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30日 · 在 2001 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約瑟夫史蒂格里茲Joseph Stiglitz曾認為經濟學是用來分析人類的理性行為而社會學則是分析不理性的部分絕大多數的社會學家都認為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我認為比較持平而貼切的看法應該是社會學並非否認人的理性而是強調決策無論是否基於理性的動機在決策或執行過程中多少會受到一些社會因素及過程的影響。 這個看法,稱為 經濟行為的社會鑲嵌 ,是管理社會學的核心思維。 因此,本期開始推出的管理社會學專欄,我也會從經濟學與社會學角度,來探討管理上的種種問題。 決策動機不完全理性,也關乎社會關係.

    • 歐元要求會員經濟力一致,成熱門避險貨幣、攀上高點
    • 制度僵化釀歐債危機,弱國喪失主導權被負債拖垮
    • 歐洲央行決策慢半拍,疫情、通膨都錯失出手良機

    歐元流通最重要的大原則被稱為「趨同標準」(convergence criteria),它要求加入的會員國須達成一定的通膨率、政府財政赤字和債務比率、長期利率和控制匯率能力,也就是說,會員國的經濟能力必須差異不大。 這樣的理念源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被譽為「歐元之父」的孟岱爾(Robert Mundell)。孟岱爾的理論指出,若多個地區要使用共同貨幣,條件之一是經濟狀況必須相近,如此才能最大化經濟整合的效益。 這些建立歐元的高標準,在歐元正式問世的頭 10 年(1999 年到 2008 年)起到一定作用,堪稱該貨幣的「黃金 10 年」。 這段期間,各個會員國財政紀律良好,歐元競爭力上升。而且,自 2005 年起,美國一路經歷房地產泡沫和次貸危機,國際對美元漸失信心,歐元因而成為更理想的儲備貨幣...

    但是,葛林斯班錯了,歐元高升的聲勢沒有延續,反而急轉直下。 2009 年底開始,經歷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經濟大衰退後,歐洲多個國家,例如希臘、義大利等國,出現財政赤字和負債攀升的危機,烽火四起。最嚴重的希臘,其公債評級在短短幾個月內被標準普爾從 A- 降到垃圾級別的 BB+,開始爆發「歐債危機」。 歐洲央行無力解決歐債危機,令市場對歐元開始起了懷疑,不僅歐元占國際儲備貨幣比率逐年下降,兌美元匯率也一路從 2009 年底歐債爆發前約 1.5 的高點,在隔年 5 月貶到約 1.2,半年內重貶 20%。 而且,歐元竟然也是壓垮希臘等國經濟的罪魁禍首之一! 當代最重要的經濟學家之一、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在《失控的歐元》一書中指出,歐元的設計讓成員國喪失制定貨幣...

    歐債危機的餘波蕩漾,更揭露歐洲、美國的差異:歐洲央行偏重經濟穩定,決策慢;而美國聯準會重視經濟發展,決策快速。 2008 年金融海嘯後,美國聯準會早已進行多次量化寬鬆政策,帶動經濟強勁復甦,甚至 2014 年已準備升息,壓抑過熱的經濟;反觀因債務危機導致緊縮多年的歐盟,深怕鬆垮的財政紀律會再次醞釀新的債務危機,拖到2015年才開始全面發動量化寬鬆(指購債計畫,利率約從 2012 年開始調降)。 一升一降,美、歐元的利差拉大導致 2014 下半年歐元的一波大貶。歐元兌美元匯率貶入 1.1到 1.2 左右的區間,從此再也沒爬回去過。 歷史總是一再重演。2020 年至 2021 年,COVID-19 重挫美國經濟,美國聯準會迅速把利率降至趨近於零(此時歐元區仍維持負利率),放貶美元提振經濟;相較下...

  2. 2020年4月27日 · 1. 化繁為簡、直指核心. 約瑟夫巴達拉科Joseph L. Badaracco)是教授商業倫理學的專家。 他認為優秀的領導者在溝通複雜的問題時,有一眼就能深入事物核心的能力,並且使用最少的話、最短的句子,直搗問題核心。 2. 不得過且過. 羅莎貝.摩絲.肯特(Rosabeth Moss Kanter)是工商管理學的教授。 她認為 優秀的領導者,不會將工作看成只是「一份工作」 。 他們會努力觀察工作中,使用各種策略的細微差別、矛盾、發生錯誤的可能性、還有其他人反對的觀點。 延伸閱讀: 「領導者要懂得認錯…」一次罷工,給牧德科技董事長的啟示.

  3. 2009年3月10日 · 最先發難的是同為策略學者的加拿大麥克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教授亨利明茲伯格Henry Mintzberg)。 他指出,波特的策略觀點,有3點錯誤假設: 1.假設世界會維持不變:當產業固定不變,產業分析才有價值。 一旦世界的變動愈來愈快速,與其分析產業,倒不如創造產業。 用影音、音頻吸收一本書! 現在加入,解鎖 80 本以上說書影音. 2.計畫與執行可以分離:策略制定通常是高階主管由上到下制定,再交由組織執行,最了解實際需求的組織成員,反而不能參與策略制定,導致策略與實際需求脫鉤。 3.策略制訂可以形式化:策略不該是事先規畫制定的,而應該是逐漸形成、邊執行邊修正的。 另一波批評則認為競爭策略「不夠動態」。

  4. 2007年1月15日 · 《管理工作的本質》(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Work)是閔伯格(Henry Mintzberg)在隆管理學院(MIT, Sloan)的博士論文〈the Manager at Work—Determining His Activities, Roles and Programes by Structured Observation〉為藍本的作品,也是奠定他的大師地位之作。 閔伯格把經理人的主要活動分成3大類:人際關係、資訊傳遞及決策制定。 在「人際關係」這一類,經理人要扮演偶像、領導者和聯絡人3個角色;在「資訊傳遞」這一類,要有監督者、傳播者和發言人的特質;在「決策制定」部分,必須具備變革者、危機處理者、資源分配者和談判者的能力。

  5. 2017年1月13日 · 史瓦茲認為, 很多年輕人無法發展出認真的職業興趣,是因為抱持不切實際的期望。 「其實這個問題就像很多人找不到戀愛對象一樣,」他說:「他們希望找到迷人、聰明、善良、善解人意,貼心、風趣的對象。 你告訴二十一歲的年輕人,你不可能找到各方面都很美好的人,他們就是聽不進去,他們堅持要等那個完美對象出現。 」「可是你太太茉娜呢? 她那麼棒。 」我問。 「哦,她確實很棒,肯定比我還棒。 但是她是完美的嗎? 只有跟她在一起我才會幸福嗎? 世界上只有我能帶給她美好的婚姻嗎? 我不這樣覺得。 實施 OKR 能夠保持每年 20% 以上營收成長! 企業都該逐步導入 OKR 的原因是? 史瓦茲指出,另一個相關的問題是,我們誤以為愛上某個職業應該是很突然、迅速的感覺。

  6. 2017年5月25日 · ShutterStock. 決策的「速度」比「正確性」重要! 3方法,在生活實踐快速決策的能力.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你勇於採取行動嗎? 還是,你因為害怕失敗,而遲遲不敢做決定? 《即斷力》 作者小關尚紀觀察到, 如果工作者一直採取避免失敗的行動,會不知不覺失去個人主張,只能處理被交辦的事,而這也是有沒有機會升遷的關鍵。 而採取行動前,我們必須先「判斷」要如何作為。 過去,是高速成長的時代,不失敗就是成長,迴避風險的選擇就是最佳選擇。 但在低成長的時代裡,決策的「速度」遠比「正確性」重要,快速決策、快速行動、快速做出成績(也可能快速失敗,再即時修正)是這個世代的本命。 不過,決策不是管理者的特權,一般工作者也可以從日常中培養判斷、決策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