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石虎是廣泛分佈於東亞及南亞的小型貓科動物,是台灣唯一現存的原生貓科物種。雖然石虎不是台灣的特有種,卻是台灣淺山生態系的頂級消費者,為重要的關鍵物種及保護傘物種。 近年來石虎的族群分布與數量不斷地縮小和減少,族群情況日趨危急。

  2. 石虎 ( 學名 :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英語: leopard cat )又名 豹貓 、 狸貓 [2] 、 山貓 、 錢貓 ,是分布於 季風亞洲 的 貓科 石虎屬 物種 。 其 種加詞 「 bengalensis 」意為「 孟加拉 的」。 石虎的體型與 家貓 大致相仿,以外表來看容易誤認為家貓,因此偶有野生石虎被當家貓收養,但各亞種的差別比較大,例如 印度尼西亞 的亞種平均體長45公分,尾長20公分,而 西伯利亞 的亞種體長則達到60公分,尾長40公分。 石虎的毛皮也有很多種顏色:南方的石虎為黃色,北方的則為銀灰色(推測與適應各種生活環境有關)。 胸部及腹部是白色。 石虎的斑點一般為黑色。

  3. 2019年3月17日 · 圖片提供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2019/03/17 06:00. 記者陳怡君/報導. 瀕臨絕種的石虎是台灣現存唯一原生貓科動物近來不時傳出被路殺」、或山林棲息地被剝奪的新聞除了替美麗卻瀕危的牠們惋惜我們還能做些什麼透過這次特別企畫深入了解石虎生態與現狀並一起從生活中的小地方做起透過人人可參與的保育行動與溫柔革命」,保護石虎停止走向滅亡的命運達人出列.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位於南投集集,農委會下屬研究單位,簡稱特生中心。 以台灣特有種、珍稀生物為研究對象,進行物種分布、族群數量、生態史、棲地環境、復育方法等調查研究。 石虎亦是特生中心研究保育對象。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4. 消失中的台灣石虎辨別石虎. 前額及兩眼間. 有黑色及白色條紋. 身上有塊狀黑色斑紋. 腿部亦有塊狀斑紋. 和孟加拉貓條紋不同. 石虎的體型和外貌和家貓相當類似,因此常被誤認,甚至有人以為是一般貓咪而想帶回家飼養,因而有觸法之虞。 事實上,石虎有一些相當獨特的特徵,可以用來有效地和其他小型貓科動物區分: 身上具有類似豹紋的塊狀斑點. 前額至兩眼間有兩條明顯白色條紋,並伴隨黑色條紋往頭頂延伸. 兩耳背面有黑色和白色區塊. 兩耳頂端通常較家貓來得圓. 腿部的斑紋通常是塊狀的,和孟加拉貓條狀紋不同. 叫聲較低沈,和家貓較細的喵聲不同. 家貓大多會以沙土覆蓋自己的排泄物,石虎則不會. 石虎耳後為黑底白紋,兩眼間亦有白色條紋。 攝影者: M Kuhn. 如何為保護石虎盡一份心力?

  5.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石虎不是貓. 台灣石虎毛色從灰褐色到黃褐色都有,額頭有兩條白色縱紋,眼眶有白圈,耳朵背後有白斑,身體、四肢和尾巴都有明顯的深色斑點。 一般說的貓或虎斑貓或流浪貓都是指家貓,家貓的斑紋多為條紋或環紋,耳背沒有白斑。 成年石虎叫聲為低沉的嘶喝聲,沒有家貓的喵喵聲。 小石叫聲近似幼貓,但更為尖銳而短促。 貓咪耳背沒有白斑. 石虎耳背有明顯白斑. 石虎、家貓、美洲豹貓. 石虎: 又稱為亞洲豹貓,分佈於東亞,北至西伯利亞、南到印尼,臺灣的石虎是其中一個亞種。 家貓 :是外來種,很久以前隨著人類遷移而分布到臺灣,種源是歐亞非洲交界地帶的野生斑貓。

  6.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提供) 臺灣原來存在著兩種貓科動物:雲豹和石虎,但在近年學者認定雲豹已經走上滅絕之路,因此石虎就成為臺灣僅存的野生貓科動物。 根據文獻,石虎在 1930 年至 1940 年間應仍分布於臺灣全島各地。 到了今天,因為人類活動的影響,石虎分布範圍可能僅剩苗栗至嘉義間的淺山環境,而近幾年實際發現石虎的地區只有苗栗、台中、南投。 臺灣的石虎和其他的 亞洲石虎 一樣,都屬於貓科之下的豹貓屬豹貓種,若再區分亞種,則是歸屬於華南亞種 (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chinensis )。 和多數石虎一樣,臺灣石虎在前額至兩眼之間有兩條明顯的白色條紋。 臺灣石虎多生活在低海拔的山區或丘陵地,體型較小的哺乳動物、兩棲類、爬蟲類、昆蟲、鳥類等都可能是牠們的獵物。

  7. 2019年10月24日 · 台灣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林育秀告訴BBC中文石虎是生活在台灣中部低海拔山區丘陵的夜行野生動物多棲息於台灣中部苗栗南投及台中淺山地一帶。 在台灣,有關石虎的歷史文獻可追溯到1933年。 當時日據時代每半年的狩獵數量可達上千隻,是相當普遍的動物。...

  8. 2016年12月9日 · 石虎不是虎斑貓. 1. 自從研究人員確認雲豹已在臺灣滅絕後,石虎就成為臺灣現存唯一的本土貓科動物。 野外的石虎喜歡在晨昏和夜晚活動,主要生存於低海拔的淺山地區,由於棲地面臨嚴重破碎化,與人類活動範圍重疊度高,受到捕獸鋏和毒餌等威脅外,因為許多人不當地棄養家中的貓或狗,使得流浪貓狗的數量大增,在野外也會和石虎競爭食物或活動空間,也可能傳染疾病給石虎。 近年來,救傷單位也收到多起車禍致死的石虎屍體,因為石虎傾向在晨昏和夜間活動,在遇上車子的強光時常無法反應被車撞死。 「淺山」泛指800公尺以下人類較易到達的生態環境,由於交通的相對便利性,常常吸引各類人為活動,包括獵捕「淺山」生態系裏的動物,像是鼯鼠、白鼻心、野兔、山羌等,就連石虎也不能倖免於難。

  9. 石虎又叫做山貓、豹貓,體型跟家貓相似,常被誤認,不同的是石虎耳後為黑底白斑,眼睛內側有向上延伸的兩條白色線條,身體、四肢與尾巴都有黑色塊狀斑,亦被俗稱為「錢貓」。 此外,石虎和家貓在生態習性也截然不同,石虎不但具有強烈的狩獵本性,也從不會把便便埋起來,反而用來標示個體的活動領域。 Mita和石虎相見歡,請大家愛護石虎. 石虎主要生存於 低海拔的淺山地區 ,曾廣泛分布在臺灣全島,現在則只有在 苗栗至臺南間山區 能發現牠們的行蹤,由於棲地面臨嚴重破碎化,與人類活動範圍重疊度高,受到捕獸鋏和毒餌等威脅外,因為許多人不當地棄養家中的貓或狗,使得流浪貓狗的數量大增,在野外也會和石虎競爭食物或活動空間,也可能傳染疾病給石虎

  10. 2014年10月6日 · 記者 李娉婷/報導. 石虎天性謹慎在夜間出沒再加上棲地被道路大量切割很少人能見到全台數量不到500隻的野生石虎人們通常只能從自動相機捕捉到的部分身影一窺這種美麗的貓科動物但現在有人拍到野生石虎的全身照了科動物攝影師王小明在苗栗尋找石虎3 年、這一次更是蹲點了4個月,終於遇到神秘的石虎,順利將牠的身影記錄下來。 2011年時,懷抱著對於「貓科動物」石虎的好奇,王小明到苗栗縣楓樹里進行田野調查,詢問當地居民是否有見過石虎,在一位居民的手機裡得到了一張很久以前拍的石虎照片,從此,王小明就迷上了這種幾乎已經看不到的「貓」,一有空就往苗栗山區跑,希望能能親手拍下野生石虎的照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