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009-1a] 9 《萬章上》 9.1萬章問曰: 『舜往于田, 號泣于旻天, 何為其號泣也? 』[009-2a] 孟子曰: 「怨慕也。 」[009-3a] 萬章曰: 「『父母愛之, 喜而不忘; 父母惡之, 勞而不怨。 』 然則舜怨乎? 」[009-4a] 曰: 「長息問於公明高曰: 『舜往于田, 則吾既得聞命矣; 號泣于旻天, 于父母, 則 ...

  2. No. 1534 《三具足經》優波提舍翻譯 之記一卷 施、戒、聞三,備攝眾行,是以如來說名具足。法 門深邃,淺識未窺,天親菩薩慈心開示,唯 顯義、弗釋章句,是故名為憂波提舍。 昔出 中國,今現魏都,三藏法師毘目智仙、婆羅門 人瞿曇流支、愛敬法人沙門曇林,於鄴城內 在金華寺,興和三年歲次 ...

  3. 版本 【電子佛典集成】 【大】 【大→明】 【大→甲】 【大→原】 【大→乙】 【大→南藏】 【大→unknown】 目次 翻譯名義序 蘇州景德寺普潤大師行業記 十種通號第一 諸佛別名第二 通別三身第三 別標釋迦通貫諸佛 釋尊姓字第四

  4. [013-1a] 13 《盡心上》 13.1孟子曰: 「盡其心者, 知其性也。 知其性, 則知天矣。 存其心, 養其性, 所以事天也。 殀壽不貳, 脩身以俟之, 所以立命也。 」[013-2a] 13.2孟子曰: 「莫非命也, 順受其正; 是故知命者 不立乎巖墻之下。 盡其道而死者, 正命也; 桎梏死者, 非正命也。

  5. [008-1a] 8 說符第八 子列子學於壺丘子林。 壺丘子林曰: 「子知持後, 則可言持身矣。 」 列子曰: 「願聞持後。 」 曰: 「顧若影, 則知之。 」 列子顧而觀影: 形枉則影曲, 形直則影正。 然則枉直隨形而不在影, 屈申任物而不在我。 此之謂持後而處先。 關尹 ...

  6. 藏勝義天 [Paramārtha-deva]之所作而精. 進天之所寫也。. 玄奘之梵名為解脫天. [Moksa-deva]或為大乘天 [Mahāyāna-. deva]勝義天者蓋義淨之梵名也。. 千字文. 之內容亦證之者多多。. 如山庭蔽軒蓋。. 野標華柱第一韻之句。.

  7. KR5e0031 道教義樞--孟安排 (ZTDZ) [000-240803a] 道教義樞序諸四. 青溪道士孟安排集. 夫道者至虚至寂甚真甚妙而虚無不通寂. 無不應於是有元始天尊應氣成象自寂而. 動從真起應出乎混沌之際窈㝠之中含養. 元和化貸隂陽也故老君道經云窈㝠中有. 精恍惚中有象又云有物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