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18日 · 所以像影響指數排行位比這類指標雖然說不上是真正客觀的指標但是在實務上卻很難找到比它們更能凝聚共識的依據是以即便科技部早已廢除以影響指數排行位比為基礎的研究表現計分制度RPI),但在許多學術評議的場合中仍然 ...

  2. 2022年7月18日 · 一、IF排行榜的真實意義. JCR每年會公布前一年度各期刊的IF,以及根據這個IF所定義出的期刊優劣排序(Ranking)。 除了以2年為計算區間的傳統IF以外,這幾年也附加一些新的排行參數,不過基本上都是植在「被引用數與總出版數之比例」這個核心概念上。 以2年期的計算區間為例,假設A期刊在2019年和2020年共出版100篇論文,而在WOS中,所有在2021年出版的期刊論文中,共有120篇次引用A期刊在2019年與2020年這兩年所出版的論文,那麼A期刊在2021年的IF就是120÷100=1.2。 從計算定義來說,IF反映的其實是期刊的「流通程度」,而一本廣為流通、被比較多人閱讀過的期刊,也可以衍伸說是其「影響力」比較大;但這個「影響力」是好或壞,並無法在此計算式上看出來。

  3. 若由行政院主計處用以衡量國內貧富差距的主要指標「5等分位差距倍數」及「吉尼係數」來看,可以發現,2000與2009年這兩項指數一度攀上高峰,代表貧富差距在這兩年急遽拉大,而從金融海嘯之後的2009年開始,則是連續5年縮小。照理來說目前應是近幾年來分配相對公平的時刻,然而相關新聞或 ...

  4. 2020年12月2日 · 我們以統計數據為健保算總帳,找出真正「濫用」的隱形黑手,不是愛逛醫院的病人、而是動輒把健保當福利政策提款機的政府;我們與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合作進行調查,首度讓各醫院門診醫師費行情曝光,看見逐漸貶值的醫療專業,如何扭曲了醫療價值。 我們同時提出健保應即刻啟動世代正義的呼籲,讓保費收費基礎、政策核定制度健全,開創下一個更公平、正義、互助與有效益的健保新局。 監製│楊惠君 記者│楊惠君、陳潔、林慧貞 封面攝影│余志偉 攝影│余志偉、林彥廷、吳逸驊 設計│黃禹禛 編輯│張詩芸、洪琴宣、陳思樺. 曾被譽為世界最佳的台灣健保,面臨不調漲、就破產,過時且逐漸崩塌的雙重危機。 《報導者》以統計數據和調查,找出各層面的隱形黑洞,試圖提出解方⋯⋯。

  5. 延宕多時的《最低工資法》草案終於送進立院等待協商,這是否能提升台灣受薪階級的所得、改善經濟果實分配不均? 長年關注勞動議題的盧其宏以數據說明,要改善只有資方享有價格紅利的調薪現制,新法尚須重新界定參採指標。

  6. 2024年1月29日 · 精準醫療時代帶來了新的法規與臨床研究的挑戰,生物資料既沒有檢體、卻比檢體帶有更多的隱密資訊,既屬於研究、卻又同步提供了檢測診斷的資料,甚至出現了前所未見的「巨型聯盟式」研究計畫──一個主計畫無限擴增子計畫,應屬極機密與高控管的資料庫竟有上千名協同主持人都可以使用。 每個問題都沒有目前可應對的「解方」,但每個問題都開啟了一個不可測的風險與危機,超越了單純的醫療倫理層次、上達國安層級。 這系列報導,除揭露TPMI計畫的爭議與弊端,我們也清點了國際大型基因資料計畫,在美國、在冰島,也同樣出現過糾紛;而開展相對平順的英國,與大眾的溝通以及研究的規範,又是怎麼進行? 面對急速進展的精準醫療時代,包括法規布建、倫理守則、社會溝通,在進與失之間,如何「精準」拿捏? 監製|楊惠君.

  7. 2019年8月28日 · 在上方圖表1中,我們能看出幾個富裕國家的長期貧富差距變化。 從1930年至2014年間的變化來看,已開發國家的貧富差距起伏大多一致,因此這些波動並未反映出經濟周期等短期因素的影響。 貧富差距在1930年代前最為懸殊,1930年代後便開始漸趨平緩、此趨勢延續了好長一段時間。 不管是將每個國家的變化放大至5到10年來看、還是用不同手法來評估貧富差距,都能看出趨勢的遞減。 貧富差距持續遞減至1970年代的某個時間點,但約莫從1980年起,貧富差距又開始回升,其中有某些國家較晚步上這個趨勢。 來到20世紀初,部分國家的貧富差距,已超越1920年代以來的規模。 貧富差距從長期遞減演變至回升的趨勢,反映出勞工運動的興起與式微,也投射出其背後的政治意識形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