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3日 · 無米樂 》為 顏蘭權 和 莊益增 共同執導的 台灣電影 ,主題為臺南縣後壁鄉(今 臺南市 後壁區 ) 菁寮 四位老農民的勞動身影與樂天知命的故事。 從田莊阿伯阿嬤的生命智慧中,可以體會到敬天畏地、愛人惜物的精神,此電影也使得菁寮成為著名觀光景點。 (來源: 維基百科) 心得. 「務農如修禪,是一種修行。 」務農是一件頗不輕鬆的行業,且收穫未必與付出程度成正比。...

  2. 無米樂的影像不僅見證台灣傳統農業的最後一頁歷史更刻畫出一種勤奮刻苦的豐富生命片名:《無米樂》(Let It Be) 導演:顏蘭權、莊益增. 國別:台灣 年份:2004年. 片長:112分鐘 規格:DVCam. 多次獲獎. 去年9月底在公視首播無米樂之前我便透過關係到誠品敦南店先看了試映地下室放映廳的冷氣很冷我分不清楚自己的微微顫抖是身體對忘了多帶一件外套的抗議還是對於強忍淚水在眼眶裡打轉的激動。 從那天起,讓我更珍惜吃下的每一口飯。 今年5月,儘管這部紀錄片已獲得2004年台灣紀錄片雙年展首獎、南方影展不分類首獎/觀眾票選獎、金穗獎優等獎、台北電影節媒體推薦獎與百萬首獎,會看紀錄片的朋友們都看過了,仍然決定上院線。

  3. 無米樂描寫的是一群台灣 農民 的故事,其拍攝手法為貼近現實的 紀錄片 ,拍攝地點則為位於 嘉南平原 ,有「臺灣大穀倉」之稱的 臺南 後壁 。 該片以平實手法,描繪台灣農民在外在環境不允許中,如何延續稻作 農業 。 雖然導演顏蘭權與莊益增人文的底子與著重真實影像的業餘堅持讓此紀錄片少見劇情張力,不過正是這種平實,讓整片更顯得具有說服力。 也因此,大部分影評人與觀眾都給予該片一致好評,認為是近年少見的優良紀錄片,甚至凌駕同時期出產且造成轟動的千萬票房紀錄片《生命》。 2005年,該片於出版後一年僅於台灣四大城市( 臺北 、 臺中 、 臺南 、 高雄 )計五間商業 電影院 聯映。 雖定位小眾放映,但仍有 新台幣 200萬元的收入,另外亦有 DVD 版。 獎項 [ 編輯] 導演介紹 [ 編輯]

  4. 2013年10月17日 · 十年前的無米樂預告農業是夕陽產業煌明伯感傷的說農業應該無法再興了崑濱伯寫下的末代稻農」,被崑濱嬤笑說是末代滅農十年過去了後壁農村因為無米樂而再興推廣了認養稻作轉型成觀光農作的型態一個有別於傳統回歸於大地以稻田用作展覽空間的土溝農村美術館」,也在後壁運作扎根。 近年來因為對食品安全的重視,有機生活概念漸漸推廣,無米樂片中農人灑化肥和農藥的一幕,現在看起來有點觸目驚心,但在當時的環境下作有機農業的人還很少,那也是農民種田一貫的方式,沒什麼好苛責和大驚小怪的。 倒是在十年後的今天,在專家學者的幫助下,崑濱伯和煌明伯也開始從事有機農作,雖然稻穀的產量不豐,品質卻更好,吃了身體也更健康。

  5. 2020年1月25日 · 台灣味. 百工職人 無米樂10年後這些農村名人的生活哲學更深度探訪菁寮老街. 因紀錄片紅了菁寮也讓這幾位老人家成為家喻戶曉的農村名人但大家來到菁寮只知道要買米買棉被買耳扒看古鐘坐牛車對於他們的故事所知不多他們不僅是後壁菁寮觀光的重要資產另一層面也是告訴我們很多人生智慧的長者。 黃郁清(阿春爸) 阿春爸. 2020-01-25. 57989. 台南市. 後壁菁寮是台南非常有名的觀光景點,每個來到這裡的人,總是在導覽老師的帶領之下逛逛老街,看看菁寮天主堂,吃個割稻飯,然後騎著腳踏車或是搭牛車在附近逛逛,最後向崑濱伯買包米之後開心的結束一天,每到周末假日同樣的行程屢見不鮮,人潮就跟許多老街一樣熱鬧。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07年12月19日 · 無米樂觀後心得報告. 作者:小甜甜│2007-12-19 19:59:23│巴幣:0│人氣:4571. 看完無米樂,心中頓時五味雜陳。 農業,對我來說是個不曾關心的領域,直到看完無米樂,才知道原來這存在如此多的學問。 過去,在心中對農夫的形象是有著柤壯身材、年輕有朝氣的壯年人,但在片中,農夫卻是六、七十歲的阿伯阿姆;在印象裡,農業是現代化的,像耕耘機、插秧機等,但在片中的老農們卻是牽著牛甚至是以人力來耕作,這在在都震撼了我的心。

  8. 2013年7月5日 · 100% 作者: 鄭美里. 紀錄農村生活為台灣老農塑像的無米樂一片不僅獲得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首獎金穗獎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等多項紀錄片重鎮的殊榮肯定2005年透過院線正式上映更轟動全台。 本片感人熱淚,觀眾迴響一片叫好,若從影片生產的客觀社會脈絡、情境來看,它以人類學參與觀察的方式,對 WTO進入台灣造成農業衝擊的狀況提供了一個近身且深度的觀察和示例,但影片最觸動觀者的毋寧是片中農民辛勤勞動的身影,以及他們和土地緊緊相繫孕育而生的生命智慧,是傾向情感層面的認同。 事實上,《無米樂》一片的成功,不只因為題旨的正當性或政治正確,而是它作為一部電影和紀錄片本身的成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