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26日 · 台灣水情正面臨半世紀以來最大挑戰旱象讓水庫快見底。 儘管中南部上週降下一些雨水卻無助解渴,天不降甘霖,只能自己找水。 全台開鑿抗旱水井,成為當下應急的救命水。 去年是台灣 56 年來首度沒有颱風來襲 ,依據水利署資料,109 年 6 月到今年 2 西部水庫集水區平均降雨量為 752 毫米,相較於歷史平均值 1778 毫米,少了 1000 毫米,創下最低紀錄。 新竹寶山第二水庫、永和山水庫、明德水庫、鯉魚潭水庫、德基水庫、曾文水庫等,蓄水率都跌破 1 成。 經濟部今年 3 月緊急提出抗旱 2.0 措施,砸下新台幣 25 億元啟動找水計畫,包括強化區域調度、開挖水井、台中緊急海淡廠以及建築工地地下水利用等,想方設法找出水源解渴。 由於旱象嚴峻,水井成為快速上陣彈性調整的對策。

    • 中部地區 4 月 6 日起分區供水
    • 南部部份地區 4 月 1 日起減量供水
    • 東部地區及離島地區
    • 推薦閱讀

    中部地區主要水庫鯉魚潭、德基、石岡壩,和霧社水庫據水利署防災資訊服務網蓄水量持續低迷。水利署官網指出,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依中央氣象局降雨預報,判斷未來降雨機率仍偏低。又因應未來梅雨的不確定性,決定苗栗、臺中,及北彰化部分地區自 4 月 1 日起工業用水戶節水率由 11%提升至 13%, 4 月 6 日起水情燈號轉為紅燈,開始實施分區供水。 在民生用水的部分,中部地區內如具獨立系統、有地下水井,或較少受影響的高地及管末地區的用戶,為減輕用水衝擊,將採減壓供水,預估仍可達成節水 15%之目標。其餘地區區分為甲、乙二區,以一星期「供 5 停 2」 的方式供水。甲區停水時間落在每星期二 0 時,至星期三 24 時;乙區停水時間為每星期四 0 時,至星期五 24 時。

    根據中央社今日(31)報導,高雄水情自 4 月 1 日起由減壓供水黃燈轉為減量供水橙燈。高雄市政府也著手擬定抗旱計畫,並將於 1 日超前部署成立「抗旱應變中心」,預備水車調度,和整備抗旱水井,必要時會將南化水庫調度回供高雄用水,做好未來的抗旱準備。 至於工業用水方面,政府將提供取水處包括屏東屏南工業區、屏東二代加工區,高雄市區也在沿海 4 路 3 支消防栓設取水站,業者需先向台水購水才能前往載水。 屏東地區因地下水豐沛,水情穩定。南區水資源局及水利單位表示,屏東在汛期來臨前,民生用水及灌溉用水都沒有問題。截至目前,屏東主要供水的牡丹水庫尚有 1333 萬立方公尺。 台南地區水情嚴峻,南化水庫蓄水率跌破 4 成,曾文水庫及烏山頭水庫蓄水亦持續低迷。水情資訊顯示,主要供應台南民生及工業用水的南化...

    相對於西部,東部供水較不嚴峻。台東縣池上鄉、關山鎮一帶水情較吃緊,農田水利署也採分區供灌的方式,確保稻作供水正常。 至於離島地區,根據台水公告連江縣水情 4 月 1 日開始將由綠燈調整為減壓供水的黃燈。

    【缺水將成台灣日常】面對水資源匱乏,每次都停灌和限水外還有別招嗎? 【台灣將成多雨的缺水國】留不住的雨水和淤積的水庫是日常,專家指「建置污水回收場」 【這款生意價值 250 億】地球缺水沒問題,科學家從太空找到汙水處理新科技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2. 2021年10月26日 · 但由於災情通常能在梅雨季或颱風季獲得緩解旱象少有超過一年也因此較不容易留在大家的記憶中珍惜水資源的意識也因此較為薄弱但實際上臺灣特殊的地理環境導致雖然降雨不少但水資源管理相對辛苦以石門水庫為例每年至少要補充 ...

  3. 2021年4月28日 ·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王聖翔副教授指出臺灣主要降雨來源為 5 到 9 月的梅雨與颱風季雖然秋冬季降雨量相對較少但對於水庫維持蓄水量相當關鍵。 秋冬季同時也是空氣品質較差的季節,空氣污染不只會影響健康,也可能會改變降雨特徵。 中大研究團隊透過整合地面細懸浮微粒 PM2.5、氣象觀測(溫度、濕度、風向、風速及降雨量)及衛星觀測之氣膠與雲參數等資料,提出氣膠間接效應(aerosol indirect effect)的觀察證據。 桃園地區人口聚集工商業發達,在空氣品質較為不良的秋季,暖雲特徵大多屬於薄且破碎(暖雲係指雲內溫度高於攝氏 0 度以上)。 在固定量的水氣條件下,當氣膠含量增加,會導致雲滴數量濃度增加、雲滴體積變小、抑制暖雲底部的降水,使雲的生命週期變長,意味著不容易下雨。

  4. 2021年3月22日 · 2021-03-22. 分享本文. 台積電. 台灣中南部去年面臨 50 年來最嚴重旱災,不僅影響民生,就連產業也為之頭痛。 近日曾文水庫蓄水量再度跌破 30%也引起台灣民眾的關心下雨」、「水庫等關鍵字登上這兩日的 Google 熱搜關鍵字就可見一斑身為一般平民老百姓怎麼精準得知水庫蓄水量情況? 我們可以從網站「用數據看台灣」的「台灣水庫即時水情」得知現在全台各地的即時水量、水位有多少。

  5. 2021年3月18日 · 全球暖化日益嚴重,導致旱象頻傳。 尤其台灣地形陡峭,雖降雨量高,但水源流失也快,如遇旱象,容易導致缺水的情況。 但台灣逐漸沒有空間建水庫, 現有水庫又淤積嚴重、蓄水量一下就飽和的情況下,缺水將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挑戰,會有新的解方嗎? (責任編輯:趙子翔) 圖片來源: 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 文/沈惟中. 全台水情告急、旱象明顯,政府擬推動各種措施因應。 對此,台大土木系教授、前內政部長李鴻源 17 日指出,若要有足夠的水資源,「不能再開源,要談節流」,他不建議興建海水淡化廠,而應投資污水處理廠,要求大企業使用一定比例的回收水。 國民黨中常會 17 日邀請台大土木系教授、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至黨部進行專題演講,演講題目定為「如何讓政府變聰明-水資源篇」。

  6. 2021年4月23日 · 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25 日起華南雲雨區水氣移入台灣各地有降雨機率甚至有雷雨發生似乎是進入梅雨季前奏但可別把期望值拉到紓解旱象這麼高的標準兩者是有很大差距的。 氣象專家吳德榮 23 日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指出,25日華南至台灣水氣很多,各地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發生的機率。 26、27 日各地多雲時晴,大氣仍不穩定,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的機率。 28 日各地雲量略增,大氣更不穩定,午後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的範圍略擴大、機率提高。 29 日鋒面南下、為各地帶來明顯降雨的機率。 但他也指出,從 25 日起似乎是進入「梅雨季」(5、6 月)的前奏,但才一開始有跡象,可別把「期望值」拉到「紓解旱象」這麼高的標準,兩者是有很大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