡織業,... 過氧化物酶 過氧化物酶是由微生物或植物所產生的一類氧化還原酶,它們能催化很多反應。

  4. 2014年1月16日 · 危險化學品 經營中常見有機過氧化物品種有:過氧乙酸過氧化甲乙酮(催化劑M樹脂接觸劑)、過氧化苯甲酰等。 有機過氧化物的危險特性如下。

  5. 由於在聯合國定期召開之專家會議中,認為有機過氧化物的危 害不僅只是因為其氧化特性,其火災危害比易燃特性更為重要,故 決議將有機過氧化物之圖式符號由圓圈上一團火焰更換成火焰,顏

  6. 過氧化物,指一類含有 過氧基 -O-O-的 化合物 [1],具有強 氧化性,又可分為 有機過氧化物 與 無機 過氧化物。. 在包含過氧基的化合物中,每個氧原子的氧化數為-1。. 1798年德國科學家 亞歷山大·馮·洪堡 (Alexander von Humboldt)即製造出 過氧化鋇。. 1818年 ...

  7. 有機過氧化物有多種合成方法,包括: 過氧化氫 與 羧酸 反應,過氧鏈轉移,生成 過酸; 格氏試劑 氧化水解,生成 過酸; 二烯烴 發生光化學氧化,生成過氧化物; 烯烴 發生 羥汞化 的產物與另一個氫過氧化物反應,生成過氧化物; 鹵代烴 與過氧化氫反應,生成過酸。 除爆炸性分解外,有機過氧化物可發生的反應有: 被 氫化鋁鋰 或 亞磷酸酯 還原為兩個 醇; 鹼催化下過氧鍵斷裂,發生 科恩布盧姆-德拉馬里重排反應 (Kornblum-DeLaMare)生成一個 酮 和一個 醇。 參見. 二硫化物. 過酸 、 過酸酯. 臭氧化物. 參考資料. Edit in Wikipedia Revision history Read in Wikipedia.

  8. 有机过氧化物有多种合成方法,包括: 过氧化氢 与 羧酸 反应,过氧链转移,生成 过酸; 格氏试剂 氧化水解,生成 过酸; 二烯烃 发生光化学氧化,生成过氧化物; 烯烃 发生 羟汞化 的产物与另一个氢过氧化物反应,生成过氧化物; 卤代烃 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过酸。 除爆炸性分解外,有机过氧化物可发生的反应有: 被 氢化铝锂 或 亚磷酸酯 还原为两个 醇; 碱催化下过氧键断裂,发生 科恩布卢姆-德拉马里重排反应 (Kornblum-DeLaMare)生成一个 酮 和一个 醇。 参见. 二硫化物. 过酸 、 过酸酯. 臭氧化物. 参考资料. ^ 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 《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上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421-422。

  9. 過氧化物有機和無機. 過氧化物的特徵化學結構是存在兩個通過單個共價鍵連接在一起的氧分子(過氧化合物)。. 這種結構本質上是不穩定的。. 過氧化物很容易分解成高活性自由基。. 帶負電荷的過氧化物離子可作為許多化學反應的引髮劑。. 這種反應性是 ...

  10. 有機過氧化物中的過氧官能團的結構特徵決定了過氧化物具有如下化學性質:(1)具有強烈的氧化作用。(2)具有自然分解性質,在40 以上,大部分過氧化物活性氧降低。(3)酸、鹼性物質可促進分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