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29日 · 情感的同理心. 情感/情緒的同理心affective/emotional empathy)是一種能夠以適當情感回應他人情感狀態的能力。 這部分互動是意會的, 我們會被對方感染情緒、陷入他的感受,或與對方共感共情,喚起自己過去類似的情緒經驗 。 前者是被動被感染的,後者是主動與對方連結,類似「沒錯,我能知道那種感覺。 近年來有論述提出,小心「同理心的濫用」,指的是我們過度進入他人情緒,化身情緒本身,被情緒主導,以無意識行為宣洩情緒。 如過度認同受害者痛苦情緒,不自覺化身正義魔人,打擊任何類似加害者形象的人。 認知的同理心(cognitive empathy)是了解他人觀點,他人如何理解事情的能力。

  2. 2017年8月15日 · 心理紓壓. 哥哥姊姊長大後較不容易信任別人? 心理師說出老大們的心聲. 心理師與女人聊心室 2017-08-15.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身為家中最大的小孩相信大家一定聽過:「你應該要讓弟弟妹妹,因為你是老大。 」要有責任感,要做弟弟妹妹的榜樣,要學會照顧弟弟妹妹,很多事情似乎讓身為老大的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被束縛住、壓得喘不過氣,心理學家將我們的心聲說了出來,也希望藉此讓我們正視心中的那塊石頭,別讓小時候的壓力成為影響你未來發展的阻礙。 (責任編輯:張舒婷) 「因為我是老大,所以就必須要做其他人的榜樣嗎? 「因為我是老大,所以我就必須把自己喜歡的東西讓給弟妹嗎? 「當時我才國小,我就要像大人一樣能照顧弟妹的生活和課業嗎?

  3. 2019年12月23日 · 一名心理諮商師心岸姐姐 )道出一件有趣的事實,當有人來找她尋求感情諮商,向她傾訴各種煩惱:老公出軌了、愛人對我冷暴力、老婆愛亂發脾氣、另一伴性冷感⋯⋯而他們找不出根本原因在哪裡。 當諮商師問,「你們以前感情好嗎? 」對方回答:「我們以前感情一直很好! 」再接著問怎麼樣感情好? 聽到多數人的回答,諮商師眉頭一皺,似乎找到問題源頭——因為大多數個案認為的感情好,僅止於表面上的感情好罷了。 諮商師也遇過那種長得很漂亮、家境背景良好的妻子,百思不解地問,為什麼我老公要在外面有小三? 小三沒我漂亮,沒很年輕,條件也沒我好,就是個普通女人。 細問一下他們日常的夫妻生活,的確跟上述那些表面夫妻一樣, 上班、下班、帶小孩,日復一日的吃喝拉撒睡,但真的有比較內心的談話或交流? 也許有吧?

    • 對方預言你劫數難逃,並加以威脅。
    • 對方批判你、貼標籤,或給你負面評價。
    • 對方誘導你解釋和說明。
    • 面對沉默
    • 延伸閱讀

    「施暴者」或「自虐者」這兩種類型的人會嘗試藉由一些抨擊手段向你施壓,希望你改變決定。例如,恐嚇你一旦按照自己的決定去做,結果將十分糟糕。抵抗恐懼是相當不容易的事,尤其當他們砲轟的主力是「你慘了,這都是你的錯」時,你更要堅定立場。 當他們說: •你會毀了這個家。 •我要和你斷絕父子/母子關係。 •我不要你了。 •你會後悔的。 你可以說: •這是你的決定。 •我希望你不要那麼做,但我心意已決。 •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可能的話,希望你能再仔細想想,也許你會改變心意。 •等你不那麼沮喪時,我們再談這件事好嗎?

    當某人開始點名批判你時,你自然會想為自己辯護,但這卻可能讓你陷入類似「我才沒有!」「你也是!」這些無意義的對話中。這時你應該深呼吸,讓你的害怕、束縛和罪惡感隨著呼出的空氣散去,腦中也別再想這些事了。記住你的目標是表達並維護你的決定;重要的是你說了什麼,而不是你有什麼感覺。我們首先要改變的是你的回應方式,之後,我們再把焦點放到你的心情上。 當他們說: •我真不敢相信你這麼自私,這一點也不像你。 •你光想到自己,從未顧慮到我的感受。 •我原本認為你和我交往過的其他女人/男人截然不同,但我想我錯了。 •你怎麼那麼無情無義? •你簡直是個白痴。 你可以說: •你可以有你的看法。 •可能真是如此。 •也許你是對的。 •如果你繼續攻擊我,事情將會毫無進展。

    對方可能要求你解釋,以便知道你是依照什麼道理做出決定。這時你或許會認為這是你一吐為快的機會,不過,你可千萬別那麼做! 如果你真想停止情緒勒索的過程,就別陷在那些爭論中。因為這樣一來,你便會陷入對方為了遂行己意,而使你在不知不覺中屈服的模式。為了破解這個模式,千萬別說明、別解釋、別爭辯,還有別在對方問你為什麼時,立刻回答因為如何如何⋯⋯ 相反地,當他們說: •你怎能這樣對我(在我為你做了所有的事之後)? •你為什麼那麼固執/倔強/自私? •你怎麼會做出這種行為呢? •為什麼你要傷害我? 你可以說: •我知道這件事會讓你不高興,但事情非得這樣不可。 •我們當中沒有人是壞人,只能說我們的需求有些不同。 •我知道你非常懊惱/生氣/沮喪,但這件事沒有商量餘地。 •我們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

    而我們又該如何面對以不發一語的慍怒和痛楚,展現出憤怒感受的情緒勒索者呢?當他們完全不表示意見時,你該說什麼?該怎麼辦?這種不聲不響的憤怒比言語攻擊更令人抓狂和火大。 對這類的情緒勒索者來說,做什麼似乎都沒用,有時甚至會讓人覺得束手無策。但是,假如你能謹守非防禦性溝通的原則,並記住以下這些該做和不該做的事,你便離成功不遠了。 在面對沉默的情緒勒索者時,不要: •期待他們會先採取行動以解決衝突。 •懇求他們告訴你怎麼了。 •央求他們有所回應(這只會使他們更緘默)。 •因為他們不高興,就心甘情願地接受責備,以便讓他們心情好些。 •期待他們的個性有重大改變,即使他們承認自己的作為,並且願意努力去改善。切記: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而要使用以下的技巧: •記住你正和那些覺得無力與軟弱的人交涉,而且他們害...

    「你的愛讓我好累。」別讓「情感勒索」成為壓垮感情的最後一根稻草 總是感覺「跟他相處好累」?4 種典型的人容易被「情緒勒索」,別再當好人了 「我是因為在乎你才生氣。」這句似曾相識的話,其實正在默默損害你們的關係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情緒勒索:遇到利用恐懼、責任與罪惡感控制你的人該怎麼辦》,由圓神書活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圖片來源:pixabay)

  4. 2019年10月15日 · 圓神書活網 2019-10-15. 《VO》導讀: 寧願自己解決所有事情,也不願麻煩別人嗎? 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富蘭克林效應」,指的是比起那些被你幫助過的人,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會更願意再幫你一次。 也就是說,要增進彼此關係,可以試著讓他們來幫助你。 這個概念聽起或許有些奇特,但人們都喜歡「被需要」的感覺,因此其實不用害怕去「麻煩」別人,當然,也要讓自己成為一個願意被「麻煩」的人。 (責任編輯:陳奕安) 文/格子珊. 你的懂事在別人眼裡是冷漠. 以前的我很怕麻煩別人。 麻煩別人,意味著讓別人的利益受損來成全自己的需求。 我寧願自己多花一點時間和精力,多吃一些苦,多受一些委屈,也不願意走這種損人利己的捷徑。 所以,我永遠不會對人說:「你能不能幫我打卡? 」「可以幫我買杯咖啡嗎?

  5. 2019年3月5日 · 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的姊姊臉書直播功能創建推手蘭蒂祖克柏的回答是 ── 今天「選3樣」就好! (責任編輯:黃懷容) 文 / 祖克柏媒體CEO、臉書前行銷總監 蘭蒂・祖克柏. 我頭一次提出「選擇三項」,其實是在某個挫折到不行的瞬間。 那是場座談會,我大概第一百次被主持人問到:「蘭蒂,你是一名媽媽,而且還有一份事業。 你如何在兩者間取得平衡? 」沒人會問在座的男士這個問題。 就好像是那個古老祕密:優質爸媽該有的能力(組織能力、判斷輕重緩急、長期規劃、耐心、創造力),完全符合所謂的優秀員工或創業者,驚訝吧。 每次被問到這個問題,也就是每次出席座談會時,我大部分都是咬著牙擠出笑容,老調重談我如何兼顧這一切。

  6. 2020年8月21日 · 報橘. 「人生經驗注入到戲裡,才有靈魂」——從不識字到成為台灣「布袋戲」國寶! 一窺陳錫煌的職人精神. 中央社 2020-08-21.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專訪/掌中戲國寶陳錫煌 用生命淬鍊布袋戲技藝 〉。 首圖來源: 中央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布袋戲,又稱掌中戲,起源於 17 世紀的中國福建泉州,現今在華人地區,以台灣的發展最為蓬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