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2月6日 · Photo by Fred Kearney on Unsplash. "If you're afraid to fail, then you're probably going to fail." – Kobe Bryant。 美西時間 2020 年 1 月 26 日,Kobe 與 13 歲的寶貝女兒 Gianna 一同離開了我們。 奉獻給 NBA 與湖人隊的 20 年生涯中,他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回憶,更是一種對於夢想的努力執著。 Kobe Bryant柯比 · 布萊恩)25 句超勵志經典名言、金句! 他的成功,都來自於這些人生態度、想法! 一次看完 >>

  2. 2017年3月2日 · 一芳,其實是墨力國際餐飲集團創辦人梓凱的奶奶的名字。. 當食安疑慮衝擊台灣餐飲市場時,梓凱在構思「能不能做出一個完全MIT(台灣製造)、食材可溯源,喝了令人完全安心的飲料」時,腦海中浮現了童年時奶奶做的水果茶。. 考量到「當時 ...

  3. 2007年1月15日 · 收藏. 《引爆變革之心》(The Heart of Change)一書是學院與實務界合作的成果,本書作者科特(John P. Kotter)是知名的哈佛商學院教授,恩(Dan S. Cohen)則是博敦管理顧問公司(Braxton,前德勤管理顧問公司)的合夥人。. 恩與博敦管理顧問公司的團隊 ...

    • 愛賺錢
    • 簡單專注
    • 有紀律
    • 自信又堅持
    • 誠信正直
    • 儉樸無華
    • 討人喜歡
    • 對夥伴忠誠
    • 惜福感恩

    從童年開始,巴菲特就展現出對「賺錢」的天分和熱愛,10歲就展開打工事業:買來6罐包裝的可樂,拆開來賣賺取差價;撿拾回收高爾夫球,然後到球場兜售……。 到了15歲時,他已經靠送報賺進超過2000美元,並買了一塊40畝的農地出租給佃農。他在高中時的自我介紹詞是:「我是來自內布 拉斯加的華倫‧巴菲特,在中西部擁有一塊農地。」

    投資最常見的問題往往不是資訊不足,而是小道消息太多。巴菲特過濾雜訊的方法,就是專心。「不要去想市場在做什麼,只要想你知道的企業,專心在這家企業上,」他每次只選一種行業,培養相關專業知識,建立起自己的「能力圈」,唯有徹底了解一家公司的優缺點,才會做出買或不買的決定。 這也是巴菲特不願搬到世界金融中心紐約的原因。「在這裡可以思考,對市場的看法更透徹;你不會聽到許多傳言,只要做著專心看桌子前面的股票;你可以想很多事。」

    建立能力圈並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的用功和紀律。巴菲特每天早上8點半上班,下午5點半下班。一進辦公室,他會先打開電視,以靜音模式播放CNBC財經台,接著閱讀十數本各領域期刊和股票與債券通訊,廣泛涉獵市場情報。下午則看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旗下事業送來的各種月報、周報、日報,掌握各種業績變化。有空時,再看數百家他有興趣、但尚未購買公司的財報,以備不時之需。 日積月累之下,巴菲特甚至比投資標的公司內部人員更了解其企業本身,分辨哪些好公司的價值可能被低估,哪些又只是一時炒作,精準掌握市場變化,因而總能買進中意的目標。

    謹守能力圈範圍,「不買自己不了解的股票」,是巴菲特堅定不移的原則。2000年科技股狂飆時,他便以無法評估這些公司為由,完全沒有進行相關投資,不但引發各界質疑,導致波克夏股價大跌,連知名金融雜誌《霸榮周刊》(Barron's)都以「華倫,你怎麼了?」(What's wrong, Warren?)做為封面故事,批判他過於保守,甚至已經過時。 但巴菲特對於這些雜音完全不予理會,等到科技泡沫破裂,大家才發現完全沒有遭受損失的巴菲特是多麼睿智與有勇氣。只投資自己所知道的,帶領巴菲特避開群眾的盲從,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判斷。

    「誠信正直」是巴菲特畢生的行為準則,他也以此做為公司經營和用人的最高準則。「雇用員工要看3種特質:正直、聰明與活力。如果沒有第一種特質,其他兩種將會害慘你。」 1991年,波克夏旗下所羅門兄弟(Salomon Brothers)的交易員,違法冒用客戶名字投標美國國債,釀成重大醜聞,引發外界嚴重質疑該公司誠信,瀕臨破產。巴菲特臨危授命接下董事長,寫了一封公開信,要求將各種違反法律和道德的事情都上報給他,甚至為此留下自家電話。歷經10個月的整頓,巴菲特最終成功挽救了這家公司。

    巴菲特什麼都買得起,生活卻很儉樸。40年來都穿同款白襯衫、辦公室40年不換,開的車很普通,住的也是幾十年前買的普通房子,連《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董事長夫人造訪巴菲特家,也忍不住打趣說:「你只住得起這樣的房子嗎?」裡面唯一的「豪華」家具,是幾台四、五十吋銀幕的大電視。 出門時,巴菲特自己開車、自己提行李。女兒蘇珊(Susan Buffett)如此形容父親,「金錢只是他勝利的成績,他很少花什麼錢,車子與衣服都是用到破舊才換新的。」

    從小開始,巴菲特便很渴望博得他人好感,但青少年時卻曾為此困擾不已,甚至為了引人注意而到處惡作劇。後來,他接觸到人際關係大師卡內基(Dale Carnegie)的著作《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書中第一頁的一句話「假如你想採集蜂蜜,就不要踢翻蜂窩」讓他深受感動,並努力實踐,逐漸讓自己成為可親的人。 「要得到愛,唯一的方法是討人喜歡。……你給出去的愛愈多,得到的愛愈多,」巴菲特將這個過程形容為雪球:「如果你裹在正確的雪球裡,它一定會滾下去。……我的意思不只是指錢滾錢,也是指你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和你所結交的朋友。……你必須讓雪花願意黏在你身上。……你必須是那團濕雪,你最好邊走邊加上更多的雪,因為你不會再回到山頂,生命就是...

    巴菲特非常重視夥伴關係,對於合作愉快的夥伴,不僅給予最大的信任與授權,也不會因為短期的業績變化而加以責難,更不會輕易背棄或離開他們。波克夏沒有退休年齡限制,所屬各公司執行長的平均服務年資為23年,不曾有人離職轉任,而且除了一人為空降主管外,其餘全是內部晉升。 「如果你的經營模式就是一再將你所喜歡、欽佩、覺得有趣的同事拋棄,只是為了追求更高一點的數字,那麼成為有錢人又有什麼意義?我們喜歡更多錢,但不會為了錢而放棄一切,」巴菲特說。

    對於自己的成就,巴菲特向來歸因於社會體系給予他優厚的支持與回饋。「我的錢很多,代表我必須向社會做出許多回饋,」所以巴菲特不只會賺錢,也是非常慷慨的贈與者,除了為家人成立5個基金會,讓子女從事各自的慈善事業外,2006年更宣布將資產的85%(總值370億美元的股票)分20年捐給5家基金會,成為美國史上最鉅額的慈善捐款。

  4. 2015年4月5日 · 面對自稱「酷吏」的上司,蔡壁如歸納出了3個共事的心得: 第一是「相信」,相信自己、相信主管,也要讓自己值得主管相信;其次是為人正直誠信;第三是休戚與共,學會團隊合作與互相支援 。 文哲講話直白,蔡壁如也不相上下,直言不諱(一般人眼中的「白目」)的風格,如同「女版文哲」。 對她而言,說真話一點都不難,「我是來工作的,不是來交朋友的。 以空降之姿成為首都市長辦公室主任,蔡壁如認為這反而是好處,可以發揮「 鯰魚效應 」,因為「完全沒人認識,正好方便重新定義企業文化。

  5. 2012年3月27日 · 收藏. 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柯之琛,現在是台灣前三大外資券商交易室的負責人,然而25年前,他只是淡水工商觀光科畢業,連大學學歷都沒有、英文說不好的無名小卒。. 今周刊報導當年柯之琛看好政府開放券商設立引此投入這個行業當 ...

  6. 2023年11月24日 · 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曾說:「經理人是最有力量改變世界的一群人。」《經理人月刊》自 2008 年首度舉辦「100MVP 經理人」選拔,今(2023)年 11 月 24 日揭曉 2023 年台灣百大最價值 MVP 經理人,百大經理人齊聚會場受獎,歷屆 MVP 經理人踴躍出席共襄盛舉,交流經營管理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