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陳志金說明,大概在插管1、2個禮拜後,醫師會評估如果仍無法拔管,可能會改以氣切方式連接呼吸器;做完氣切後,病人不用再辛苦地咬著管子,也降低清潔上的難度,加上嘴巴空出來後,可以透過嘴型或音表達想法,有助於與家人或醫護人員溝通。

  2. 2023年3月30日 · 哥哥樂觀地認為,只要正面思考,移除氣切管並不難,但事實卻不如醫生說的那麼簡單,陸續安排過三次去醫院拔除氣切管,結果都失敗,其中一次還差點嚇死我們,醫生在拿掉氣切管後,媽媽的氣管塌陷頓失氧氣,甚至全身發黑失去意識,哥哥慌了,醫生趕快把

  3. 2014年4月1日 · 氣切降低長期插管的損傷就是所謂的氣管切開術,顧名思義,就是在氣管切一個洞,然後放入一個通氣管,建立氣管與外界的通道。氣切的目的多半是為了取代插管,也就是所謂的氣管內管,好讓病人可以藉由這個較短的通道呼吸與抽痰。

  4. 2016年12月6日 · 深究氣切謠言背後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加護病房中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需要做氣切手術,而這些重症患者當然會有比較高的死亡率,若部分接受氣切患者後來仍然不幸死亡,就被謠言順理成章冠上:患者因為接受氣切手術,所以人很快就死了。

  5. 2023年4月12日 · 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說,氣切只是多打開一個呼吸通道,並不影響患者本身病況;而醫生會建議氣切,通常是患者本身的疾病已需長期插管照護,而非氣切導致患者長期臥床或者昏迷不醒。

  6. 2022年5月9日 · 住院進入第3週,主治醫師判斷爸爸腦幹受損、短期內無法自主呼吸,建議做氣切手術。 這項建議,讓Regina和家人陷入掙扎。 爸爸在昏迷前,看過奶奶中風、臥床,氣切後病況並未好轉,長期依賴呼吸器到人生的最後。

  7. 氣切管種類有許多種,通常手術時醫師會先置放管子末端有汽球,但無內管的氣切管,以防止嗆 傷或吸入性肺炎。 由於此種管子無內管,容易有痰液黏在管道內,所以,照顧時需要給予病患充

  8. 一、作氣切的好處? 使用氣切套管呼吸阻力較小,有助呼吸器脫離。氣切術後,可增加病人舒適度,維護口腔衛生,減少聲帶受損。若在病情許可下,可說話進食,進行日常活動,提升生活品質。 二、什麼是氣切?

  9. 2017年3月10日 · 氣管造口術,又稱氣管切開術,俗稱氣切,也就是提供穩定的人工氣道來維持呼吸。 早在西元前3000多年的埃及文物,就可見到關於氣切的描繪。 16世紀的醫師為扁桃腺膿瘍阻塞呼吸道的病人做氣切,是第一個成功案例的紀錄。

  10. 2013年3月1日 · 醫生說要進行氣切手術,但家人對氣切手術有疑慮,都說做了之後就沒辦法回復舊觀,可能會變植物人。 想請問醫生,做氣切手術會是較佳的選擇嗎? 會不會有什麼後遺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