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台灣. 香港. 參見. 參考文獻. 長期護理. 挪威 護理之家 (英语:Nursing home) 的老人。 長期護理 (英語: Long-Term Care ,簡稱 LTC ),是一種協助因 慢性疾病 或 身心障礙 而長期無法自理的病患,滿足各式各樣醫療與非醫療需求的服務。 長期護理通常會提供看護與非技術性照護,例如協助著 裝 、使用浴室等 日常生活活動 。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長期護理案例,屬於多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口,需要專業人員以專業技術進行處理,因此醫療照護服務漸漸加入長期護理服務當中。 長期護理可以在家庭、社區、 支援性居處 (英语:Assisted living) 、 護理之家 (英语:Nursing home) 及居家呼吸照護所等處提供。

  2. 為紀念百齡在兩廣總督任上平定海盜的功績,宮廷畫師袁瑛繪製了《平海還朝圖》手卷(1811),進士伊秉綬題簽,進士曾燠等跋。 家庭 [編輯] 家族世居承德張三營。 曾祖張宏仁,贈光祿大夫。 祖父張應魁(c.1690s-1752),直隸正定營都司,贈光祿大夫。

  3. 百齡(满语:ᠪᡝᠯᡳᠩ,穆麟德轉寫:beling,1748年—1816年),张姓,字子頤,号菊溪,内务府汉军正黄旗人,籍河北承德。清朝官員,进士出身。历任湖广、两广、两江总督,授三等男爵。

  4. 臺北市立關渡醫院(英語: Taipei Municipal Guandu Hospital ),是臺北市政府於關渡地區所設立的一所市立醫院,1999年館舍竣工,2000年7月22日開幕啟用,以慢性病醫療為醫院發展重點。 自啟用起即委託臺北榮民總醫院經營,為臺北市第二委外經營的市立醫院,也是唯二未併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的臺北 ...

    • 歷史
    • 科部
    • 爭議
    • 馬偕醫療體系

    清治時期

    馬偕是加拿大長老會差會牧師,於19世紀末期至台灣傳教與行醫,1872年3月9日來到滬尾(今新北市淡水區)。1879年12月26日馬偕首次返國述職,向加拿大長老教會(英語:Presbyterian Church in Canada)報告北臺灣教勢,獲美國底特律馬偕夫人為紀念安息不久的馬偕船長慨贈美金3000元;馬偕返臺後將此奉獻建造醫館。1880年,馬偕創建臺灣北部第一所西醫院滬尾偕醫館落成,為馬偕醫院前身。

    日治時期

    1900年4月25日偕醫館取得日本政府執業許可。1901年6月2日馬偕因喉癌病逝淡水,偕醫館暫時停診。當時協助馬偕牧師從事醫療工作的醫生有林格(Dr.L.E. Ringer)、華雅各醫師(也是牧師,Rev.J.B. Fraser,M.D.)、約翰生(Dr.C.H. Johansen)、歷尼(Dr. Rennie)、安基爾(F.C. Angear)和威爾森基(Dr.Y.J. Wilkison)。1905年宣教師宋雅各(Dr.& Rev.J.Y. Ferguson)醫師夫婦抵淡水。1906年重開偕醫館。1911年宋雅各向教會提議將偕醫館由淡水遷到台北,擴建並命名為馬偕紀念醫院。1911年宋雅各提議遷址臺北市。1912年12月26日馬偕紀念醫院落成,舉行感恩禮拜,宋雅各擔任首任院長。1913年9月加拿大籍烈以利姑娘(Miss Isabel Elliot, 1881-1971年)擔任護理長,開辦「看護婦訓練班」,負責培育護士。訓練班為馬偕護校(高職,今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的前身。1918年6月因戰爭及宋雅各因病返國,馬偕紀念醫院被迫停辦。1924年戴仁壽醫師重開馬偕紀念醫院,並擔任院長...

    近代

    20世紀 1956年8月31日,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誔生於臺北馬偕紀念醫院,1960年羅慧夫醫師(Dr. M. S. Noordhoff)擔任院長。1967年登記設立「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附設馬偕紀念醫院」,並設置臺灣第一間ICU病房(加護病房)。1969年創立「自殺防治中心」。1988年捐助設立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1990年成立臺灣第一家安寧病房(18床)。1990年捐助設立安寧照顧基金會。1992年捐助設立中華民國早產兒基金會。1994年籌備設立馬偕醫學院。1994年淡水院區附設居家護理所。1996年全國首創緩和醫療門診。1999年馬偕護校改制升格為馬偕護理專科學校(今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1999年9月27日設立護理之家,住民年均87歲。屢次榮獲行政院衛生署特優評鑑。 2000年代 2000年購置新竹市南門綜合醫院光復院區,並籌設為新竹分院。2000年接受石門鄉捐地籌劃老梅分院。2000年行政院衛生署醫學中心評鑑評定會通過馬偕紀念醫院為正式醫學中心。2002年新竹分院附設居家護理所。2003年臺東分院附設居家護理所。2009年馬偕醫學院正式招生。2009年4月2日在...

    內科部
    外科部
    護理部
    婦產科部
    小兒科部
    其他臨床科

    肩難產事件

    1994年,馬偕醫院肩難產事件,為台灣首宗涉及醫療行為是否屬於《消費者保護法》規範領域事件。

    原住民唾液研究事件

    2007年初,有「台灣血液之母」之稱的馬偕醫院醫學研究科研究員林媽利及其團隊,因執行國科會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南島民族的分類與擴散」計畫,到花蓮縣豐濱鄉新社部落採集原住民唾液,研究台灣族群與東南亞國家及亞洲大陸族群的關係。為此雙方發生糾紛,原住民的葛瑪蘭族人認為,林媽利方未完整告知研究目的及被採樣者應知的權利,也未依《原住民基本法》取得合乎程序的同意,違反了醫學研究倫理,於是向國科會和原住民委員會舉發。國科會學術倫理審議委員會討論後,要求林媽利銷毀唾沫樣本,永久封存葛瑪蘭族人的檢驗數據,不得作為任何研究及論文發表,並決議對林及馬偕醫院以違反醫學倫理提出糾正。

    解僱跨性別者

    2010年12月30日,臺北馬偕醫院資訊工程師周逸人因其跨性別者身分遭解僱。周逸人質疑臺北馬偕醫院涉嫌性別歧視,院方指控周逸人曠職太多,周逸人反控院方說謊。2011年1月9日,性別人權協會前往臺北馬偕醫院聲援周逸人,抗議院方性別歧視、剝奪跨性別者工作權,要求臺北市政府勞工局調查。2011年5月5日,臺北市政府勞工局性別工作平等會認定臺北馬偕醫院構成性別歧視、違反《性別平等工作法》與《就業服務法》,裁處罰鍰新臺幣5萬元。臺北馬偕醫院不服臺北市政府勞工局之裁罰,向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提起訴願但於2011年8月12日被駁回,而向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提起行政訴訟。2012年8月21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庭判決,臺北馬偕醫院不經預告、貿然終止雇傭契約,違反《勞動基準法》,解僱無效,應賠償周逸人獎金新臺幣16000元。2013年1月2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101年度簡字第164號判決」,駁回臺北馬偕醫院之訴。>

    院區

    1. 馬偕紀念醫院 (臺北馬偕紀念醫院) 2. 馬偕兒童醫院 3. 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4.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 5. 臺東馬偕紀念醫院

    診所

    1. 國立清華大學附設診所(於2020年歇業) 2.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診所(非健保特約機構)

    機動健檢

    1. 馬偕紀念醫院海外行動醫療團 2. 馬偕紀念醫院偏遠地區醫療服務隊 3. 馬偕醫學院假日健檢服務隊

  5. 百齡也是一位藝術品收藏家,尤以其瓷器收藏而聞名。 1981年,他以380萬港元於香港 蘇富比 購得一隻 仇焱 舊藏的 成化鬥彩雞缸杯 。 [4] [5] 1992年,他以154萬美元於紐約 佳士得 購得史蒂芬·瓊肯三世(Stephen Junkunc III)舊藏的一件 汝窯 盤。

  6. 交通 捷運淡水線:由劍潭站2號出口步行本校約10-15分鐘 250路:公車由永和至後港,每小時一班。 529路百齡→劍潭捷運站→士林區行政中心→百齡 重慶幹線:百齡→重慶北路→火車站→重慶北路→百齡 聯絡方式 學校電話:02-2881-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