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16日 · 被騙後的人生──不要再有下一個受害者,就是「最好的復仇」. (攝影/林彥廷). 兩個月來,《報導者》團隊訪談多位交友及投資詐騙受害者,有的人剛被騙一個多月,有的人談著心裡需要一些活著的理由,有的人再也無法信任別人,也有人談復仇。. 這個 ...

  2. 2023年7月10日 · 今年6月初開始在台灣Facebook社群中無數的性侵犯與性騷擾事件從政黨職場校園娛樂藝文領域的黑暗角落被陸續揭露進到主流大眾的視野猶如一場大規模的集體創傷人們彷彿一夕之間發覺表面光鮮亮麗道貌岸然的背後對他人身體界線的試探與侵犯長期被整個社會默許與忽視。 2017年起,這波譴責性侵犯、性騷擾行為的全球性別運動從美國興起以來,許多關心此議題者問道「為什麼台灣沒有#MeToo? 」在如今 台灣終於迎來遲到的#MeToo ,並持續延燒的此刻,我們嘗試回到這場運動之前人們的經驗,並探究周遭為何沉默、又有什麼微小的力量在2023年前就慢慢累積? 而這場運動又該走向何方? 「就像是永久被壓下來的一個咒語,我們早就沒有寄望這件事會有結果。

  3. 日本. 國民法官. 從 7月21日全國首件國民法官案件 於新北地方法院做成判決後,已陸續有不同的個案在 台北地方法院(7月28日宣判) 、 基隆地方法院(8月4日下午宣判) 展開,過往離一般大眾生活經驗遙遠的法庭活動,也透過大幅的報導與公開程序完整呈現出來。 在案情與判決結果之外,對於法律人──尤其是站在被告角度的律師而言,卻明顯看到檢辯雙方在新制度中資源與力量的不對等。 法庭上「審檢辯」缺一不可的三角平衡中,《報導者》試圖探問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局面? 國民法官制度參照的藍本──日本發展經驗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啟示? 「從這兩個案子確實看到,辯護人的資源跟檢察官的系統確實是有落差的。

  4. 2021年11月16日 · 第一線聊手:先把客戶分類,看誰好騙、誰警覺性高,再搔癢搔他掏錢. 在手機、帳戶、金錢背後,詐騙產業針對「客戶」類型操弄圈套。. 圖為今年10月警政署舉行的「全國同步打擊詐欺專案行動」記者會。. (攝影/林彥廷). 因為疫情影響公司業績,在線上 ...

  5. 2021年1月12日 · 阿笑(化名)從家暴求助終於得以離家自立的經歷,反映的是占總受暴人數約2%新移民女性受暴者的困境,在還未完成歸化、外援不足的情況下,往往只能留在暴力環境。 (攝影/陳曉威) 2013年基隆港的黃色小鴨,讓33歲的越南新移民阿笑(化名)難以忘懷,當時全家人看完小鴨,先生說要搭船出海看人釣魚,阿笑認為襁褓中的兒子上船太危險,先生竟當街朝她揮拳,搶過孩子就走,丟下語言不通的她。 「這是先生第一次打我,」在好心人幫忙下,阿笑輾轉搭車回到板橋的家,朋友帶阿笑報警,「警察說可能是先生太氣了,要我先原諒他,還被打再來。 先生不給阿笑生活費,她想到朋友的店裡工作賺錢,結果先生跑去砸店、拿鐵椅甩向她的頸部。 「打習慣就會常常打,還當著孩子的面打,從來沒有道歉。 」報警也擋不下先生的拳頭。

  6. 2017年10月15日 · 台大出震驚學界的論文造假案將滿一週年,9月14日監察院通過對主管機關教育部、科技部的 糾正案 ,認定兩個部會的調查未釐清質疑。 真相迄今未揭,在此案中查閲2萬多篇文獻,一路發揮監督力量的《科學月刊》前總編輯蔡孟利,專業論評寫盡,在科學真理遭亂葬後,完成21萬字小說,為這場學術黑幕留下另一個「活口」。 一隻大白鼠頂上剔了毛,小腦袋瓜埋著多通道電極器,或許不知痛苦將至,無所愁;或許對「鼠生」早已了悟,無所謂。 為了接受「痛覺神經生理傳導實驗」而存在的大白鼠,紅色眼睛透著盡是純真,但沒有白鼠腦袋瓜裡跑出的訊號、人們對一切無所知。

  7. 台灣版 #MeToo 事件近日猛烈延燒,過去近一週,從政黨、媒體、文化圈,持續有過往案件被揭開,引發各界關注;同時,也引起更多曾有類似經驗、但苦無發聲機會的受害者焦慮。 不少人私下討論與提問,究竟什麼要件會構成性騷擾? 性騷擾性侵害中間的光譜是什麼? 台灣目前有哪些救濟的方式? 即便未發生在自己身上,當得知身旁便有人遭性騷擾,我們可以提供哪些協助和判斷? 如何避免自己對他人造成不舒服的行為? 我們有哪些準則可以依循? 台灣#MeToo運動揭開了存在社會、積習已久的性騷擾言行,除了當事人透過自己的經驗,公開說出自己的故事、挺身面對行為者,並提醒社會重視之外,面對不同型態的性騷擾或強迫,我們如何做到「不要就這樣算了」,並提高意識,事先預防,打造性別平等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