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目前已擴散至桃園大圳部分圳路以及下游的鳶山堰。目前僅有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和北區水資源局有進行河殼菜蛤的相關研究。 大事紀 2002年3月25日,聯合報與自由時報首度報導石門水庫因水位下降而發現龐大的河殼菜蛤族群。

    • 使用中
    • 沿革
    • 設施及工程
    • 生態
    • 大事紀
    • 相關文化
    • 照片
    • 腳注
    • 外部連結

    背景

    桃園台地為古石門溪所沖積而成的沖積扇平原。但在古石門溪上游發生河川襲奪後,桃園台地的河流多荒溪型河流,而缺乏穩定供應的水源。因此清代墾民在入墾桃園台地後,多以興建埤塘來供應灌溉所需的水源,但仍無法完全掙脫「看天田」的困境。 清代桃園台地的水利事業多為墾民自己修築。如乾隆13年(1748年),霄里社通事知母六曾和漢人墾戶薛奇隆共同修築霄裡大圳來灌溉今日龍潭一地,其後又修築靈潭埤(今龍潭大池),蓄水灌溉龍潭一地。 到了道光21年(1841年),曹謹任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曹謹任鳳山縣知縣時,曾修建曹公圳灌溉鳳山地區。在任淡水撫民同知後,即研議引大漢溪水修築水圳以灌溉桃園台地,此為官方主導水利興建之始。但因墾民之間的分類意識,而無法實踐。 其後在大正5年(1916年),八田與一和狩野三郎引大漢溪溪水,以官民合資的方式,人工開鑿桃園大圳,並於大正13年(1924年)竣工。竣工後,八田與一繼續研究在石門峽谷建壩蓄水之可行性,並在昭和4年(1929年)發表「昭和水利事業計劃」,並開始著手對大漢溪進行水文調查和地質探勘。但因戰爭隨即爆發,未付諸實施。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陳誠來臺時曾赴石...

    興建

    1955年7月,石門水庫建設籌備委員會成立,以中華民國副總統陳誠為主任委員,臺灣大學教授徐世大受聘為總工程師、顧文魁兼任副總工程師。:81石門水庫主壩原規劃為混凝土拱壩,然基於壩基承載力考量設計時修正為土石壩。水庫排洪設施原僅規劃建置有溢洪道,1956年7月開始興建。 1964年6月14日,興建歷時8年,石門水庫正式竣工。:107參與建設人員七千餘人,建設經費約達新台幣32億元,其中包含美援資助。水庫建設完畢之後,具有灌溉、發電、給水、防洪、觀光等效益。主要工程可分為大壩、溢洪道、排洪隧道、電廠、後池及後池堰、石門大圳及桃園大圳進水口等結構物。1963年由於葛樂禮颱風引發超大洪水,經重新檢討後於1979年在大壩右岸山脊增設排洪隧道,排洪能力由原設計之每秒11400立方公尺提升到每秒13800立方公尺。

    發電系統

    石門發電廠位於石門水庫大壩下游左側,為塔式進水口,直徑4.57公尺之壓力鋼管,長318.8公尺,採戶外式鋼筋混凝土廠房,廠內設有45,000千伏安容量之水輪發電機兩組,154千伏輪電線。長12.9公里。 義興電廠則於1983年與榮華壩配套興建完成,於義興壩下游處左岸設置發電廠,而發電進水口則設於榮華大壩上游左岸。義興電廠由石門電廠遙控操作,其類型為川流式發電機組,裝置水輪發電機一組,容量40仟瓦。

    後池堰

    後池堰位於石門大壩下游約1.4公里處,可調節石門電廠發電尾水及溢洪道與排洪隧道之洪水。後池堰分溢洪段及土石段,溢洪段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上面建有後池大橋,總長317.5公尺。後池堰蓄水形成的後池,位於石門大壩下游至後池堰之間,容量約220萬立方公尺,後池堰左岸旁設有沖刷道閘門,後池堰右堰座則設有溪洲圳閘門。

    石門大圳進水口

    石門大圳進水口設於石門水庫內,係一直立塔形結構,最大進水量為每秒18.4立方公尺,下接閘門室、壓力隧道及消力池後進入渠道系統。

    水庫有放養青魚(學名:Mylopharyngodon piceus)和大頭鰱(學名:Aristichthys nobilis)等魚類,另外尚有臺灣蜆(學名:Corbicula fluminea formosa)、圓蚌(學名:Anodonta woodiana)和河殼菜蛤(學名:Limnoperna fortunei)等雙殼貝及腹足類的台灣椎實螺(學名:Radix swinhoei)。其中河殼菜蛤為入侵物種,2002年水庫水位降低才發現其龐大族群。目前已擴散至桃園大圳部分圳路以及下游的鳶山堰。目前僅有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和北區水資源局有進行河殼菜蛤的相關研究。

    2002年3月25日,聯合報與自由時報首度報導石門水庫因水位下降而發現龐大的河殼菜蛤族群。
    2004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受艾莉颱風沖刷大量土石進入水庫影響,水庫水質濁度快速上升至超過10萬度,桃園縣境內各給水廠因無法負荷全面停擺,造成桃園縣全縣大停水半個月。
    2015年2月1日,由於石門水庫嚴重缺水,水庫水位降至總存水量50%以下,只有231.15公尺,是過往10多年來的最低水位,使水庫興建時被淹沒的阿姆坪土地公廟再度重現。同年4月桃園宣布限水(供五停二)。
    在臺灣,因為一次選美比賽的問答,主辦方問參賽小姐:「如果你發現有人褲子拉鏈沒拉的話,你會怎樣辦?」參賽小姐答:「我會說你的石門水庫沒關好。」。而後在臺灣如果有人褲子拉鍊沒有拉上或者沒拉到頂,可以說「你的石門水庫沒關」,或者「你的石門水庫沒關好」。
    因為水庫的建造,來了許多外省籍移民定居於石管局宿舍,其中有一居民開設餐廳,主打水庫活魚,而後造成流行。形成現在石門水庫活魚街。
    石門水庫觀光化,吸引許多飯店業者與遊樂園業者投資,後因熱潮退去,現今只會看到許多廢墟,如:湖濱大飯店等。
    於石門山眺望石門水庫大壩
    從環湖公路看過去的石門大壩
    石門電廠
    石門水庫壩頂俯瞰溢洪道及後池
    ^ 1.0 1.1 桃園縣現有水庫壩堰 (PDF). 經濟部水利署. 2011 [2013-06-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2-26) (中文(台灣)).
    ^ 2.0 2.1 2.2 2.3 2.4 2.5 2.6 設施概況. 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 [201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4) (中文(台灣)).
    經濟部水利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台灣地區主要水庫蓄水量報告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石门水库集水区与坝体下方后池 石门水库是台湾北部的主要水库之一,位于桃园市 大溪区、龙潭区、复兴区与新竹县 关西镇之间的石门峡谷。 石门水库曾经是远东地区最大的水库,采土石堤岸型坝体,拦截大汉溪溪水蓄水而成,是台湾第一座多功能水库。

  3. 其他人也問了

  4. 1964年7月1日,臺灣省石門水庫管理委員會下設「臺灣省石門水庫管理局」。 1970年9月,臺灣省石門水庫管理局改隸 臺灣省政府建設廳 。 1998年1月23日,臺灣省石門水庫管理局與臺灣省水利局第十工程處合併成立「 臺灣省北區水資源局 」。

  5. 由於石門水庫蓄水率持續下探5月21日起桃園市新北市林口區水情燈號改為橙燈減量供水 [50]。 五月底連續幾日午後雷陣雨使高屏溪水量增加澄清湖水庫蓄水率回升5月29日高雄地區水情燈號由橙燈轉為減壓供水黃燈 [51] [52] 。

  6. 石門水庫 (漢台) ,位於中國大陸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 石門水庫 (融安) ,位於中國大陸廣西壯族自治區融安縣. 石門水庫 (樂東) ,位於中國大陸海南省樂東縣. 石門水庫 (諸城) ,位於中國大陸山東省諸城市. 石門水庫 (瑞昌) ,位於中國大陸江西省瑞昌市 ...

  7. 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彙整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查報資料顯示此次豪雨事件促成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約新台幣6,657萬元損失 [24]。 此次卡努與東北風所導致之共伴效應使台灣多處降雨北部地區石門水庫旱象亦因此紓解石門水庫集水區累積雨量240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