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8日 · 林郁婷說,細看全台灣北、中、南部的學童飲食習慣,會發現問題差異大,因應之道也大不相同。 北部學童吃加工油炸比例最高、學童過瘦比例最高、蔬菜量最低,建議應選擇天然食物及優質蛋白質,吃足夠的蔬菜量;中部學童吃蔬菜比例最低、喝水不足6杯比例最高,建議要增加運動時間,養成習慣喝白開水;南部學童過重肥胖比例最高、喝飲料比例最高、全穀蔬菜量比例最低、排便型態正常比例最低,建議要多攝取全榖及蔬果、少喝含糖飲料、少吃油炸食物、減少外食頻率。 三大「秘」訣 改善孩子腸道健康 家庭、校園都對孩子的飲食習慣具有關鍵影響力,孩子學得會卻可能沒有人教。 基金會投入校園食育計畫5年,發現學童懂得辨認食物優劣,也願意選擇「健康而放棄部分口味」。
2019年7月8日 · 日期:2019 年 7 月 8 日 作者: 林以璿. 35歲的郁婷兩年前經痛就醫檢查,確診為子宮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也就是所謂的「子宮肌腺症」,在醫師建議下服用新型口服黃體素,服藥8個月後,症狀大為改善而擅自停藥,也不再回診追蹤。. 沒想到3個月前 ...
2022年3月12日 · 蘇郁婷醫師表示,輕微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只須控制血糖並定期追蹤,而黃斑部水腫、嚴重的非增殖性病變或增殖性病變,則須治療以改善症狀或防止病情惡化。 蘇郁婷醫師指出,針對眼睛治療可以進行周邊視網膜雷射,減少視網膜新生血管增生,此外,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則能消除黃斑部水腫並改善視力。 若增殖性病變合併玻璃體出血或牽引性 視網膜剝離 ,則需進行玻璃體切除手術。 清除玻璃體中的血塊或清除纖維組織使視網膜復位,以期改善視力。 蘇郁婷醫師提醒,初期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能毫無症狀,等到有症狀來醫院求診時,都已經有很嚴重的視網膜病變,「為避免錯失早期控制的黃金時機,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半年定期接受散瞳眼底檢查,若出現視網膜病變,可以及早治療、降低視力喪失的機會。 」 文/李祉函 延伸閱讀
2018年11月8日 · 不是做完健檢就沒事了,告訴你接下來該做些什麼. 日期:2018 年 11 月 8 日 作者: 林以璿. 近年來,定期健康檢查的觀念愈來愈普及,目前政府也針對成人提供了多種免費的健檢項目,如四癌篩檢以及40歲以上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等;而且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規定 ...
2021年1月31日 · 日期:2021 年 1 月 31 日 作者: 元氣網. 現年 70 歲的亞東醫院院長林芳郁,思考相當靈活,談話邏輯清晰,養身有成,帶領醫院不斷前進。. 林芳郁說,「大腿是人類第二個心臟」,因此他每周會到學校、公園或河堤散步、健走,藉由規律的運動,讓大腿 ...
2020年9月2日 · 細胞療法是眾所期待的明日新星,不過不少專家指出,細胞療法未來的關鍵或許不在「細胞」!幹細胞分泌的「外泌體」,應用空間有望更大。 美國羅格斯大學微生物暨分子遺傳學黃效民博士分析,幹細胞治療疾病、修復身體機能,可以分為3個層面(3R),分別是Replace、Repair以及Regenerate。
2021年9月4日 · 針對上面這些目前醫療能力有限的慢性病和癌症,怎麼在早期沒有症狀或者輕微的時候、在「亞健康」狀態及早介入,甚至更早在健康時可以做哪些來維持「健康的身心靈」,對自己跟社會整體都是有好處的。. 對自己來說:健康的身體可以讓我們能做我們想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