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從根本著手,預防慢性傷口復發. 慢性傷口的病患常常有多種慢性疾病,一旦有傷口以後,癒合的皮膚品質與正常的皮膚有點差距,很容易破裂產生新傷口。 鄭乃禎醫師叮嚀,不要讓慢性傷口再復發的關鍵就是經常去觀察這些部位,是否有變紅、變腫等狀況,並及早積極處理。 有壓瘡的患者,務必定期幫他翻身,或使用氣墊或其他減壓裝置,避免持續壓迫。

  2. 最常見的症狀是疼痛,尤其當肌肉活動時更痛。 患者會發現受傷的肢體愈來愈痛,很可能痛到讓人覺得與傷勢不成比例。 肌肉摸起來和看起來很緊繃、腫脹,於數小時內腫脹緊繃還會不斷惡化,最後患者會發現患處感覺麻木、無法活動,因為肌肉與神經都壞死了. 若懷疑患者有急性腔室症候群,醫師可以拿儀器測量腔室內的壓力,一般正常組織的腔室內壓力在0到8毫米汞柱。 而這個疾病最重要的就是及早發覺,及早治療。 太晚察覺問題的話,將會對組織帶來嚴重的後遺症。 筋膜切開手術是公認最能阻止病情惡化的方式。 大家一定會想:「不開刀難道不能治好嗎?

    • 永和工地旁路塌1
    • 永和工地旁路塌2
    • 永和工地旁路塌3
    • 永和工地旁路塌4
    • 永和工地旁路塌5
  3. 傷口照護四要點,請務必要學起來. 每天門診,總是會有好幾位外傷的患者來求診,他們有個共同的特色:皮肉的小外傷已經好幾天,自己擦藥換藥,傷口卻不見好轉,有的還越來越腫痛。. 在這裡,把照顧皮肉小傷的重要原則整理一下,分享給大家。. 傷口照護 ...

  4. 患者會出現「間接性跛行」,是因為腿部血管逐漸狹窄、阻塞,所以當運動消耗大量氧氣時,腳卻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便開始感到疼痛。 若是採用傳統手術處理阻塞的血管,傷口比較大,全身麻醉風險也會比較高。 蘇大維醫師說,當時我們使用微創導管手術替老先生疏通阻塞的血管,先清除鈣化血管斑塊,再搭配塗藥氣球來減少未來幾年再度阻塞的機會。 「做完手術,老先生隔兩天就順利出院,因為傷口很小,恢復得相當快」,蘇大維醫師指出,「病人可以明顯感受到手術前與手術後,整隻腳的溫度差很多,過去比較冰冷,現在血流順暢,變的非常溫暖,顏色也比較紅潤。 他也開始慢慢增加運動量,不再出現間歇性跛行,可以回到他熱愛的生活方式,爬山、運動。 這幾年追蹤下來,都維持得很不錯。 血路不通,肢體缺氧恐壞死.

  5. 該做什麼準備?. 圖解說明. by 白映俞 醫師 | 11 月 9, 2020. 「我這屁股一走動就痛的要命,醫師說我的髖部關節炎嚴重,需要換關節了。. 」林奶奶沮喪地說:「我都這把年紀了,想到要開刀還真緊張啊!. 沒錯,現代人壽命延長,各種關節的使用年限卻沒跟上腳步 ...

  6. 平時沒感覺、一破就要命的腹主動脈瘤,醫師圖文詳解. by 照護線上 編輯部 | 3 月 21, 2021. 主動脈瘤是主動脈出現異常膨大,當膨大部位的直徑超過正常主動脈直徑的1.5倍以上,就稱為「主動脈瘤」。.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吳毅暉醫師指出 ...

  7. by 照護線上 編輯部 | 10 月 7, 2021. 這天上午,70多歲的張女士前往公園運動,走下台階時,不小心滑了一跤。. 「唉呦!. 」躺臥在地的張女士握住右手手腕,一臉痛苦。. 鄰居見狀,連忙趕過來七手八腳地扶著身子讓她坐起來。. 「啊呀!. 」才剛坐起身,張女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