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科技. 公衛. 篩檢. 法醫. 已導致2人死亡、4重傷的台北「寶林茶室中毒案」,令全台人民過去一個多星期陷入食安恐慌。 上週四3月28日晚上8點半,衛福部次長王必勝緊急 召開記者會 ,宣布從第一名死者體內首度驗出劇毒「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原譯「酵菌酸」)後,迄今不僅已有20多名病人驗出陽性反應,更重要的是餐廳廚師的手部檢體也檢出陽性,感染者與疑似傳播者對應上,讓這起重大食安事件調查定錨。 致死率極高的邦克列酸,過去文獻只有在4個國家發生過病例。 針對台灣從未出現過的毒物,快速檢出首例陽性者的台灣大學法醫學研究所團隊,3月28日第一起案例檢測,從取得衛福部食藥署提供的彰基檢測標準品到驗出結果,僅半小時。

  2. 2019年9月17日 · 921的震爆點位於九份二山,山的東西兩側,地方創生的命運大不同。 (攝影/吳逸驊) 921大地震後,時任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擔任召集人的「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簡稱全盟)扮演連結政府與民間資源的關鍵角色,災後補助38個社區成立「社區聯絡站」,由外來團隊與在地居民合作,與災民一同參與、討論關於重建的想像。 其中8成集中在災情最嚴重的南投縣;20年過去,多數團隊已離開,僅留下少數持續耕耘或轉型。 這場由921開啟的生態社區理想與實踐的蓬勃與失落經驗,為台灣「地方創生」提供了座標。 中寮和興村的起落. 在和興有機文化村擔任導覽解說員的詹淑瓊。 (攝影/吳逸驊) 位在九份二山震爆點的傾斜屋。 (攝影/吳逸驊) 和興的創生如今面臨荒涼的危機。 (攝影/吳逸驊) 埔里桃米里的成功.

  3. 2019年6月23日 · 全世界共有8個穿山甲物種,分布在台灣的名為「中華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牠是全世界唯一一種有鱗片覆蓋的哺乳類動物,成體的頭到軀幹長約50公分,尾長約35公分,和一隻貓的體型差不多。 長得小頭銳面,活像隻放大版、有鱗片的老鼠。 奇特的外型,加上夜行、穴居的特性,讓穿山甲始終罩著一層神祕面紗,但也開啟了牠悲慘的命運。 華人認為穿山甲肉有活瘀通血脈功能、鱗片協助通乳,人類的慾望使得穿山甲超越犀牛、大象,成為全球走私數量最多的哺乳類動物。 不過在1950年代左右,穿山甲最為人所知的商業用途並非鱗片和肉,而是身上美麗的外皮,台灣就是當時世界知名的穿山甲皮革輸出國。 前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副所長趙榮台在1989年出版的文章 裡,詳細描述了早期台灣穿山甲貿易盛況:

    • 發炎的記憶
    • 創傷的繼承者
    • 等待療癒的社會

    同樣受創傷記憶折磨的,還有受難者的親人,因為,目睹死亡,有時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前輩作家楊逵的孫女、東華大學教授楊翠談起母親董芳蘭,總說她有一雙敏銳的眼睛,能看到一般人看不見的。最早發現,是當母親一個人在廚房洗碗時,她會看到窗戶外有人試圖想闖進家裡,然後她會用力揮著手,喊著:「走開!走開!」 發生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在客廳、房間、陽台都能聽見媽媽在跟另一個人對話。 楊翠開始帶母親就醫,當場就被榮總醫師要求住院治療。 幾天後,楊翠到醫院探視母親。天花板上的日光燈發出嗡嗡聲,病房裡依序放置4張病床,靠門口的一直在笑,隔壁床的一直對空氣說話,還有個一直來回走,她看到媽媽坐在病床上,不停地前後搖動。過一陣子,一名護士走進來分發藥物,包括抗憂鬱藥和鎮定劑,吃藥、喝水、吞下,吃藥、喝水、吞下,護士全程監視...

    彭仁郁也發現心理創傷被悄悄地繼承了。「每個人都告訴他們不是你父親的錯,他被國家壓迫了,你要體諒他,那在這樣的體諒下,我在哪裡?我的情緒往哪裡去?為什麼父親的瘋狂要我來承擔?」彭仁郁遇過一位受難者的小孩,從小在黑暗中長大,她的父親用報紙或黑紙將窗戶全部遮擋,家裡不見一絲光亮,因為只要有點光線,他就害怕會被看見。 歷史給出線索。生活在實施戒嚴法下的台灣,曾經有項規定:沒收匪諜的家產,可以提撥30%作為檢舉獎金,加上綿密的祕密警察網絡,滲透常民生活的各個角落。他們從苦難中學到唯一的教訓:任何人都不能相信。 但她/他們無法理解父親,因為父親的過去,是家族裡最深的祕密。痛苦無時無刻不在拉扯彼此,父親無法說出自己在監獄看到的一切。原來,真相如同一條橡皮筋,能屈能伸,能夠被政權隨意拉扯成他們想要的樣子。即...

    簡單的問題從來沒有簡單的答案,台大歷史系教授花亦芬前年考察德國轉型正義後,她給出自己的答案:我們可能忽略了反省整個加害體制。 花亦芬成長於1960年代,一個沉默的時代,台灣的父母囑咐「小孩子有耳無嘴」、「不要參與政治」,普遍性的社會恐懼,伴隨興奮的資本追逐,讓所有人都學著自保,旁觀他人的悲傷。 「不把自己的感受當真,也不會把別人的感受當真,整個社會變得很冷漠。」花亦芬在說戰後的德國,也像在講今日的台灣。 西德轉型正義始於審判納粹戰犯,很快地他們將熱情轉移至經濟復甦,不及10年,西德從戰敗國再次取得「經濟奇蹟」的成就,付出的代價,就是德國人藏起悲傷,假裝痛苦不復存在。直到1965年,心理分析師米雪莉西(Alexander & Margarete Mitscherlich)夫婦出版《無力哀悼》,...

  4. 2022年7月7日 · 科學. 交通. 由機車路權團體號召,一場名為「 交通解嚴大遊行 」即將在7月9日登場。 除了要求解禁44年禁行機車的忠孝西路,已事先獲得台北市府同意年底前開放外,遊行還包括:「全面塗銷內側車道禁行機車」、「取消機車強制兩段式左轉」等五大訴求。 近兩年,這群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機車騎士透過街頭抗議,論述機車騎士人身安全,開始讓公眾注意台灣道路設計的問題。 他們爭路權的背後,其實也是發動一場道路規劃的交通革命,在台灣實施長達40多年的現行規範後,終於敲開與公部門對話、改變的可能。 去年(2021)聖誕夜,10多名牌機車騎士戴著全罩式安全帽在新北市板橋縣民大道和新府路口,4個機車待轉格中不停地待轉。

  5. 2020年2月27日 · 當觀眾也「經歷」白色恐怖──劇場如何開啟社會對話?. 民主、人權相關題材的戲劇創作,藉由集體創作或參與式劇場的方式呈現。. (圖片提供/三語事劇場;攝影/張念晴). 劇場能為轉型正義帶來什麼對話可能?. 在參與式劇場與一人一故事劇場的演出中 ...

  6. 2023年3月22日 · 專訪日本學者:再生醫療立法9年後,他們為何提出警告?. 台灣如何借鏡?. 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教授藤田美佐緒接受《報導者》採訪。. (攝影/林彥廷). 再生醫療雙法正在立法院審查中,本會期極有可能完成三讀。. 雙法分別以 《再生醫療法》草案與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