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0月4日 · 重陽節的習俗 1 :祭祀祖先. 早期漳州人在清明節時並不 祭祖 ,而是選擇在重陽節時作總忌;過去台灣社會普遍經濟條件不佳,也會選擇在重陽節這天才 祭祖 ,才會有 重陽節 祭祀祖先的習俗。. 而 重陽節 祭祖與清明節祭祖在供品上略有不同,除了備米酒外,還 ...

  2. 2016年5月16日 · 麵新聞. Home - 麵新聞 - 關於台灣小麥的二三事. 民國38年戰後,麵食文化經由大陸外省移民傳入台灣,傳統麵食包括麵條、麵線、薏麵及饅頭。. 直至70年代後,由小麥所製作的麵食除了被當做主食外,也應用於點心、宵夜,另外小麥麵粉所製作出的饅頭、包子 ...

    • 什麼是麩質
    • 怎麼分離麩質
    • 乳糜瀉的成因
    • 我們需要食用無麩質食品嗎

    「麩質」為最近幾年常常聽到的名詞。「我們的產品是無麩質的產品,所以對人體比較好唷」銷售人員這樣說。「你們的產品是無麩質的嗎?」不知不覺你也對無麩質感興趣。究竟什麼是麩質呢? 「麩質」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麵筋,你沒有聽錯, 就是那個「好想吃一口」的大土豆麵筋的麵筋。市面上所販售的麵筋大都經過油炸、調味加工過後過才成為了我們所認識的產品。 麩質是存在於小麥、大麥、黑麥…等麥類中的蛋白質,主要是由麥蛋白(Glutenin)與麥膠蛋白(Gliadin)兩類所混合構成,它賦予了食物的嚼感與彈性。我們在市場上購買的麵粉依據蛋白質也就是麩質含量的高低可以分為「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因此如果你想要食物的口感彈牙有彈性就是用「高筋麵粉」,如果你要做鬆鬆軟軟的蛋糕就使用「低筋麵粉」。

    因為麩質是不可被水溶解的蛋白質,遇到水會相互凝聚揉捏後會變成緊實的團狀物。利用這個特性我們就可以把麵粉裡面的蛋白質分離出來。我們常常說的「say T(台語發音)」就是「洗筋」把麵筋「洗」出來的意思,具體的做法是水盆裡面裝滿水後,將揉好的麵團放到水盆裡面反覆搓揉像是洗衣服一樣。麩質不溶於水遇到水會聚合,麵粉的澱粉被帶到水中手上的麵團會越來越小,最後剩下來的就是麩質也就是麵筋了。 洗好的麩質就像是膠(glue),像是咀嚼過的口香糖一樣,所以麩質的英文就叫做gluten。為什麼要把麩質分離呢?因為我們有一道料理就是炒麵筋。最簡單的作法就是將抽離出來的麵筋分成一小塊一小塊之後經過油炸後,就會變成一顆一顆的球。 經過調味烹煮後就成為了我們非常熟悉的麵筋了。

    有些人吃麵包就會拉肚子,常常歸咎於麵包裡面的酵母。或是有人稱之為小麥過敏。你知道嗎?世界上有一群人會有麩質過敏問題。這種過敏的成因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稱為「乳糜瀉(celiac disease)」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另一種是「非自體免疫疾病」的過敏症狀,這兩種病人通常在食用有麩質的食物後會有胃抽筋、腹脹、腹瀉的情況。相較於美國人,亞洲人得此病的人較少, 在台灣發生的機會也不高。 乳糜瀉的疾病,是因為患者帶有特定基因,讓免疫細胞可以與gliadin結合,進一步活化後續的毒殺型T細胞,進一步造成腸道的受損與萎縮。這種自體免疫的疾病只要患者接觸到含有麩質的產品,就會讓小腸內的指狀結構絨毛慢性發炎且受損,無法執行分解食物並讓養份通過小腸壁進入血管(以傳送至全身)的正常功能。 好消息是,小腸受損後還是可...

    在美國,食品都會標示出過敏原,其中一項就是麩質,還特別成立一個專區給無麩質(gluten-free)產品陳列。 其實只要不是乳糜瀉的患者,就不需要去吃無麩質食品。無麩質食品不意謂營養、健康與低熱量的食品,食品少了麩質可能會影響口感,不夠Q彈、無法黏著,為了要讓產品更好吃讓人接受,有些產品會提高油脂與糖的比例。正常人不是不可以吃這樣的食品,只是看有沒有需要。在商人炒作下,如果你為了增加你的時尚感、如果你願意多花錢讓食物聽起來比較健康,倒也無妨。 參考資料: 1. What The Heck Is Gluten? 2. 為何吃麵包也會拉肚子? 3. 無麩質飲食,你有必要吃嗎? 4. What the heck is Gluten? (and how to know if it’s hurting...

  3. 2023年12月5日 · 六、手持式掛燙機. 七、迷你無線手持吸塵器. 八、充電隨行果汁機. 九、小型行李箱. 十、大容量質感環保杯. 提到聖誕節絕對少不了交換禮品的環節啦,不過是不是每次都沒頭緒不知道送什麼比較好呢?. 阿風帶你介紹以下超實用的千元商品,讓你不必再苦惱啦 ...

  4. 2014年9月22日 · 秋分,時間一般在國曆的9月22到24之間,此時已正式進入秋季,所以氣溫漸降空氣也較乾燥,有所謂「秋燥」之稱。乾燥型的天氣,容易使我們出現皮膚乾癢、咽喉腫痛、頭疼等症狀,為避免秋燥傷肺,建議可多進食一些富含水分的蔬果來改善這些症狀,以達潤肺抑燥之效。

  5. 2017年8月24日 · 早期漢人到台灣,需要經過台灣海峽,素有「黑水溝」的稱號,因為洶湧的浪頭與險峻的天象,讓渡海變得困難重重。 好不容易到了台灣,也需要重新適應濕熱的海島環境與不同的傳染病,甚至是因為原鄉不同,彼此之間競爭開墾資源而產生的大小械鬥,很多 ...

  6. 2016年11月28日 · 上述曾提到麵食在漢人移墾時期多被視為點心類食物,但麵食在1960 年代之後逐漸成為臺灣人民的主食之一,可歸咎以下幾項因素(陳美慧,2013):. 一、推廣麵食節省稻米的經濟策略. 政府鼓勵國人多吃麵食、少吃白米,以促進稻米外銷,增加外匯收入。. 當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