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25日 · 疾管署為什麼會大轉彎背後是有他們無法抗拒的理由的」,爆料人士說明。 依照爆料人士指稱,東洋原先取得BNT協議出售3000萬劑疫苗,與疾管署開過BNT、東洋三方視訊會議後,疾管署突然刪減到剩200萬劑,東洋、BNT都無法接受,最後東洋宣布「水太深、不玩了」,台灣原先指望可以拿到全球第一批新冠疫苗因而破局。 爆料人士指出,破局關鍵在9月24日,民進黨一名吳姓立委帶著台灣雅各臣科研製藥(2633)與信東生技(1770)前往疾管署拜訪,由疾管署聯絡人S小姐負責接待(註)。 不可抗拒! 吳立委率雅各臣信東訪CDC. 台灣雅各臣為香港雅各臣百分之百投資子公司,而香港雅各臣具有BNT疫苗在香港與台灣的銷售合約,香港雅各臣銷售合約則是來自復醫集團。

  2. 2022年11月8日 · 到了27日凌晨3時許沈男見被害女子仍意識不清處在相類於因精神身體障礙心智缺陷致無抗拒性交能力的泥醉狀態認有機可趁脫去被害人的外褲及內褲性侵得逞。 桃園地院審理時,審酌一切事證,認定沈男行為屬乘機性交罪,判他徒刑3年4月,沈男委請律師就量刑部分上訴高院,審理期間積極與被害人達成和解,並給付完畢,和解契約載明被告沈男履行和解條件後,告訴人同意原諒被告,並「尊重二審法院判決包括緩刑」。 高院合議庭認為,被告沈男所犯為法定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依其犯罪情節,仍有情輕法重之憾,爰依刑法第59條規定酌減其刑,以使罪刑相當,罰當其罪。 因此改判沈男徒刑1年10月、緩刑2年。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片.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緝毒史上最大宗大麻走私案 新北檢起訴陳姓幕後金主.

  3. 2023年1月27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張孝義/台北報導. 罹有自閉症類群疾病,會產生背後恐慌郭姓男子,到某國立大學圖書館租借影片,被圖書館女管理員指控郭男觸碰其臀部涉性騷擾,台北地檢署依違反性騷擾防治法起訴郭男,台北地院審理後,認定郭男客觀上不能證明觸碰女生,主觀上沒有性暗示之動作,具有調戲之含意,判決郭男無罪。 可上訴。 郭男也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賠償之訴,不過,郭男因刑事獲判無罪,女管理員附帶民事訴訟也被駁回。 郭男是被控在110年4月21日上午8時46分許,到台北市某國立大學圖書資訊中心,向女性館員表示要租借影片,竟意圖性騷擾,被女館員指控趁她轉身尋找而不及抗拒之際,徒手觸摸她臀部,因認被告涉犯性騷擾防治法第25條第1項之性騷擾罪嫌。

  4. 2019年10月3日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饒怡君表示拒學school refusal或懼學school phobia行為往往是學生在校園適應遇到困難時的一項警訊研究指出約有1至5%的兒童有拒學行為」,男女比率相近可能發生在任何年紀尤其好發在剛進入新的班級新的學校或過完寒暑假。 拒學行為常見症狀,包括孩子會以各種身體不適請假或遲到;抗拒上學、發牢騷或哭訴、生氣,甚至當被強迫起床上學時,可能會口頭威脅或出現自傷的行為,也可能以肢體、言語攻擊家人;同時性格上變得退縮,與同儕漸行漸遠,也可能沉迷上網,造成日夜顛倒、作息混亂。 饒怡君強調,拒學最怕變成惡性循環,孩子不斷猶豫「要不要去上學?

  5. 2023年11月11日 · 2023-11-11. 陳 鈞凱. 心理諮詢 拒學 拒絕上學. 字級.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孩子拒學家長最頭痛根據統計拒學的盛行率約1到5%尤其好發於升國中高中等學習轉換階段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心理師潘奕瑄指出近年臨床經驗發現青少年拒學個案增加年紀涵蓋國小國高中生男女都有這一類孩子部分有特殊狀況如學習困難亞斯伯格症等但多數都與家庭內互動學校環境有關。 就讀八年級的小芬,因為爸媽感情長期不睦,雖然就讀所費不貲的私立學校,但平時不會和爸媽分享負面心情,一年前,突然開始抗拒上學,每到上學時間不是肚子痛就是頭痛,請了幾天假後被懷疑裝病,進而引發親子衝突。

  6. 2021年5月9日 · 林為洲今(9)日下午稱讚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宣布參選台北市長初選,與蔣萬安來一場光明磊落初選典範,國民黨需要這樣態度,而要參選黨主席人,加油! 」羅智強昨日向媒體透露參選意願,但在母親節今日講出心中對母親感謝與不捨,也坦言執著理想從政路上,最對不起備受壓力母親。 為何羅智強會覺得最對不起母親? 說工人子弟從政路,一般人是很難了解其間辛苦與辛酸;其中家人要要背負壓力,不是當事人,是非常難理解。 羅智強提到,24歲就立志從政,希望可以為社會帶來好改變,但沒有家世背景的他,並沒有想到這個理想對他的母親帶來多大衝撃。

  7. 2024年1月27日 · 2024-01-27. 陳 鈞凱. 化療 癌疲憊 癌症. 字級.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受惠醫療科技,近年來癌症治療已有顯著進展,但抗癌「卡關」原因卻有可能是累過頭! 根據統計,超過90%癌症病人曾因「疲憊」影響生活品質或生理活動,甚至沒體力完成療程,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就與台灣腫瘤護理學會近期就合作更新《癌因性疲憊症臨床治療指引》,提醒病友可以透過藥物或非藥物介入來改善與預防癌因性疲憊症。 今年50歲單親爸爸阿強(化名)就是一例,罹患大腸癌三期的他,儘管身強體壯,體力卻在化療後急轉直下,無力上班養家,導致一度想放棄化療,經醫師診斷為重度癌因性疲憊症,幸好對症下藥後、順利恢復體力,如期完成療程,也順利重返職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