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廟方主任委員洪文華講述毗鄰海濱的白沙屯居民多數先祖是福建 泉州 同安惠安移居而來自乾隆年間奉請媽祖渡海來台啟肇以來媽祖已成為當地人最重要的心靈依靠而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乃白沙屯最重要最具地方特色的活動 [5]。

  2. 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的特色是只有「起駕日」「刈火日」與「回宮日」為每年農曆12月15日下午擲筊每年天數路線皆不固定信徒宣稱這是媽祖指引轎夫行轎前進。 歷史. 向北港進香的習俗在白沙屯拱天宮建廟之前已存在 [1] 。 咸豐 晚年 白沙屯 居民有鑑於媽祖神像長年輪值奉祀於爐主家遲遲未有禮拜殿堂村民倡議集資創建於同治二年1863年建成拱天宮成為地方信仰中心。 1930年經一甲子的風雨剝蝕土埆結構已漸斜傾,有失禮神誠敬;地方信士提議,為使廟宇堅實穩固,改以磚石修建。 2003年首次舉辦白沙屯文化藝術季。 2008年8月4日, 苗栗縣政府 將白沙屯媽祖進香登錄為 苗栗縣文化資產 。 [2] 2010年, 中華民國文化部 指定白沙屯媽祖進香為 國家重要無形文化活動資產 。 [3] 進香照片

    • 通霄鎮拱天宮
    • 可溯及1863年之前
  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沙屯妈祖徒步进香 台湾 苗栗县 通霄镇 白沙屯拱天宫 信众代代相传之民间 宗教仪式 ,每年来回徒步约300-400公里之间。 介绍与历史 [ 编辑] 介绍 [ 编辑] 在该仪式中,诸信众及工作人员以徒步方式抬着 妈祖 神轿纵跨苗栗县、 台中市 、 彰化县 、 云林县 等地区及横渡 大安溪 、 大甲溪 、 大肚溪 、 浊水溪 ,前往 北港朝天宫 进香 。 队伍上除白沙屯妈祖外,还有来自苗栗县 后龙镇 南港里 山边妈祖宫 的山边妈祖共同乘轿进香。 回銮到通霄新埔秋茂园,由四人轿换八人轿,换八人轿后不准再钻轿脚。 白沙屯妈祖进香的的特色是只有“起驾日”、“刈火日”与“回宫日”为每年农历12月15日下午掷筊,每年天数、路线皆不固定,信徒宣称这是妈祖指引轿夫行轿前进。

  4. 白沙屯 ( 臺灣話 : Pe̍h-soa-tun ),是一個位於臺灣 苗栗縣 通霄鎮 的傳統地名。 名稱. 因其北側 過港溪 砂石豐富,且當地冬季強勁 東北季風 將砂石吹至河口南岸堆積 沙丘 ,砂石顏色呈淡黃,閩南人乃稱「白沙墩」 [1] 。 而鄰近之客家人則稱之「白沙堆」。 1920年, 日本當局 整理地名寫法,原有「墩」一律改為「屯」,故「白沙墩」改換「白沙屯」,不過閩南語口語仍襲舊稱;該地居民於每年春季徒步前往北港進香聞名 [2] 。 歷史. 白沙墩的建立,最早出現的史料記載可溯自 同治 十年(1871年) 陳培桂 所著《 淡水廳志 》, [3] 白沙屯是通霄鎮內開發較早的地區,大致在清康熙中業便已開發 [4] , 二戰後 通霄庄 的白沙屯大致劃分出白東里、白西里等二里。 範圍.

  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目前授證的國家重要民俗中與有關媽祖信仰佔了五項分別為白沙屯媽祖進香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彰化南瑤宮媽祖徒步笨港進香 [5]、北港朝天宮迎媽祖與雲林六房媽過爐

  6. 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的特色是只有起駕日」、「刈火日回宮日為每年農曆12月15日下午擲筊每年天數路線皆不固定信徒宣稱這是媽祖指引轎夫行轎前進。 歷史 [ 編輯] 向北港進香的習俗在白沙屯拱天宮建廟之前已存在 [1] 。 咸豐 晚年 白沙屯 居民有鑑於媽祖神像長年輪值奉祀於爐主家遲遲未有禮拜殿堂村民倡議集資創建於同治二年1863年建成拱天宮成為地方信仰中心。 1930年經一甲子的風雨剝蝕土埆結構已漸斜傾,有失禮神誠敬;地方信士提議,為使廟宇堅實穩固,改以磚石修建。 2003年首次舉辦白沙屯文化藝術季。 2008年8月4日, 苗栗縣政府 將白沙屯媽祖進香登錄為 苗栗縣文化資產 。 [2] 2010年, 中華民國文化部 指定白沙屯媽祖進香為 國家重要無形文化活動資產 。 [3]

  7. 媽祖 ( 莆仙語 : Mâ-cô ; 閩東語 : 媽祖 , 平話字 : Mā-cū ; 閩南語 : Má-tsóo ),是 中國民間信仰 中的 海洋女神 ,有關信仰主要發散中心是 湄洲島 ,擴及於沿海之浙江、福建、广东、海南、 膠東半島 、天津等地區,也被隨該些地區之移民傳至於 臺灣 、 琉球 、 日本 本土、 新加坡 等地 [1] 。 媽祖據傳 原名 林默 , 暱稱 「 默娘 」,又称 天上圣母 、 天后 、 天妃 、 天妃娘娘 、 湄洲娘妈 (莆田话:Ná̤u-mâ)、 妈祖婆 、姑婆嫲 (Gū pó má)等,生活於 北宋 時期之 興化軍 莆田縣 ,在手足中排序最後。 據稱,她聰慧過人但沈默寡言,並成為一位 釋道兼修 的仙姑,為人 占卜 禍福,而終身 未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