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2日 · 萬紹安 翁乾晃 SNG 報導 / 台北市. 今 (12)日內閣人事公布第二波,一早準閣揆卓榮公布,包括內政、交通、法務、教育和文化部長。. 卓榮強調 ...

  2. 2021年3月22日 · 宜庭 採訪/撰稿 羅哲超 攝影/剪輯 / 台南市. 全台灣、有超過1萬2千座寺廟,廟宇、不只是信徒的信仰中心,更是記載傳統工藝的美麗殿堂! 像是屋脊上的人物、龍鳳,呈現出剪黏之美,廟體則能展現石雕、木雕之作,而門神的彩繪,也是一大學問。 隨著時代演進,現在許多廟宇整修時,除了仰賴專業藝師,也導入了科學修護,透過各項檢測和儀器,能更完整地保存這些古蹟文物。 寺廟工藝的保存,面臨何種傳難題? 傳統與科學又如何相輔相成? 繼續是採訪團隊的深入報導。 陳三火剪黏藝師說:「可能我命中要吃剪黏這行飯,初中二年級的暑假,跟著我爸爸去關帝廟那邊玩,看我師公他們在那邊在剪玻璃,小孩子覺得好玩,就工具拿起來跟他們在那邊玩,玩了三天之後,就玩出我的興趣」。

  3. 2019年9月10日 ·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九二一大地震滿20年系列報導今 (10)日繼續帶您來看台北縣新莊「博士的家」! 當時大樓倒塌,45條人命就此葬送,參與救災的救難人員,說到當時的景象、仍舊哽咽難以忘懷! 而天災映照出人禍,住戶耗時三年對抗偷工減料的惡劣建商,其中受災戶國民,則帶領大家,一步步把家園蓋回來。 「博士的家」是九二一災後、第一個重建完成的住宅大樓。 走過20年,他們現在好嗎? 1999年9月21日,九二一大地震天搖地動,當年原台北縣新莊市「博士的家」社區也傳出倒塌意外,地基連根拔起、怵目驚心! 家毀了、親人沒了,罹難者家屬椎心刺骨、崩潰痛哭! 博士的家受災戶:「 (丈夫跟兒子)都沒有了,我昨天進去現場也沒有了。 博士的家受災戶:「人家那個舊房子不倒,新房子為什麼,憑什麼會倒啊?

  4. 2021年12月17日 · 在豔陽下飛簷走壁,替廟宇屋頂的牌頭人物描上細邊,他是人稱火獅的剪黏藝師,73歲的陳三火。 剪黏藝師陳三火說:「早期的剪黏,是用家裡面的碗跟杯子,剪成四角形圓形,像是黏馬賽克這樣貼滿而已。 到了1950年代,台灣的廟正鼎盛材料缺乏,導致我們一些業者,就用玻璃的。 到了1980年代,生意人開發淋燙的方式淋燙模型,就買一尊一尊來裝,那時候就是我們的夕陽工業了。 這裡是他剛修復完成的寺廟,台南新營真武殿。 不過,您知道嗎? 其實屋頂上這些裝飾藝術,包括歷史典故人物和龍鳳等等,都是他用花瓶和陶瓷碗,敲破、修剪製作而成。 記者宜庭說:「剪黏是一門鑲嵌技藝,大多施作在屋簷上,襯托出廟宇的非凡氣勢。 像是台南新營的真武殿,這上頭就使用了上百個花瓶,以及將近三萬個陶瓷碗,將屋簷修復完成。

  5. 2021年5月10日 · 硝煙四起 搶救森林戰役 |山火啟示錄|華視新聞雜誌. 婉婷 陳沿佐 採訪/撰稿 盧松佑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台灣遭逢56年來、最嚴重的乾旱,而旱象、不僅衝擊水情,更導致山林大火頻傳,今年到4月底,總計發生42起、國有林地火災,帶您來看一個數據,起火原因98.1%是人為因素,例如亂丟菸蒂、焚燒不慎、蓄意縱火等因素造成,只有1.9%是因為自然現象的雷擊引發火源! 而搶救林火耗時耗力、花費更驚人,光是空勤總隊就出動128架次,以1小時、20萬元來估算,救災成本,超過6400萬元。 其中,4月12日,發生在魚池國中後方,埔里73林班的山林火災,猛烈的火勢、距離校園,只有一牆之隔,由於情況危急、學校還破天荒停課一天。

  6. 2019年3月1日 · 民進黨主席卓榮晚間在臉書PO文,還放了一張照片,說他專程去探望扁媽,總統結束台南行程後,正好能一同前往,總統直誇92歲的扁媽身體康健、精神愉快,扁媽也很清楚明年很重要,更數度為總統加油!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上一則 柯文哲228"一日雙城" 今拜會陳水扁. 下一則 拚2020? 柯文哲會阿扁 蔡英文探扁媽. 慎 陳水扁 柯文哲 卓榮 探訪扁媽 蔡英文. 延伸閱讀. 反制中國「一國兩制台灣方案 」 總統召開國安會議. 韓國瑜宣布不選總統 「把4年任期做滿」 宗教自由論壇開幕 美宗教大使出席. 2020大選 周奕成:蔡英文不能換. 【午間搶先報】專竊挑'RAV4''! 竊車集團橫行高雄. 對抗專制政權! 蔡英文:力挺宗教自由. 高雄5億訂單是中共黨營企業? 陳吉仲:大家認定.

  7. 2021年12月30日 · 盈萱在二〇一六年是當時政治大學志工隊的隊長,服務內容是到北當地的學校,按照當地的生活經驗設計活動與課程教導學生華文。 比方說她發現當地的小孩很喜歡踢球,但卻沒有包紮傷口的知識,那麼就能針對這一點去設計課程,並在互動中與學生們練習中文。 但後來她覺得這樣的短期志工行動雖能為當地帶來些微的改變,但無法真正幫助到當地的居民,盈萱說:「這次來的十個人跟下一批來的人都是不一樣的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服務經驗無法完全傳和累積的。 」於是她開始思考究竟該做什麼才能帶來長期的改變。 後來於二〇一七到二〇一八年間,盈萱與幾個當初同為志工團的人組織了團隊,自發性的蒐集當地的資料,做田野調查,去理解在地人對於歷史,教育以及文化的看法。

  1. 相關搜尋

    李承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