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農會產銷班負責進銷存調控特定的農產品,依生產過剩或不足來實行,隱含救濟幫扶農民的政策性質。

  2. 潮州鎮的自治監督機關為屏東縣政府。鎮長由全體鎮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潮州鎮公所並置鎮政會議,為鎮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鎮長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及6個附屬機關 [13]。

  3. 農會產銷班負責進銷存調控特定的農產品,依生產過剩或不足來實行,隱含救濟幫扶農民的政策性質。

  4. 民國時期. 1946年, 戰後 的第二年,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將農會與合作社(金融)劃分為二個組織。 4月20日,在 台北市 召開臺灣省農業會第一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復設「臺灣省農會」,採理事長責任制。 10月,將日治時期的台灣產業金庫改組為 臺灣省合作金庫。 1948年12月28日,總統令修正公布農會法,依第三條規定,農會之主管官署,在中央為社會部。 1949年, 臺灣省政府 公布《臺灣省農會與合作社合併辦法》,再將農會與合作社合併為一組織。 1950年4月5日, 行政院 核准 臺灣省政府 頒布《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 行政區劃分為5個市、16個縣以及 陽明山管理局。 原州廳農會劃分改組為縣市局農會。 1952年8月23日, 行政院 頒行《改進臺灣省各級農會暫行辦法》。

  5. 國立中興大學附屬臺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簡稱 興大附農 、 附農),舊稱 臺中高農 、 中農,位於 臺灣 臺中市 東區 的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為 國立中興大學 之附屬學校之一,成立於1937年(昭和12年)。 校史. [1] 1937年3月31日,於今日 臺中市 西屯區 惠來里(今 第二校區)創校「臺中州立農業學校」,分設農業、園藝二科,修業五年。 1945年10月 二戰 後,更名為「臺灣省立臺中農業職業學校」,分設初、高級部。 1946年,接收原「臺灣省立臺中第二中學校」(今 臺中二中)校地,並遷 校本部 於此。 1952年10月,與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今 農業部)合作,成立四健會;中農大樓補築完成。 1955年,接受美援,指定為示範農校。

  6. 2024年8月27日 · 潮州人多地少,郊區的鄕民都十分珍惜耕地,有精耕細作的習慣,素有「繡花農業」之稱,農業生產早已達到較高的發展水平。 而且根據市場需求和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區域主導產業和主導產品,已經形成了農業商品化、集約化經營,促規模化的經濟發展。

  7. 瑞穗牧場於1987年底共同組成瑞穗乳牛產銷第一,曾獲得全省乳牛產銷班評鑑第一名,並於1998年度獲得優良農業產銷班之殊榮,使得瑞穗牧場所生產的統一鮮乳,已儼然成為高品質鮮乳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