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細品每道台灣美食背後的故事 跳至主要內容 找不到符合 文化與節慶 歷史與傳說 節慶活動 傳統習慣 食譜與料理 當季食材 節慶特色料理 台灣小吃 本土推薦 旅遊與景點 歷史古蹟 ...

  2. 2016年5月16日 · 台灣小麥在日治大正八年台灣總督府從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沿海一帶推廣種植小麥,台中大雅在日治時期,就開始利用冬季種植小麥,是國內小麥(冬麥)生產重要產地。 當時公賣局時代以保證價格收購,做為金門高梁酒及埔里紹興酒主要釀酒原料。 「三風」就像飽滿麥穗在強風中,幫助大雅農民走出台灣不服輸毅力,雖然每年產量不多,卻喚起台灣麵食文化超過一甲子影像昔時生活記憶與在地精神,使用在地大雅小麥,研發製作麵食和點心:台灣小麥燒、甘香小麥茶等大雅小麥產品,提升品牌價值,與大雅文化產業相繫在一起盡份心力。 (文:王俊傑) 上一 文章 五穀麵食譜-海鮮炒五穀麵. 下一 文章 【活動資訊】2016 5/21壩仔藝術季- 趕鳥‧豐收‧麥飄香.

  3. life.shanfeng.com.tw › %e3%80%90%e6%b6%bc%e9%ba%b5%e7%9a%84【涼麵的由來】 - 風味記

    2017年4月29日 · 涼麵又稱「過水麵」,古稱為「冷淘」,傳說最早起源於唐代武則天未入宮之前,由於武則天與情人吃山西麵時燙傷了舌頭,於是兩人便研究出涼麵新吃法。 杜甫詩《槐葉冷淘》,說明四川人在盛唐時就吃上了涼麵~ 青青高槐葉,采掇付中廚。 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 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 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 願隨金騕褭,走置錦屠蘇。 路遠思恐泥,興深終不渝。 獻芹則小小,薦藻明區區。 萬里露寒殿,開冰清玉壺。 君王納涼晚,此味亦時須。 大意是:從高大槐樹上採摘嫩葉送到廚房。 把從附近街市新買來麵粉,與槐葉汁渣調和一起。 下鍋做熟,吃了槐葉冷淘以後似乎忘記了憂愁。 那翠綠的顏色使筷子生光,兼有香飯和蘆筍美味。 嚼在口中比雪還清涼,請人品嘗如同以珠相贈。

    • 油麵
    • 米類麵食
    • 在地麵食推廣

    油麵屬於鹼水麵,起源於福建與廣東一帶,後流傳到東南亞,華僑稱之為「福建麵」,臺灣則稱之為「切仔麵」。煮麵時,需用竹網篩「切仔」 在沸水中煮麵,加入調味料等即完成。臺南擔仔麵源自臺南,是將煮好的細條含鹼湯麵,加入特製肉臊、豆芽菜、青菜、與滷蛋,獨具其風格。

    源自福建的米粉、廣東客家的米苔目與粄條,都是以米為原料製成的麵條,在過去農業社會農忙之時,成為最受歡迎、補充體力的點心。 1949 年之後的白麵文化,包括一般家常麵、刀削麵、陽春麵等,近年來引領臺灣麵食風潮的牛肉麵便是使用家常麵來製作。上述曾提到麵食在漢人移墾時期多被視為點心類食物,但麵食在1960 年代之後逐漸成為臺灣人民的主食之一,可歸咎以下幾項因素(陳美慧,2013):

    電視媒體與廣播節目紛紛推出製作麵食之節目。農會體系的「家事改進班」在1950 年代亦推廣中式北方麵點,成功教導農村婦女學習中式麵點。此外,二次戰後的學童營養午餐與軍隊團膳多以外援麵粉供應營養午餐當中的主食,包括饅頭、包子、麵條、麵包等,這類麵點逐漸深入臺灣人民日常飲食生活。 近幾年來,義大利麵、日本拉麵、烏龍麵等席捲臺灣餐飲市場,造成另一波的麵食文化交流與衝擊,韓國的「辛」拉麵更是硬生生搶奪臺灣泡麵王國的市場。不過,從整個臺灣麵食發展史,卻能清晰見到臺灣麵食發展的多元、多樣、與國際化風貌。 1. 拔林(2014)。台麵魂。新北市:幸福文化。 2. 林怡潔(2013)。小麥練習曲 — 與臺灣人共同練習糧食自主的序曲,料理‧ 台灣,9,102-107。 3. 陳美慧(2013)。政治環境異動下的...

  4. 2016年11月22日 · 臺灣小麥栽種歷史源流.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農業統計資料臺灣種植小麥已經超過60年之久,在日據時期臺中州立農事試驗場(臺灣區省改良場)就積極推廣冬小麥耕種至今,主要產地分布在苗栗以南、臺南以北與花東地區,其中臺中大雅、臺南學甲種植小麥歷史 ...

  5. 2016年7月6日 · 本期《料理、台灣》邀請到幾家在台北具有代表性餐酒館,一同分享其經營餐酒館之經驗並分析其市場未來,【料理MIT】另以鐵板燒為主題,更邀請幾家具代表性鐵板燒餐廳餐與此專欄。

  6. 2018年3月16日 · 土地公是重要民間信仰,每逢初一、十五或是初二、十六,大家都會準備供品來祭拜土地公,又可稱做『做牙』,而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生日,又稱為頭牙,土地公廟都會盛大舉行大拜拜,祈求一整年保佑,而商家一般也會在頭牙準備豐盛供品拜拜,祈求一整年生意興隆,林師傅簡單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