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18日 · 歷經因地震失去親人的痛張喬蔭在建築結構建材規劃上格外用心;「我阿公重建跟原本風格不太一樣的洋房以檜木為原料花了10甲農地才蓋成他改變過去的土角厝結構改用中空結構的木條再塗上珪藻土非常安全是阿公以極大愛心的 ...

  2. 2019年9月17日 · 這場由921開啟的生態社區理想與實踐的蓬勃與失落經驗,為台灣「地方創生」提供了座標。. 「你看喔,這些921大地震後種的樹現在,已經這麼大了,」南投縣中寮鄉和興村民詹淑瓊,指著平林溪畔的成排茄苳樹說。. 路的另一側豎立一塊「時報種樹區 ...

  3. 90年代起在外海的大規模填海造陸計畫,又堵住最後的一線生機。. 人工浮島上沒有許諾的河岸公園,而是油槽、管線,還有被稱為「石化運輸道」的國道七號⋯⋯. 「森氧、人文、樂活、悅讀」,在已經停止運轉3年的高雄煉油廠旁,房地產的文案,如今隨處可見 ...

  4. 1962年出生於彰化伸港,1980年代以打工方式購買第一部相機,開始記錄台灣自然景貌,而後任職媒體,主跑政經與社運。 1990年,因目睹 嘉義東石網寮村因颱風淹水39天 卻缺乏媒體關注之慘況,決心專注耕耘環境新聞,並開始參與電子媒體。 1993年起在平面媒體撰寫環境議題專欄,前後長達12年,共累積超過30萬字的台灣環境田野調查資料。 1998年他進入《公視》新聞部服務至今,已累積20多萬張環境紀錄圖像、27部環境紀錄片作品。

  5. 亞泥占地約400公頃的新城山礦場,租用了180多公頃的原保地,日治時期為蕃人所要地,太魯閣族世代於此狩獵耕種。 1960年代,政府推行「促進山胞開發利用山地保留地計畫」,開始整理地籍。 1968年起,部分原住民去秀林鄉公所登記耕作權,按法規,登記後耕作滿10年,即可取得土地所有權(1987年改為登記後滿5年即可取得所有權)。 1968年登記的耕作權進入第5年,1973年亞泥從華東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移轉取得大理石礦採礦權,土地被圍起來,再也不能進去耕作。

  6. 2014年12月初,鄭文泉在家中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自稱是花蓮縣長室秘書,說要發還土地,乍聽之下他還以為是詐騙集團,半信半疑。 直到12月10日,鄭文泉陪著八十幾歲的老母親徐阿金,連同另一位太魯閣族人楊金香,一起到縣政府領取土地權狀,「縣長說,你把土地拿回來,要好好去利用耕作呀! 來到2017,土地拿回來已3年,徐阿金的土地上至今仍屹立著亞泥礦場的變電箱,楊金香的土地現況是「礦石成品堆置場」,權狀薄薄一張紙,至今仍改變不了什麼。 原住民向亞泥爭地返還的運動已經超過20年,鄭文泉的母親徐阿金是在法院判決下,已確定合法擁有土地的僅有兩位「幸運兒」之一,另外還有大約350筆原住民保留地拿不回來。 今年53歲的退休員警鄭文泉,他在富世村派出所工作10年,直到退休。

  7. 2020年7月15日 · 雖然政府保證,光電絕對不會設置於國家公園或國家重要溼地等法定保護區,但從歷年調查結果來看,許多具有光電潛力的西南沿海魚塭與廢棄鹽田,雖然不是法定保護區,卻是黑面琵鷺與鳥類的重要棲地,每當秋冬季節漁民排水曬塭,就會吸引大批候鳥棲息覓食。 若光電選址不當或區內大面積改變地貌、累積開發面積過大,而超過當地環境承載力,都可能會使生態環境逐漸劣化,危及瀕危鳥類與候鳥的生存。 發展再生能源本來是好事一樁,一旦規畫不當、而發生這種綠能與環境生態相抵觸,反倒可能會重傷台灣的國際形象。 社會面:魚塭、農地租金狂漲等效應,缺乏明確規範和溝通. 在社會面,光電廠商的尋地進駐,也造成魚塭與農地土地租金提高,而影響原有承租養殖戶的生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