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約 84,000 項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4月4日 · 習俗上除掃墓祭祖外,許多民眾也會買潤餅吃,但多數人已忘記吃潤餅的由來,其實最早除清明節外,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或兩天還有「寒食節」,該 ...

  3. 2021年4月1日 · 那為什麼清明節會要品潤餅,有此一說,因為這兩個節日常常會撞在一起,但對於中華民族的華人來說,慎終追遠的清明節相對性比較重要,因此就將寒食節改為清明節前一天,因此漸漸的,就演變成「清明節」吃潤餅的傳統。

    • 起源於古代「寒食節」
    • 也有一說是為了紀念「他」
    • 古代「禁火」防森林火災
    • 禁火吃冷食習俗流傳下來

    台灣部分民眾有盛行於清明時節吃潤餅(春捲)的習俗,這其實是源於古代的寒食節,官方規定百姓要禁火、禁炊、吃冷食,後來傳說都是用以紀念介之推。其故事大致:「按介之推,春秋時人,從晉文公出亡,凡十九年,曾割股以啖文公;及文公返國為君,介之推不肯報功求祿,晉文公竟然也沒有賞賜給他,乃與母隱於綿山,其後文公使人勸他出山,不肯;文公乃縱火焚山,以為可以把他逼出來,怎知他竟抱樹而死。文公非常痛悼,撫木哀嘆,遂伐木以為屐。常曰:悲乎足下!並下令國中是日禁火冷食。」 看更多:清明節祭祖!「空手掃墓」或「線上追思」祖先能接受?民俗專家這樣回答

    從這個故事看來,介之推亡月是在仲冬,而通常認為寒食是在仲春清明之前,不是介之推亡月,而用介之推故事,豈不謬誤?周官司宣烜氏謂:「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是則寒食禁火,周制已然。可見早在周代,官方就已經規定要禁火了,所以古代的寒食節要推說是紀念春秋時期的介之推,就有點勉強了。

    禁火寒食之舉起初並無固定日期,並且也和介之推沒有什麼聯繫。從先秦的文獻記載可知,當時是有比較嚴格的用火管理制度。意思是指古代國家會有專門的掌火官員,規定春天的最後1個月,民眾可以紛紛生火,而秋季的最後1個月,民眾則得遵守國家準則,禁止野外生火的禁火規定,這也是冬季到春季期間,天乾物燥,怕野外生火不慎,引起不必要的森林火災,釀成大禍,故而明令禁止之。

    故此,原本古代流傳許久的舉國寒食節時之禁火與冷食,應該是與火的管理與規定有比較必然的關係。這種規定傳衍到台灣,有些地區的民眾依然養成習慣,而於接近寒食節的清明期間就有吃冷食潤餅(春捲)的習俗,大約在清明節前1週已經開始有人在販售潤餅皮了,但有的地區則不盛行清明吃潤餅。應節的供品「潤餅」(春捲),以潤餅皮包豆芽菜、紅蘿蔔、筍絲、豆乾絲、肉絲、香菜,再裹上花生粉等,即成美味可口的春捲。 來這裡逛好書

  4. 2023年3月17日 · 依照傳統,清明節一定要吃潤餅、草仔粿等傳統美食,而這樣的飲食文化其實源自於一個冷門節日——寒食節。 [啟動LINE推播]每日重大新聞通知寒食 ...

  5. 2023年3月31日 · 記者張志浩/綜合報導. 2023年3月31日 上午4:27. 清明節吃潤餅(春捲)是一項非常應景的習俗,不過你知道吃潤餅的由來為何嗎?. (圖/翻攝廚藝公社 ...

  6. 2023年4月3日 · 清明節掃墓祭祖,少不了吃潤餅、草仔粿、艾粄等等,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些都是冷的食物呢? 又為什麼不管是草仔粿或是客家艾粄都是綠色的?

  7. 2021年4月1日 · 潤餅 的由來. 「清明」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相傳是由古代的「寒食節」演變而來。. 寒食節的日期在冬至後的105天或106天,又稱禁火節,是為了警告人民小心火燭,下令老百姓禁止生火舉炊而來,這個時候百姓得事先準備好食物,而這期間所吃的冷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