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7月12日 ·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今(4)日 痛批衛生福利部對此問題提出的政策,她指出,政府每年編列20多億元預算做「連動給付」,但護理人員根本沒有拿到,錢進了醫院口袋後就不知道被花到哪裡 。 受林淑芬邀請備詢的臺灣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盧孳豔說明針對護病比問題衛生福利部端出的連動給付政策規定只要醫院護病比達到評鑑設定的標準就增加健保給付的比率但是衛生福利部報告時提到每年二十多億連動給付增加金額對於改善護病比問題的成效幾乎是零」, 政府發出去的錢事實上都沒有花在護理人員身上,反而成了醫院自由運用的私房錢 。 她表示, 衛生福利部訂可以增加給付的護病比標準是一比九,但一比九其實只是是對病人最低限度的保障,衛福部卻規定醫院只要達到一比九就增加給付率,在她們看來只是亂撒錢的政策 。

  2. 2017年8月4日 · 在澳洲擔任護士的作者直到來到澳洲才發現護理師是被最了解病人情況而要被醫師諮詢的專業人士」,而不是像台灣人眼中被呼來喚去受氣的病院服務生」。 而專業被踐踏也讓台灣長期陷入護理師荒當中但護理師也是人啊如果未來台灣人還想要接受專業的照顧就請尊重醫療專業吧! (責任編輯:林芮緹) 圖片來源: PIXABAY. 文/ 二花小姐. 在澳洲工作後我發現,澳洲和台灣最根本的不同,在於對護理專業的認知,台灣很多人誤以為醫療和護理是「服務業」, 也的確有很多人用服務業的標準要求醫護人員,只因為我們deal with 的對象是「人」。 但服務業要讓客人滿意的最高指導原則跟護理職責和倫理卻是絕對相衝突的! 如果走進醫院的病患都是等待被服務的客人,搞什麼鬼打針這麼痛? 復健好辛苦還逼他做?

    • 「N Off D」是我們的一大噩夢
    • 「On Call」讓我們動彈不得,連跟男友約會都難
    • 「賣假」制度,廉價賣掉我們的生活
    • 器械鉅額賠償,全讓護理人員承擔
    • 用「幽靈人力」應付評鑑制度
    • 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
    • 結論:崩壞的白衣天使,關係著你我的生命安全

    目前在某間軍系醫院服務的 Katrina(化名),採訪當天剛下大夜班,結束一整夜的照護工作。 在醫院控制人力成本的情況下,每逢夜班人力必定縮減,一個人得照護 13 床病患,對她們而言已經是見怪不怪,而這個數字,遠遠超過總統馬英九宣示的「每位護士照護 7 床」的護病比。 日夜顛倒的夜班生活,對於習慣夜班時差、且包下一整個月大夜班的 Katrina 而言,並沒有造成太大困擾。因為若是按照正常輪班,就有可能面臨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等不同班種通通擠在一整個月的班表上,這也是護理界俗稱的「花花班」。 「有的時候,一個禮拜同時出現三種不同的班別也是常有的事,與其不停的調時差,還不如直接包下夜班來的輕鬆」,Katrina 感嘆道。 護理人員的「花花班」實例:一周內出現小夜班、白班等班別,且無時無刻得加班 ...

    遇缺不補的醫療單位,為了彈性運(ㄧㄚ)用(ㄓㄚˋ)人力資源,因此衍伸出萬惡的「On Call」(待命)制度。 「只要碰到 On Call ,你就必須認命,待在家裡哪都不能去,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接到醫院的電話。」在醫學中心手術室擔任刷手護理師的 Diana(化名)說,「先前還曾經半夜 2 點接到醫院要把我 Call 回去支援,你也不能說什麼,只能摸摸鼻子徹夜回去上班。」 但是,被醫院限制住人身自由的待命制度,醫院卻從來不將它視為工時的一環。「On Call 在他們眼中,有被 Call 是理所當然,沒被 Call 就算你幸運賺到一天假,所以我們累積下來的休假,常常就被這樣 On 掉。」Katrina 說,「有的時候男朋友也會以為 On Call 就等同休假,還會質問你為什麼不跟他出門。」

    《勞基法》規定周休二日,讓班表擁擠的護理師們總會累積不少休假時數,但真正能如願以償休假的護理師卻是少之又少,於是各大醫院便發明了一種媲美無薪假、可得諾貝爾獎的新制度:「賣假」。 「每到月底,我們累積整個月的休假時數就會自動歸零。」Katrina 說,「積下來的假,就算想休,醫院也不一定會讓你休,阿長(護理長)這時候就會慫恿你把假賣掉,我們也只能乖乖讓他們『用錢買走』我們應有的假期。」 護理師超時工作,但累積的休假時數往往到了月底都會「歸零」 (圖片來源:臺大醫院) 至於「賣假」的方式,各大醫院則是不同調,部分比較佛心的醫學中心會按積欠的休假時數多寡,乘以不同的倍率,但也有醫院把這些護理師們當成「打工仔」,積欠的假期就用「基本時薪」乘以 1 天 8 小時工時「廉價賣掉」,很多護理人員對此根本敢...

    秉持著「南丁格爾誓詞」,護理師必須全神貫注在每一顆藥、每一份數據、每一個器材上,但在台灣高壓過勞的惡劣工作環境下,失誤機率也隨之增加,精密昂貴的器械甚至會因此損壞、遺失,然而,這時承擔這些「工具」責任的,不是醫院,往往還是那些基層醫護人員。 剛入行的 Fiona(化名)就指出,手術室的器械精密複雜,不僅清潔的方式完全不同,交班時點交器械更是要全神貫注。「之前就曾因為搞丟器械賠過幾千塊,但我有聽過同事賠到好幾萬的,一賠就是好幾個月的薪水」,她說。 入行超過 4 年的 Diana 也說,很多昂貴器械損壞後,因沒有保險,常常一賠就要好幾十萬,但護理長不願向上通報,只能讓這些基層護理人員承擔這樣昂貴的器械賠償。「該由誰賠償、分擔的比例,常常都是阿長說了算,醫院也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我們每次也只能摸摸...

    「評鑑時,我覺得我們好像在演了一齣戲,戲散了,人也走了,一切就回到原狀,沒什麼改變。」Fiona 說 每逢評鑑,各大醫院幾乎各出奇招,最常見的便是要求平常沒被視為流動人力的護理長、副護理長等高層,在那幾天通通「下海」當人力支援,好讓「護病比」數字好看一些,部分醫院還會招募短期「約聘人力」應付評鑑。但到了評鑑結束後,這些「幽靈人力」便通通消失,呈現在評鑑報告上的數字猶如夢一場,因為那些亮眼的數字背後,依舊是無止盡的壓榨、剝削。 虛假的評鑑制度,也逼得這些平常已經喘不過氣的護理師,還得利用假日進修、準備升等,「經歷一整周 6 點起床的白班生活,不時還會加班到晚上 8、9 點,難得的假期卻又得上課準備升等,這樣的疲勞轟炸,誰還待得下去?」Fiona 忿恨不平說道。

    「每次聽到『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這句話,我都想翻桌」,在病房服務多年的 Katrina 一語道破了基層護理人員的心聲。「不管什麼大小事,病患總希望醫生能夠隨 Call 隨到,替他們解決疑難雜症,但醫生也有自己的看診時間,這時候衝突就發生了。」 Katrina 的一席話,也凸顯台灣的護理專業,在醫院唯利是圖、病患家屬漠視專業的運作下,已經淪為「護理服務業」:護理師除了各式各樣複雜的工作內容外,額外的照護工作,甚至小至打蟑螂、大至通馬桶之類的瑣碎雜事,也成為「服務鈴」的服務項目之一。久而久之,這些不斷累積的情緒負擔,也連帶影響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 護理人員除了承受本身的工作壓力,偶爾還得應付家屬的暴力相向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在醫院這幾年,看了這麼多荒腔走板的案例,我覺得健保會垮根本一點...

    儘管調查數據顯示,護理人員的數量與病患的死亡率有絕對相關,但多數醫療院所依舊將護理人力運用「最大化」,「N Off D」、「賣假」、「On Call」這些不合理的勞動要求,屢屢出現在每一位護理人員的班表當中。而諷刺的是,那些制定班表的上層(護理長、副護理長… 等),多數也曾是不合理勞動剝削下的「過來人」,如今卻是「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 基層護理師林美琪以「台灣護理師的黑暗期」為題投稿國際媒體 CNN,揭露國內血汗醫院真相。 (圖片來源:Nownews) 惡劣的環境,直接影響到的就是護理新血的「卻步」,根據統計,國內目前有 24 萬人領有護理師執照,實際執業的人數僅 14 萬 7 千人,執業率僅 59%,不少人轉而投向當紅的醫美診所,或是擔任空姐、幼教等對護理專業相對友善的職業,「遇缺不補,...

  3. 2016年6月28日 · 報橘. 【醫院生存指南醫護人員歡迎參考別抱怨醫護人員沒有工會其實你可以加入這些團體… 黃佳玉 2016-06-28. 編註:治療師權益促進小組為今年初,因電視節目醫師好辣爭議後成立,已於內文新增修改。 隨著華航罷工,醫護人員也開始吐露自己血汗工作環境。 其實目前在台灣關於醫護人員的團體也有不少以下讓我們來看看如果醫護人員遇到血汗問題或是對於自己的處境憤憤不平想要來籌劃罷工可以加入哪些團體吧! 如果你是醫生,可以關注… 【醫勞盟】全名: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 醫勞盟的全名是「 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 」,他們是一群來自台灣各醫療院所的醫師、護理師、護士、醫學生、及其他醫療從業人員,同時在2012年成立為立案的社團組織。

  4. 2016年9月9日 · 【更新】這篇文章是奕含在去年 1 月時寫下的,今年 2 月她剛出版《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出版後,更多人認識了這位 26 歲的才女。她的文筆讓人驚艷,但同時那份細膩和早慧的滄桑痕跡也讓人不捨——這是用什麼樣的痛苦才能淬煉出的文字?

  5. 2017年5月16日 · 14 年前的今天,一位初出茅蘆的年輕醫師,在照護 SARS 病人的期間,不幸染病殉職,成為 SARS 疫情中,第一位殉職的醫師。 在這場與傳染病戰爭的過程中不只是醫師包含護理師醫院清潔環保員消防隊救護隊員醫檢師病房書記人員共有 11 人殉職。 他們的名字,當被我們記住。 在我們這輩醫師,剛進醫學院的時候,正好是 SARS 結束後的幾年,很多人都會讀過卡羅歐巴尼醫師的傳記。 卡羅.歐巴尼醫師是最早發現 SARS 病毒,並立即透過世界衛生組織向全球發出警訊的醫師,透過他的努力,成功有效防堵疫情擴散。 後來他持續奮不顧身在第一線救治病人,還是遭受感染,2003 年 3 月 29 日在曼谷過世,享年 47 歲。

  6. 2015年5月14日 · 吳凱莉 2015-05-14. 醫師過勞,五大皆空,已是台灣醫療環境之窘境,該怎麼解決? 現在醫聯會開始從推動「住院醫師降低工時」開始做起。 衛福部自今年起,要將住院醫師每周工時不得超過88小時納入醫院評鑑的必要條件。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蘇清泉表示,聯合會的目標是在二到三年內,再降到每周66小時,並由專科護理師補足人力缺口,夜間可在主治醫師的指導下,從事部分醫療行為。 (節錄自 聯合報 2015.5.4) 此舉,卻也引發醫界人士大戰,有資深醫師強烈反對認為怕累怕苦就別當醫生,反對者卻認為這些大老不食人間煙火。 國泰醫院院長李發焜認為,住院醫師時期的磨練,讓他學會忍受力、耐力,對未來看診、處事態度都很有幫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