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搜尋:
資料更新日期 112-12-08 02:00
國內規模最大的曾文水庫,挺過上半年一度面臨乾旱危機的窘境,後來水情翻轉,秋冬雜作的灌溉順利結束,現今的水位仍維持啟用半世紀以來同期新高,尤其是在集水區11月份都沒有降雨的前提下,更屬難得。曾文水庫的水情備受關注,根據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的統計資料,上游在11月份的累積降雨為0毫米,等於提前進入枯水期。
自由時報電子報
7 天前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後藤新平在台建設的「大壩烏托邦」:石門水庫是科學勝利的英雄,或是與民爭地的罪人?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新頭殼 via Yahoo奇摩新聞
爭取台積電1.4奈米廠落腳台南 郭國文邀戴謙說明南科優勢和具體方向
2 天前
爭取台積電1.4奈米 南科備121公頃土地
爭取台積電1.4奈米廠設廠 郭國文建議南科特定區土地納編科學園區 - 自由財經
農傳媒 via Yahoo奇摩新聞
農水署成立三周年 灌區外擴大供灌5.6萬公頃 嘉惠8萬多位農民
中央社 via Yahoo奇摩新聞
農業部估113年水稻略增 力拚價守每百台斤1000元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日電)水稻轉作有成,改善供過於求問題,收購價創新高,但不缺水了,明年1期作大區輪作暫停,產量將增。農業部今天表示,估水稻耕作面積增7000公頃不到,盡力維持每百台斤1000元。
商業周刊
「TOYOTA一車一樹」淨零碳排領銜行動 達成76萬棵、減碳2.5萬噸|商周
1 天前
農水署擴大灌區 農作產值翻揚
農田水利會於三年前改制為農田水利署,擴大灌區服務,農水署長蔡昇甫表示,擴大灌溉服務已達五.六萬公頃、八萬戶農民受惠,並帶動相關產業鏈產值。農田水利會過去為各自獨立、具公法人地位的農民團體,因管轄不同灌區,常發生僅修繕其灌區內的灌溉渠道或搶水等問題。農業部代部長陳駿季表示,原十七個水利會僅服務各自灌區內的農地,然而全台農地五十五萬公頃,有廿四萬公頃的農地在灌區外,在灌區外農地多種植果樹,受極端氣候影響,常上半年大旱、下半年大水,需要整體灌溉設施規劃,這正是農水署成立目的。
農水署改制3年 灌區擴產值增吸引青農返鄉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5日電)農業部今天表示,農田水利署改制滿3年,擴大灌溉服務5.6萬公頃、嘉惠8萬農民,人才專業提升效能,圳路清淤加速,大坪頂百香果、舞鶴蜜香紅茶產值皆成長,青農看到未來返鄉。
3 天前
檢視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