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3日 · 清明習俗,祀祖掃墓 。周璽《彰化縣誌》:「清明節,士女各以紙錢挂墓,備牲禮以祭先塋,謂之掃墓。」上古先人安葬在墓穴,並
2020年3月30日 · 周六是清明節,有孝子賢孫於昨日提早掃墓,惟新措施下,公眾地方不能多於4人聚集,掃墓不能獲豁免;在鑽石山墳場,有市民選擇分批拜祭,免觸犯禁令,有市民批評新措施模稜兩可,指政府倒不如一刀切,禁止所有人外出。 有人更無視禁令,一行逾十人一起向先人叩拜,指要讓先人看到一家「齊齊整整」。 仁濟醫院及蓬瀛仙館合作興建、位於屯門思親公園骨灰龕堂宣布,為遵從法例規定,及以公眾利益為大前提,宣布由3月30日至4月11日暫停對外開放。 仁濟醫院指,有關安排無可避免影響清明祭祖習俗,惟目前正值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冀市民理解及體諒。 東華三院屬下廟宇,包括內設之牌位庫或骨灰龕場所,以及黃大仙簽品哲理中心均會由星期日起關閉14天。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清明節 掃墓 思親公園 留言 專區 相關 新聞
2021年4月9日 · 我再想想 返回 生活 2021-04-09 04:30:00 聰耳驚聞: 潘紹聰 日報 清明節燒衣包須知 分享: 又到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雖然我們仍受肺炎疫情限聚令的影響,一家大小或許不能同時出發掃墓,不過子孫對先人慎宗追遠的心必須緊記,總之由清明開墓打後的一個月也可到墳前上香,一盡孝子賢孫的責任。 最近,筆者收到一位女觀眾查詢,她告知曾在掃墓時出現衣包燒不掉的異象,究竟是甚麼的一回事呢? 女觀眾透露說:「爸爸在2019年過身,他跟媽媽也同葬於和合石,上星期便走到墳場一起拜祭他們,我們首先將準備給爸爸的衣包燒掉。 安放好那些祭品後,便去後土上香,然後便開始燒爸爸的衣包,火把是從底部燒起的,一般情況下會很容易燃燃起來,但那次竟然燒不著,我們心想,是衣包底過厚所以難燒嗎?
2023年10月20日 · 以下就係大家盤點6項重陽節活動習俗,不妨趁着重陽節的時候嘗試吧! 重陽節習俗|賞菊 農曆九月初九即重陽節,同時正值菊花盛開之時,因此重陽節不只是登山掃墓的日子,亦有賞菊的習俗。 不過菊花並非隨處在香港的山野中可見,如果想在香港賞菊,不妨到每年秋天都舉辦菊花展的雲泉仙館中觀賞。 在雲泉仙館中除了可觀賞到菊花外,還可趁着重陽節齋戒,其齋菜性價比甚高,口味清新,即使不熟齋菜亦易於入口。 除雲泉仙館外,若要觀賞大規模的菊花便需等待香港花展或圓玄學院菊花展,不過皆不在重陽節期間,稍為可惜。 重陽節習俗|放風箏 古代民間登高時,都喜歡以放「紙鳶」作為娛樂活動之一,屬南方重陽節的主要習俗之一,而「紙鳶」即是風箏。
2022年3月29日 · 新冠疫情下第3個清明節將至,內地多個省市為免人群聚集,都制止民眾親身掃墓,提倡以居家祭奠追思、網上虛擬掃墓等方式緬懷先人,同時呼籲身 ...
2022年3月15日 · 清明節在即,食環署在嚴峻疫情下,呼籲市民避免在清明節當日 (4月5日)人多擠迫的高峰期掃墓,應盡量分散在該天日前後更長的日子前往拜祭 ...
2022年4月5日 · 今日(5日)是清明節。在疫情肆虐,加上二人限聚令下,到墳場掃墓的市民較過往少。 今早陸續有市民帶同鮮花和祭品,到墳場掃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