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520農民運動是戰後臺灣最大規模的社會運動警察與民眾將近二十小時的激戰對立警棍石塊甚至燃燒汽油臺灣社會為民主付出慘痛代價。 (攝影/蔡文祥 CC BY-NC-ND 3.0 TW) 乍看之下520事件是一場農民運動但就參與者的背景與歷史影響程度來看卻不折不扣是一次具有整體指標性的民主運動。 (攝影/蔡文祥 CC BY-NC-ND 3.0 TW) 那時學生時代充滿很多理想,我們前前後後還跑了許多農村做問卷調查,印象最深刻的是,農民說他們不是要爭取自己的權益,而是期待下一代能夠翻身,不要再種田了,因為他們認為農業到這代已經差不多、沒指望了。

  2. 根據時任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許木柱領軍調查、編纂的《520事件調查報告書》描述,1988年5月20日上午,農民先是在國父紀念館集合,於12點45分出發,沿著仁愛路、敦化南路、南京東路前進;大約下午2點後,當隊伍行經南京東、林森北路口時,警方以核准路線未 ...

  3. 為因應氣候變遷及糧食安全考量,農委會早自2010即召開「因應氣候變遷農業調適政策會議」,之後於2015年進一步推動「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領域行動計畫」。 2021年9月,農委會成立「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著重「減量」、「增匯」、「循環」及「綠趨勢」 等4大主軸議題。 2023年8配合農委會改組,專案辦公室升格為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統籌規劃農業部門因應氣候變遷調適政策與路徑。 能源轉型是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的一環,發展再生能源利用也成為農村發展的關鍵議題。 2013年農委會提出修訂《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將綠能設施納入為可申請設置的附屬設施,正式揭起「農地綠能」的潮流,帶動農村開始嘗試在農業用地上設置綠能設施的可能性。

  4. 農傳媒. 20180519. 攝影/黃志勳. 文/黃志勳. 30年前的5月20日一場許多老弱婦孺參與的農民請願活動最後卻演變成橫跨兩天的警民衝突共計130餘人被捕96人被移送法辦最後收押人數近400人成為臺灣戰後最大規模農民抗爭事件這場雲林縣農權會發起的群眾運動有10個縣市農民參與由林國華擔任總指揮蕭裕珍擔任副總指揮提出全面農保眷保肥料自由買賣增加稻米保證價格與收購面積廢止農會總幹事遴選廢止農田水利會會長遴選成立農業部農地自由買賣等七項訴求由於多數是純樸的農民,雖有部分人曾參與社運,但激烈抗爭可能原本也不在設定劇本中,卻因為一個上廁所的生理需求,意外引爆立法院門口第一波衝突,造成警民對立激化,終至不可收拾。

  5. 近年來我國受到氣候變遷、經貿區域整合與自由化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等衝擊,促使農業生產、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及國際農產供應鏈模式發生變革。 加上國人對於食安與環境永續意識提高,使我國農業發展面臨多重挑戰。 為調整產業結構及尋求突破,自105年5月起,政府積極推動「新農業政策」,對內強化農業發展基礎,對外加強國際合作。 在國內方面,這7年多來,為照顧好農民,政府完備「三保一金」四大農民福利體系,健全農民福利保障及強化農業經營的韌性,使從農無後顧之憂。 農業資源永續與妥善利用,攸關糧食生產的穩定,為提高水資源運用效率、擴大灌溉服務範圍,109年完成農田水利會改革為公務機關,在面對百年大旱時,展現行政效率幫助農民度過難關。

  6. 幾個世紀以來貧困的菲律賓農民週期性地發起反抗騷動直到二次大戰之前在新興共產勢力的協助下終於醞釀成持續性的武裝運動尤以虎克Huk最為龐大這股反抗勢力立刻在菲律賓群島中蔓延但當麥克阿瑟從日軍手上將菲律賓奪回後地主透過自己豢養的私人武裝將土地又搶了回來——這種私人武裝日後仍繼續成為地主騷擾暗殺農民和農民領袖的工具也是農民處境無法改變的原因之一。 菲律賓獨立後,美國仍然透過軍事駐紮,干涉菲國內政,也數次提出報告申明:土地改革與重新分配,才是解決農民騷亂的方法。

  7. 芒果進入抽花期田間炭疽病及白粉病的病原菌蠢蠢欲動為掌握病害防治適期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友應密切注意果樹開花情形抽穗前後應立即施藥以預防及控制炭疽病與白粉病的發生與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