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9月23日 · 1. 我家孩子是「好動」還是「過動」? 家長都擔心孩子有過動傾向,但通常孩子都只有在「好動」的程度而已,而「好動」跟「過動」該如何區分呢? 若是孩子在執行活動,或是聽指令的時候,可以好好完成一件事情,但平時精力旺盛靜不下來,就屬於好動。 這樣的狀況是過動兒比較難達成的,過動的小朋友對於比較嚴謹的規則,或者是比較嚴厲的態度,都還是沒有辦法達成指令,這是簡單辨別「好動」與「過動」的方法。 2. 孩子超「好動」,爸媽該怎麼做? 好動的小朋友需要比較大的場地和時間消耗他的精力,當精力消耗完之後,可以比較能夠執行靜態任務。 但不是時時刻刻都有適合的場地讓孩子放電,就像在逛賣場時,小朋友一看到他喜歡的東西就衝過去,但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必須「少用」指令式的口吻。

  2. 2017年11月7日 · 1.建立思考力. 於是,我先安撫YO,告訴他現在這麼早書店還沒開,但是我們可以先想要怎麼辦。 然後,母子一起發想幾個可能的解決辦。 「直接去跟老師坦承沒背! 」YO打死也不接受,認為他可以想出方法,在抽背前完成。 (這時候就很有自信,剛剛哭臉的小孩呢XD) 那麼,就要想別的! 「跟同學借? 」可是同學也要背,誰有空借你啦XD! 最後,我跟YO說:「拜請谷哥大神,上網查吧! 2.獨立執行力. 然後,我們依循著沒撕破的上半頁文字線索,找到全文,讓他逐字下來,帶去學校背,完成作業。 問題發生時,哭、懊惱是必然的,但有好的方法更勝於兩者,就是「想辦法解決」! 我們希望從一起面對的過程中,引導孩子想出更多可能性,進而解決問題。 3.反省與負責. 下午放學後,我問YO:「今天有過關嗎?

  3. 2016年1月26日 · 0. 出處:親子天下. 作者:周育如 竹教大教授. 幼教專家周育如指出,現代父母碰到孩子犯錯,大多會要求他們道歉,並開始不斷講道理,但這種做法沒有讓孩子真正體認到做錯事要承擔後果,等於沒有達到管教的目的。 圖片來源:黃建賓攝. 最近我的學生到學校去當實習老師,回來很感慨的分享,覺得現在的孩子很難教。 案例是,有個學生做錯事時很快的說「對不起」,但當她要求那位學生收拾善後時, 那位學生居然很不高興的回她「我都已經說對不起,你還要我怎樣? 」 讓她非常錯愕。 這讓我想起半年前的一個經驗,那天約莫是假日,我和家人到餐廳吃火鍋,隔壁桌的孩子吵鬧不休,不一會兒,兩個孩子還離開桌子互相推打,推著推著可能一時失手,把我們這桌的火鍋菜盤推倒在地,還好是塑膠盤子,沒摔破,但菜掉一地。

  4. 2021年2月17日 · 一位媽媽的真實困擾........ 就讀幼稚園大班的彤彤這幾天總是帶著抓傷的傷口回家...... 第一天老師似乎是沒有發現,我把這件事寫在連絡簿上,雖說小朋友吵架、打架難免,但衷心希望這只是單一事件,也希望老師可以多加注意。 結果第二天放學時,彤彤人還沒到家,我就接到老師打來道歉的電話,彤彤再次抓傷... 看著紅腫流血多處小傷痕,身為一個媽媽實在是真的很不捨與難過,甚至是有點生氣。 教過彤彤碰到這種狀況時要大聲說不要、躲開,或者跟老師說,但似乎無效,氣自己的孩子為什麼這麼退縮,也氣對方家長沒把孩子教好。 我到底該怎麼辦? 小朋友之間有爭吵和打架、似乎是免不了的事,但身為媽媽,看真是心疼。 是要找老師評評理? 和對方媽媽談清楚? 還是要對方小朋友道歉呢?

    • 體罰的優點
    • 體罰的缺點
    • 教兒子也可以不用棍子
    • 最後就是大家最常遇到的,孩子情緒失控「哭鬧不休」
    • 體罰之外的「處罰」
    • 萬一一定得體罰的時候,請記得「三不一要」

    讓我們先來談談體罰的優點: 1. 短時間之內可以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嚇阻孩子持續不聽規勸的行為 2. 嚴父出孝子,棒下出孝兒,用打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守規矩,趁早奠定良好品格的基礎,否則將會更難教。 3. 體罰能夠很明確、很直接地讓孩子知道犯錯的嚴重性 4. 尤其是父母當中有黑臉與白臉的時候,負責打孩子的那個人只要出聲喝止,孩子會瞬間變得很聽話

    那麼,體罰的缺點呢?西方國家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包含心理學界、醫界、教育界,一致認為體罰僅會帶給小孩負面影響,包含: 1. 孩子有樣學樣:體罰的行為在家庭當中製造出許多暴力現象,大家都同意身教比言教重要,也知道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所以打孩子的同時就等於教育他們:毆打比你弱小的對象是被允許的行為、透過暴力可以達到你想要的目的。 2. 性格轉變:更具侵略性、攻擊性,甚至是長大之後對朋友、配偶施暴或是犯罪的比率較高。 3. 傷害親子關係:在幼兒時期經常受到體罰,表面上對父母順從,長大後可能對父母懷著仇恨,更甚影響到再下一代。 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會對孩子施行體罰的家長,從小幾乎都有被體罰的經驗。反之,沒有被體罰過的家長,自然也不會考慮使用體罰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並且他們的孩子教育出來得成果相當好。 ...

    大部份的親子部落客,粉紅色泡泡般的夢幻生活,好像總是井井有條、窗明几淨又和樂融融,但這對我實在太不公平了,因為大家都是女兒啊!(羨慕) 他們可以漂漂亮亮、開開心心的穿搭、逢年過節亮麗登場的表演作秀,一切都是如此美好...很無奈我家是兒子,所以我想由我來分享「教兒子也可以不用棍子」應該比較有說服力(笑) 看完了這麼多國際的研究與期刊,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我個人不支持體罰: 2歲以下的孩子很多事情都還不懂,說到底孩子其實並不瞭解父母打他的原因,他只知道不敢再繼續,但是心中還是充滿問號。 而2歲以上的孩子其實能夠聽懂父母超過90%以上的指令,也有能力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他堅持不聽話,打他只是讓他害怕。想辦法趁父母沒有注意的時候再做,卻沒有辦法根本去解決這個問題。 會讓父母決定要打小孩,不外乎三個...

    小孩亂發脾氣哭鬧、亂丟東西是因為他們還不懂怎麼處理自己的情緒,遇上挫折又不開心的時候只能用哭鬧與憤怒來面對,別說孩子,就連大人經常也都面臨「情緒管理」的課題,這是一個我們終生都需要練習的事情。小孩子也是一樣,需要給他們時間與空間去練習、去舒緩。 身為家長的我們,遇到小孩不吃飯或是頑皮的時候,都數度忍不住想要發脾氣,那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小孩不能有情緒呢?當我們落淚的時候,還要被長輩公婆、甚至是老公指指點點罵說「有什麼好哭的!家都被你哭衰了」身為一個大人我都很難接受了更何況是小孩,難道哭、發洩情緒就「應該」要挨打嗎? 許多家長認為小孩子任性大哭或是發脾氣,就是一種壞習慣,就要仰賴「棍子」來讓他止住哭泣,我們覺得好像不哭了,就解決了現下的問題,但是這個壓抑情緒的痛苦可能會跟著小孩子很長一段時間,甚至...

    當媽媽有時候非常挑戰自己的耐心,但我只要想到現在都還記得小時候父母體罰的畫面與過程,我就會希望同樣的經驗不要重複在自己的小孩身上。 體罰是透過「害怕」的手段阻止孩子犯錯,但並不是基於「愛」的角度在思考。孩子並沒有辦法從體罰的過程中發自內心主動去改善他們的行為、無法學習自律,他們只是因為害怕被打而不得不暫時遵守規定,因此長大之後有了更多主見,就更難接受管束。 體罰不只是皮肉痛,還有心理上面的「大欺小」不平衡的心理,以及「丟臉」的羞辱感。雖然短時間內看起來達成效果,但卻有可能造成孩子長時間的心理負擔,嚴重的話甚至有可能造成人格偏差。 不過不體罰並不完全等於「愛的教育」,我們只是把體罰的時間用來瞭解孩子的心理狀況並且對症下藥,並不是縱容孩子、或是不理會。 我們的家規還是非常嚴格的,Robbie每天...

    不過無論怎麼體罰,父母都應該避免盛怒之下進行體罰,體罰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孩子,並不是宣洩自己的情緒,若是要體罰應該在父母自己沒有情緒的狀況,並且好好說明自己為什麼要動手。如果真的一定要動手,請父母一定要記得四個重要的原則:

  5. 2019年9月24日 · 這會影響寫字嗎? 需要特別糾正嗎? 對於孩子的發展狀況,爸媽絲毫不敢大意,深怕一不小心就耽誤孩子的學習進程。 但握筆、畫畫這件事急不得! 順係、時間最重要! 目錄. 1. 小班. 2. 中班. 3. 大班. 4. 育兒小叮嚀. 優惠活動. 1. 小班. 此時是畫畫的開始,從1-2歲就開始有抓握筆的能力,這時候寶寶會愛上抓握蠟筆,再發現蠟筆可以塗顏色而想拿筆亂塗鴉,但此時握筆塗鴉不等於真正的下筆繪畫。 這個階段的大肌肉發展很重要,需要透過運動來刺激孩子的前庭覺,並且需要軀幹的力量來維持正確坐姿,也需要手腕肌肉來控制運筆。 2. 中班. 進入中班後,開始可以進一步練習: 1. 穩定抓握筆:先別拿細筆,建議選擇粗的色筆. 2. 塗鴉畫出OX:透過遊戲來訓練手部小肌肉. 3.

  6. 2017年11月24日 · 答案很簡單,最初不希望太多人誤闖私人帳號是其一,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動機,是由於我家有個「ADD+失寫症」孩子的緣故。 開啟這個創作平台除了鼓勵迷路拓展對於繪畫的熱情,更大的因素,是為了讓迷路能在輕鬆又主動的氣氛中養成 "書寫" 的習慣,相信這會比逼著孩子拼命抄寫、枯燥練習來得更有效能。 既然先天不足後天當然要補上,既然失寫,就更要多寫。 除了學校作業之外,課外的練習不用多,一天一創作,無論文字多寡皆好,就像吃維生素的概念一樣,過量多也不見得能吸收,重點在於持續不斷。 6年前,迷路在小一時,醫師評估為學習障礙裡一種名為〝書寫障礙〞(失寫症)的孩子,其實這也用不著醫生診斷,老木早在他幼稚園時期就發現問題的存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