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24日 · 2007年史坦曼罹患存活率不佳的胰腺癌後以身試藥應用樹突細胞治療自己的癌症延長了預期存活的壽命開啟細胞療法的希望在他過世後3天被宣布獲得諾貝爾生醫獎

  2. 2020年12月22日 · 14年前確診乳癌,兩個腫瘤加上淋巴轉移,讓長年照顧癌末病人的趙可式成為癌友。 化療後身體暫時恢復,但癌細胞從未遠離,去年9月,她多處骨頭疼痛,檢查發現癌症骨轉移,而且已到第四期。

  3. 2023年3月22日 · 林彥廷. 設計. 黃禹禛. 共同採訪/楊惠君、方德琳、黃浩珉;核稿/楊惠君;責任編輯/張詩芸. 醫療. 科學. 科技. 藥物. 細胞治療被視為癌症與重症的新希望,但細胞治療發展多時,由最早的骨髓移植、臍帶血移植,到近期癌症治療、膝蓋軟骨修補,都算細胞治療的一種。 《報導者》採訪免疫學教授、臨床醫師,解釋並梳理細胞療法的發展,更解答多項關鍵問題:目前坊間最火紅的NK、CIK、DC等癌症細胞治療有用嗎? CAR-T、iPSC是什麼?

  4. 2018年12月11日 · 12年前她確診乳癌治療過程什麼都經歷」,她只覺得無數個感恩往後不需再用同理心技巧就能與病人感同身受。 缺病床:臨終前1年,僅25%病患接受安寧療護

    • 張健昌(80歲、偏鄉服務18年): 「若我不是基督徒就打包回去了。」
    • 朱家祥(59歲、偏鄉服務23年):「我覺得,我對花蓮有責任。」
    • 王以帆(36歲、偏鄉服務4年):「我年輕,還是要回到大醫院磨練。」
    • 洪梓策(33歲、偏鄉服務4年):「工作有發展,也能享受生活,就能留下來。」

    張健昌就讀高雄醫學院(現改制為高雄醫學大學)時偶然接觸基督教,成為虔誠基督徒後,他在心中跟隨上帝的召喚,去到資源最缺乏的地方服務,協助屏東的宣教士看診,每週3次風塵僕僕地下到恆春支援。1967年由一群芬蘭宣教士所建立的診所──恆春基督教醫院的前身,即是借用張健昌的醫師證書登記開業。 「台北的醫師,到花蓮很遠,去美國很近。」1955年在花蓮創設基督教門諾會醫院的美籍傳教士醫師薄柔纜(Dr. Roland P. Brown)的感嘆,曾召回旅美的神經外科名醫黃勝雄返台到花蓮接棒。 多年之後,張健昌也是歸鄉的候鳥醫師。高醫畢業後擔心在專業上無法持續進步而成為庸醫,他以首位外國人的身分申請上美國芝加哥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醫學院,完成兒科及新生兒科訓練,1960年代...

    星期一清晨2點,花蓮慈濟醫院小兒部兒童社區醫療科主任朱家祥的BB Call聲響,醫院通知,急診送來一名腸套疊的病童,他趕緊換了衣服往醫院衝,又一個無眠的夜。 59歲、早已升上主任,若待在西部大醫院早該遠離「夜班」生涯,但在全台面積最大、全縣5家醫院僅約20名兒科主治醫師的花蓮,朱家祥回想著跑完急診,隔天仍是白天門診再加晚上急診一線班,「blue monday」的日子,23年如一日。朱家祥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卻在佛教慈濟醫院服務,宗教雖是他留下來的重要力量,讓他疲倦的時候心靈有所支撐,但長年累積的在地認同情感,才是他離不開花蓮的羈絆。 「1996年,小兒消化科醫師證書,我是43號,前面42人全都在西部,」朱家祥笑說,「如果把台灣切一半,東部全歸我管。」一句話道出了花東地區兒童醫療的貧瘠。 198...

    公費生下鄉,一直被衛福部視為貧血的偏鄉醫療人力「特效藥」,對許多公費生而言,卻是無奈的勞役。然而從小在桃園長大、老家在台東延平鄉的王以帆,從選擇公費生那天起,就決定到偏鄉服務,沒有掙扎也沒有猶豫。 身上的布農族血液,讓王以帆渴望回到山裡去。在台北新光醫院結束小兒科住院醫師訓練後,他選擇到故鄉台東的太麻里鄉衛生所服務。懷著理想而來,但初期卻也碰到各種不盡如人意的問題──過去在醫院診間看病相對單純,醫師只需看病、開藥,但在衛生所的醫師,公衛、衛教卻遠比治療重要,例如當碰到不願意按時帶孩子打疫苗的父母,必須苦口婆心、經過數次長時間說服,與都會區有很大差異 ,常令他感到頭痛。 另外,有的患者來到衛生所看醫師,卻會質疑公家單位為何還要收費,王以帆也不厭其煩解釋,在衛生所一樣必須依照健保規範,該由患者自...

    在帶著道德光環的年長醫師與來來去去的支援醫師中,恆基小兒科主任洪梓策是異數。來恆基任職邁入第四年,他幾乎是30歲一輩留任最久的年輕醫師,而且並非因為公費義務,是自願來此任職。 且與大多數來偏鄉支援的醫師多抱著「安全下莊」心態不同,洪梓策把在此服務當作自己的事業經營,即便曾自掏腰包10幾萬元,替醫療器材不足的醫院添購新生兒甦醒急救器(Neopuff)及氣泡式正壓呼吸輔助系統(Bubble CPAP),或對外募款購買無法回收成本的新生兒聽力篩檢儀器,卻並不覺得是抱著多麼偉大的情操在「做功德」,而是為了工作上的安心感。 「因為地方常出聲音,中央就會以各式各樣資源支援,但支援永遠只是補充,真正主力還是醫院本身的能力,只是現實條件反而使得很多運作把支援當成主力。由於 (支援的醫師)是輪替的,永遠沒辦法...

  5. 58歲的江盛,是醫師作家侯文詠的北醫同學、曾是醫學中心主任級的大醫師,坐鎮診間時,病人總會恭恭敬敬說聲:「拜託了! 」但為了推動安樂死,大醫師反過來要向路人低聲「拜託! 」蓄著似「妹妹頭」的灰白長髮,少了白袍「加持」,有些路人甚至當他是騙子,還得立即掏出名片讓人「驗明正身」。 名醫上街照吃排頭,路人轉過身、撇過頭,避免眼神與他交會的尷尬狼狽,經常發生。 偶爾也能得到些許熱情回應,有人向他訴說自己照顧過好幾個末期病患的經歷,因為感同身受,爽快簽下連署書,便令他開心;三不五時還有「額外回饋」,菜販除了連署書,也讓江盛一起帶走一把蘆筍、一片冬瓜。 故鄉在嘉義的江盛,2年前因照顧年邁父母重回故里,「拉業績」也會就近到友人開設的牙醫診所、彩券行等,留下空白的連署書,他笑稱是找「樁腳」。

  6. 嚴苔是紅斑性狼瘡及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所有的關節已經腫脹變形,從教室到隔壁的廁所,對她來說是漫漫長路。 她看著捲曲如麻花的手指取笑自己:「之前醫生叫我反摺,但我沒照做,現在已經來不及了。 雖然行走困難,嚴苔還是每周從永和家中搭捷運、換公車,來到位於台北市郊半山腰上的北投社區大學,參加老人陪伴團體「向日葵陪伴生活坊」。 過去,她總是勉勵自己爬上山坡,但因為病情無法曬太陽,否則關節會極度腫痛,所以只好搭接駁公車上山。 有人勸她可以領殘障手冊,她又嬌滴滴地說:「我、才、不、要。 」她還希望自己能更有用,問她想不想當向日葵陪伴生活坊的志工,她說,「想啊」,但馬上就笑笑地低下頭:「我還是把自己顧好就好了。 嚴苔和向日葵陪伴生活坊的創辦人溫淑玲,是30多年前在合唱團認識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