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6月4日 · 這首歌是 中國學運領袖王丹 在 1989 年 4 月所作的新詩,當時以「星子」為筆名發表。 後來,已故台灣音樂人張雨生看了以後,非常感動很快地為這首新詩譜曲,收錄在他 1989 年 7 月發行的《想念我》專輯中。 張雨生在專輯中寫下:「我不想騙你,寫這首曲子,我有著神秘的亢奮和驚異的心情。 那天夜裡直到完成了歌,還持續高昂的情緒,失眠至早上七點多。 對學運,這曲子不是什麼註腳,是積鬱了我心底對中國人的悲憫。 張雨生為王丹那段沒有菸抽的日子,感到無奈又感動,但其實,作詞的王丹是不抽煙的。 「我說我不抽煙,很多人聽了會一愣,因為都知道張雨生作曲、張惠妹唱紅的那首〈沒有煙抽的日子〉是我寫的詞--既然不抽煙,為什麼還為「沒有煙抽的日子」寫一首詩呢?

  2. 2019年5月30日 · 六四天安事件發生後王丹被中國政府通緝在當局全國通緝 21 名學生領袖名單上名列第一但他並未像其他領袖如吾爾開希柴玲一樣逃亡外國留在中國國內躲藏後來王丹決定不逃命回到北京當場被捕並判刑四年1995 年再被判刑 11 後來因保外就醫獲釋到達美國。 以下內容摘自 《重返天安門》 推薦序〈淹沒真相,不會使歷史成為過去〉,作者是王丹,他寫下他想對 1989 年 6 月 4 日當天廣場上,被中共活生生用坦克碾死的學生夥伴說的話。 (選書編輯:鄒家彥) 王丹,六四天安門事件運動領袖之一,被中共列為頭號通緝犯,已撤銷中國國籍,現居美國。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 精心的封殺,刻意的淡化,是獨裁者一貫的策略和手法. 今年是中國爆發八九民運和六四鎮壓的三十周年。

    • 我們中間藏了個怪物
    • 分心的誘惑
    • 神經學家說真話
    • 專一工作的秘訣
    • 祕訣①把類似工作集中,整理成工作串
    • 祕訣②「我在忙!」善用便利貼提醒他人勿擾
    • 祕訣③把彈性工時排進你的時間表
    • 練習、練習,再練習

    是什麼讓一心多用這麼吸引人?我們知道邊開車邊發簡訊是危險的行為,但是許多人仍然照做。我們如何才能避免分心?為什麼全神貫注一件事情會這麼困難?因為我所謂一心多用這個怪物,就是這樣伺機而動,使很多人都被這個厲害的傢伙耍得團團轉。 牠主要的手段是在我們工作時,把我們的注意力引到不相關的事物上。牠會讓人發毛地出現在我們的辦公桌上,在我們的工作場所添麻煩,牠兩個腦袋瓜會胡亂地左顧右盼,逼我們要更專注其中一邊。在我們絕望盯著收件匣信件悄悄增加時,一心多用怪物會輕聲在我們耳朵旁哄騙著唯一的解決方案:「一次做兩、三、四件事!這是你唯一的希望。」 更糟的是,似乎每個人都對一心多用怪物奉若神明,百依百順。 你要抗拒牠!停止這種瘋狂的行為!鼓起你的勇氣,把一心多用怪物給踢出門外。牠就像美音海妖引誘水手走向自我毀滅...

    我們會分心,這樣對我們不好。 不用太責怪自己。由於科技進步,現今文化對人們的期望,導致不切實際的苛求。媒體氾濫,放送出洪流般的資訊,我們卻被認為要不斷地吸取資訊、能夠隨時待命。 面對堆積如山的工作,很多人的做法是把注意力分散開來,用在不同的工作上。這正是作家琳達.史東(Linda Stone)所謂的「長期分散注意力」(continuous partial attention),而且趨勢逐漸上升,這是爭相曝光的資訊洪流導致我們的注意力變得膚淺、一心多用。我們個人的生活宛如宇宙大爆炸,瘋狂膨脹的宇宙鞭策我們的生活節奏,讓人覺得無法跟上腳步。我一再聽到人們說,「我愈是努力要跟上,愈是承受不了。」 許多人深受錯誤觀念的影響,以為工作超載時,一心多用是必要的應付方式,但這樣總會適得其反。 一心多用誤導...

    任何神經學家都能證實,大腦一次只能專注於處理一件事。請允許我詳細解說。大腦不能在處理需要注意力的工作時,同時處理不同的資訊流。我們口語上講到的一心多用,在學術上稱為「任務切換」,意思是迅速和低效地切換任務。 史丹福大學神經科學家艾雅.歐飛爾(Eyal Ophir)解釋說,「人類不能真正做到一心多用,我們是在任務切換⋯⋯在不同任務之間非常快速地切換。」雖然會覺得像在一心多用,但是大腦無法同時專注於兩件事情。此外,在注意力來回切換的時候,表現會受到影響。 不僅如此,麻省理工學院的厄爾.米勒博士(Earl Miller)也發現到:「你不能專注於一件事情,同時還在做另一件事,因為兩件事情會衝突干擾⋯⋯人們不可能擅長同時兼顧很多事,當有人說自己做得到時,他們是在自欺欺人。人的大腦很會騙自己。」 總括來...

    請記住這個做起來可能很難、但很有幫助的經驗法則:如果有緊迫、艱鉅的工作是你想逃避的,在一天當中儘早去做。咬緊牙根!為了自己好,要嚴以待己,知道嗎。把重要的工作延後做,可能加重你心裡的負擔,使得想要專心一志做其他事情變得難上加難。

    有什麼相關的工作是你平常上班時,一天可能會做上好幾次的?以我自己為例,包括閱讀和回覆訊息,把東西(文章、要簽名的文件、該寄的信件)拿到大樓裡其他辦公室、回電話,並安排會面。 工作串的方式是把類似的工作找出來,把這些事集中在一天當中的特定時段一起做,而不讓同類型的活動一直打斷你的思路。 用工作串的方式可以節省時間,以下是一些幫助你成功的建議: 1. 在你最清醒的時段來使用工作串的方法。 2. 一天做一到三次的工作串。 3. 決定花多久時間做工作串,並設置鬧鈴提醒你該停止的時間。 4. 避免在指定時間之外,從事這些工作。 一天當中簡訊和電子郵件會不時地害你分心嗎?社交媒體的誘惑是否使你留連忘返,影響到工作,對即將到期的專案造成損害?如果是這樣,也許你該嘗試工作串的方法。先從在白天限制自己去回覆訊...

    不起眼的便利貼是你的第一道防線。無論你是有自己的辦公室、還是在小隔間,或是在開放空間的辦公室裡工作,便利貼是你的朋友。把你的想法寫在便利貼上,把它貼在門上、入口處,或是桌子的旁邊。 以下兩張圖,是為了提醒別人自己正在忙的便利貼範例。這時幽默和輕鬆會有益,藝術表現純粹為附加效果。 這樣不會讓你永久不被打擾,最長大約維持90分鐘。最好限制你密集專心一志的時間,在你累垮前,就應該喊卡。這樣你會更有效率,也更熱衷於工作。 若要讓別人好辦事,你可以在便利貼上寫下工作結束的時間,例如:「請下午1:30後再來!」並非所有的打擾都是一樣的。沒空談天說地,和真正需要你幫忙時卻不伸出援手,兩者是不同的。 辦公室的門戶開放政策受到好評,但是我反對,因為這樣會讓人預設你是歡迎和期待別人來打擾你工作的。對於門外漢來說...

    當你為每週該做的事項安排進度表時,至少每天排進兩個半小時的空檔,預留給工作串和突發事件。我稱之為彈性時間,這麼做需要紀律,我看過那些超級忙碌的資深主管,也都使用這套方法。安排連續不間斷的會議會害你深陷絕望,永遠有追趕不上的會議。你還可以使用這段開放時間,專心來做長期的專案。把「沒有排事」的時段看成實際有排事的時段,除非發生急事,不然不能動用。這也是安排彈性工作時間的部分原因。 你可以採用家醫診間的做法。如果你想預約做不緊急的每年基本體檢,他們可能會告訴你下一個可供掛號的日子是一個月後的今天。但是,如果你早上八點打電話過去,說你發燒頭暈,你可以當天早上就掛號,因為內科在行事曆中預留緊急狀況的掛號時間。 對於忙碌的職業人士,這是個理想的模式。你並不需要為愛聊天的同事放下手邊的工作。然而,如果你的...

    專於一事是可以培養的習慣。選擇能增強你專於一事的方式,要挑選實際的事情,例如管理沒有預約前來的訪客、關閉社交媒體、指定時間規劃每日工作、開會時保持專心,或用工作串方式處理電子郵件。把表現很好的情況記錄下來(詳見下頁表三),每週能有四天表現很好就是勝利。經過15個工作日後,給自己一些獎勵。當然,你處在當下的能力提高了,這本身已是最好的獎勵。 這裡提供的許多例子都是標準的辦公室場景。然而,當你肩負許多責任時,這些概念可以應用到其他情況,無論你是自由業者、學生、藝術家,或是全職父母。 《專一力原則》 這裡買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專一力原則》,由寶鼎出版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3. 2019年3月6日 · 好不容易遇到聊得來、可以一起狂放喝酒的知音,歡樂的時光卻總是太短,就連孟浩然也忍不住惋惜又難過地喊「天涯一望斷人腸」! 也正是因為沒辦法保持聯繫,更難以知道未來會會有再相見的機會。 在道別時候,詩人所能做的,恐怕也只有吟詠詩句,來抒發自己的鬱悶與悲傷,同時也對友人的遠行表達祝福。 有趣的是,這些詩句也展現出詩人的不同性格,如何面對離別這件事。 時代的差異也會有所影響,像是初唐詩人陳子昂〈 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 〉中,裡面所描寫的器具都有種高貴感: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這首詩透過景色推移的描寫,也寫時間如何無情的消逝、不為人停留。

  4. 2017年6月23日 · 生活就因為你時常有這種內心的「擺爛學」,導致你生活的空洞是會無限維繫下去的。. 不論你在任何別的地方努力補回來,「擺爛」好比是你一種人與人互動的潛在模式,如影隨形,你想擺脫都很難擺脫的掉。. 所以,你或許可以因為喜歡,而開始「擺爛 ...

  5. 2021年2月3日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1-02-03.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 觀臺灣第 47 期:島與島 》,由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首圖來源: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BO》編輯檯好書推薦:《 觀臺灣第 47 期:島與島 》】. > 到 ...

  6. 2015年9月17日 · 文/蔡淇華. 「我要轉學! 」知道自己考上私立大學那天,我很神氣的跟名校同學說。 「加油,明年來當我的校友。 」同學捶捶我的肩膀,給我不少力量。 但力量沒幾天就用完了,因為沒有間斷的迎新和party填滿了我的時間。 轉學書籍漸漸積灰,我很心虛。 但轉學考的日子終於來了,繳了報名費,到T大碰碰運氣。 接到成績單那天,我的夢醒了:343位考生中,排名307名,但只錄取五名。 終於知道自己程度爛,但怎麼那麼爛? 好吧,認了,既然轉學無望,那就乖乖的呆在原校混到畢業吧。 但我也實在太混了,心態一直調整不過來,一直惋惜,金石之質,奈何與草木同伍? 所以心思一直無法放在學習上,最後唸到延畢,連本科的英文,在考預官時都只考了八分。 畢業後,身為菜鳥,主管不給太多適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