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1日 · 根據台灣交通部觀光局統計, 2020 年初,因觀光、商務、求學等各種不同原因,從全球各地入境台灣的旅客有 81 萬人次。 然而,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入境人次轉眼間就大幅衰退至 35 萬人次,減少了 5 成以上。 同時,根據世界旅遊組織(UNWTO)史密斯研究中心(STR)資料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 2020 年亞太地區實際住房率減少 45% 。 目前 COVID-19 的傳染率與重症死亡率尚未穩定下降,即使疫苗順利研發與生產,仍需時間普及接種率,因此 WHO 認為 2022 年才可有效控制疫情。 疫情發展可能延續為病毒仍持續傳播與突變,轉變為流感模式且不限於季節性(有別於 2003 年 SARS 疫情,屬於期間性爆發,數個月後病毒自身突變,加上較低效率的傳播特性而消失)。

  2. 2022年2月17日 · 台灣已有條件逐步解封. 然而,截至 2022 年 2 月 11 日,台灣 COVID-19 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第 1 劑達82.24%、第 2 劑 75.50%、基礎加強劑接種率 0.76%、追加劑接種率 28.56%。 相較於開始解封的國家,我們全民2劑的疫苗接種率雖然已經快要接近 8 成,但是第 3 劑追加劑顯然是不足。 特別是截至 2 月 8 日,75 歲以上的長輩第一劑接種率只有 75.5 %,第二劑為 69%,顯示出 75 歲以上的老人家接種率非常低。 加上抗病毒藥劑進口量仍然不足,老人家又是高住院率、高重症率、高死亡率族群,讓解封存在高風險,不得不更加周延準備。

  3. 2021年5月20日 · 現在台灣 COVID-19 疫情持續升溫莊坤達也在臉書中指出希望政府可以分享最小統計區的病歷資料,「 我不介意可以再白工跟學生拚一下幫大家做一個能讓大家知道最即時的風險地圖

  4. 2024年2月26日 · 此外,EIU 與 S&P Global 於 2024 年 2 月份發布日本 2024 年 GDP 成長率估計值,分別達 1.4%、0.66%,皆與 1 月估計值持平。. 在就業市場方面,日本總務省發布 2023 年 12 月失業率為 2.3%,2023 年全年失業率為 2.6%,較 2022 年數值持平。. 在物價方面,2023 年 12 月 CPI 年增率 ...

  5. 2020年9月30日 ·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疫情爆發後 25% 的成年人已經難以支付它們的帳單,33% 的人提領存款或退休金才能維持生活,還有約 17% 的人必須向朋友或家人借錢度日,或者從食物銀行(food bank)取得糧食。 此外,該調查發現工作的收入高低也對失業情況造成影響。 有 58% 失業的上層及中產階級已經復工或找到新工作,卻只有 43% 的低收入成年人已經復工或找到新工作。 美國媒體《Vox》的報導提到,皮尤研究中心與多數相關經濟分析的結果大致相符。 像是《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數據也指出,美國疫情之初流失 2200 萬份工作,如今僅不到 50% 得以復工。

  6. 2020年12月1日 · 1. 外送平台產業規模高速膨脹,2020 年消費金額有望突破百億. 受到疫情影響帶動台灣外送平台產業規模 2020 年第一季與第二季分別成長至新台幣 21.7 億與 34.0 億元,同期成長率高達 326% 與 276%,2020 年台灣餐飲外送平台產業將有機會突破成為全年百億規模的產業類別。 從競爭地圖中可以看到,2020 年台灣外送平台產業可大致區分為 4 大參戰陣營,分別為以 foodpanda 與 Uber Eats 為主的外資系市佔雙雄、inline/蝦皮等資訊系統或電商平台關聯業者跨足營運、Cutaway/foodomo 等本土新創業者、以及全球快遞/lalamove 等以支援服務角色切入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台灣餐飲外送平台產業已進入競爭強度極高的軍備競賽。

  7. 2021年8月19日 · 在新冠疫情之下根據 ABB 的觀察,台灣整體的自動化需求都有提高。 從人口統計的角度來看,台灣人口在 2020 年首度負成長,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突破 16%,預計在 2025 年達到 20%,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 可以預期,未來勞動人口將持續降低。 因此在疫情前,產業就已逐步自動化,期望在不穩定的勞動力供給中,確保產能的穩定。 而 ABB 指出,疫情爆發讓產業界看見,機械手臂還有「預防疾病」與「穩定產線」的功用。 高通量 PCR 自動化檢測儀就是機械手臂防疫的極佳案例。 但是新冠疫情迫使員工遠距工作,加上部分員工染疫,或是家裡有人染疫而隔離,造成工作現場的勞動力不穩定。 導入機械手臂,可以確保產能可控性與生產彈性,這是企業評估自動化的驅動力之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